王建國
【摘要】隨著教育機制的改革拓展,教學問題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重視。因而,教師教學的目標和質量成為教學問題的首要重點,同時也表明教學目標起到教學方向的導向作用。SOLO分類理論是近年來研發的學業評價方法,在特性上采用等級描述,該理論系統能反映學生的學習認知能力,從而為教學評價提供一個有力的結構框架。本文以物理教學為切入點,對SOLO分類理論在高中物理教學目標設計中的應用研究做具體分析。
【關鍵詞】SOLO分類理論 高中物理 教學目標設計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135-01
SOLO分類理論概念:學生學習的效果是由學生學習環節中教學流程和學生本身決定的。SOLO分類理論在學生學習問題上層層深入,考慮學生的學習認知能力,從而在優化教學目標上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本文在此基礎上結合了高中物理教學目標設計,并且分析了SOLO分類理論對教學目標的優化指導作用。
一、高中物理教學目標設計
教育的發展讓學校在教育問題上越來越注重“以人為本”,這在教育發展的歷程上是具有變革意義的。學生的思維能力影響學生的認知能力,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密切關注學生在學習中表現的思維結構。
(一)高中物理教學目標設計現狀
教學目標是課堂活動的出發點,也是教學目的要達到的教學結果。教學目標在教學表現上具有一定的引導功能,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來計劃實施教學策略。新時代課改要求學生全面發展,那么對學生掌握物理知識的認知,就必須要全面。在當前高中物理教學目標設計現狀中,突出了很多弊端問題,比如一些物理在動詞解釋上比較模糊,教學目標的總體概念在范圍上也比較抽象,而且在物理知識和技能上把握不夠全面,從而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忽視了學生的思維方式和情感態度[1]。因此,教學目標在當前社會必須要受到足夠的重視,這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在對一些省重點高級中學的物理課題研究中發現,有一半以上的教師認為“在教學中學生達到教學質量的基本要求就是實現教學目標”,尤其可見教學目標的重要性。
(二)高中物理教學目標設計的原則和要求
高中物理教學目標設計的原則就是根據教學任務的方向,讓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任務的認知能更加清晰,并且在知識重點掌握上,根據實際情況來授課。高中物理教學目標設計的要求就是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因而,高中物理教學目標設計的原則和要求就是充分發揮學生對知識的認知能力,在教學中能以學生為教學根本,做到因材施教,并且培養學生的綜合發展和創新思維。
二、SOLO分類理論在高中物理教學目標設計中的應用
以SOLO分類理論為思想基礎,結合運用到高中物理教學目標設計中,這一實踐落實具有教學發展的現實意義,能反應和掌握學生對學習任務的認知表現。
(一)SOLO分類理論與高中物理教學目標的結合
本文結合物理課程《自由落體運動》為例,以SOLO分類理論在高中物理教學目標設計中的應用教學方法,來說明這一理論的具體作用。在自由落體運動的教學內容和任務的分配上,是采用實驗演示來啟發學生發現的。在不計較空氣阻力的情況下計算物體誰落的較快,并在此基礎上探究運動性質。本章的物理知識就是結合自由落體運動的主線,要求在知識和技能學習上觀察學生層層遞進的學習能力,并且在知識認識的梯度和難度上,老師發揮引導學生觀察、實現和分析思考的職能,在學生研究運動軌跡時能化抽象為具體。根據SOLO分類理論可以制定三個階段的分析數據:學習前認識結構水平、單一結構認識水平、多元素多角度多關聯的認識結構水平,在學生實驗認識上也要劃分認識結構:認識、了解、掌握、遷移幾個階段。在最后運用SOLO分類理論關注學生的思維結構認知的發展,具體流程就是老師引導學生的實驗興趣,讓學生積極的投入到實踐當中,觀察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對事物認識的發展階段,并且深化學生的理解能力。然后讓學生接受自由落體運動的直線運動觀念。以上的分析過程,表明高中物理教學目標設計中認識學生的思維結構發展水平要基于SOLO分類理論[2]。
(二)SOLO分類理論對高中物理教學目標影響
高中老師通過SOLO分類理論充分的認知學生對事物每個階段發展的了解程度,并且基于這種理論認識,來設計適合學生學習和發展思維能力的教學目標。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SOLO分類理論使學生的認識、反應、了解的過程在教學目標上展現的更加抽象化,讓學校對學生學習的認識程度更加良好的把握,從而制定更切合實際的教學目標。
SOLO分類理論對學生學習過程的描述層層遞進,并且準確的反映了學生學習的發展過程,對學生掌握知識程度有了具體的了解,以及在教育層面上擴展出學生的學習需求。從而,讓高中物理教學目標設計上能通過SOLO分類理論考察和分析學生解決問題的認知能力,希望本文的研究能讓高中物理教學目標更好的優化和實現。
參考文獻:
[1]蔡永紅.SOLO分類理論及其在教學中的應用[J].教師教育研究,2006,18(1):34-40
[2]滕興明.淺析高中物理教學目標設計[J].速讀(上旬),2014,(5):139-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