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錦均
【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中物理這門課為學生開啟了物理世界的大門,學生們由此進入一個新的知識領域,接觸到更多新鮮有趣的理論,也使他們通過這么課的學習對生活中出現的各種物理現象有了更加準確的了解。因此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尤為重要,可以為他們今后分析與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打下基礎。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
一、初中物理教師的教學能力
初中生剛從小學過度到中學,在學習紀律和態度上可塑性較強,在興趣培養方面也較為容易,因此如何將教師的教學能力發揮出來,如何帶動他們的學習熱情很重要。對教師的考核方式有很多種,但對結果影響最為直接的還是一名教師的教學能力。而教學風格是課堂趣味性很重要的一項影響因素,教學魅力由教學手段、教學語言、專業知識素養等因素構成,在初中階段,青少年很容易形成崇拜心心理,他們甚至會因為一名老師而喜愛一門功課,這也是提升他們興趣的關鍵所在,即發揮教師的教學魅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教學手段應用中和教師語言表達中的趣味性就能夠在教學過程中不時地刺激學生的感官,使其在連續的興趣中保持比較長久的注意力,最終為順利完成初中物理教學任務提供有力的保證。
1.教學方式的趣味性
在教學方式上,選擇增加實驗的方式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在實驗的選擇上,在充分展示教學內容的前提下,盡可能的將有趣的、生動的、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實驗展示給大家。使初中生在物理知識的學習中不斷加深對物理知識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啟發學生通過實驗的展示更好的結合課本所學內容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創新,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斷提出新問題。筆者了解到,有些地方已經提前進行了教學改革,一些初中物理老師對其所教內容的實驗也進行了創新,他們將實驗設計成小魔術的形式,老師在課堂中變身為“魔術師”增強實驗的趣味性,更大程度的吸引了學生們的注意力,在教學實踐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做出結合,如在講述聲音傳播方面的內容時,可以從學生們十分熟悉的世界杯特色——喇叭嗚嗚祖啦來講起,促使學生們參與到討論之中,在調動課堂氛圍的同時,良性滿足學生的求知欲。
2.教學語言的趣味性
在教學語言上,采用生動幽默的說話方式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所有教學都離不開“說課”,筆者在準備說課稿的時候,不僅要將說課內容歸納清晰更要在腦海中像放電影那樣將要講述的內容過一遍,在語言的組織上雖然不可過于生活化和隨意化,但增加適當的幽默詞語,結合最近新聞或最熱門的網絡流行語可以與青少年學生在課堂交流中產生共鳴,讓學生在聽課的同時不覺枯燥乏味,而是興趣盎然。
3.課堂設計的趣味性
教師在物理教學中的地位不容忽視,傳統的教學模式中,都是教師在講臺上講課,板書,學生在做筆記,做習題。現在,如果能夠將教學對象——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讓他們來講課,提問,討論,一起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將事半功倍。在多媒體教學技術日益發達的今天,教師利用電腦課件演示教學內容,播放視頻影像資料等方式,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但是這始終是一種單方向的傳導,如果能有更多的互動或是以學生的主動性為主,課堂的趣味性將大大提高。當然,并不是每堂課都要由學生來主導,可以安排一些實驗課時,交給學生來做,讓他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去提問,去通過實驗證明一些疑點甚至難點。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驗流程指導方面的一些安全注意事項需要提前對學生們說明,將實驗安全隱患降到零。
二、初中物理教材的內容設置
教材內容的設置從物理學的入門知識開始,帶學生產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近年來對教學課本進行了一些改編,現有的教材設計在這方面較有特色,考慮到了青少年的認知特點,在教學中收效顯著。然而事物是不斷變化發展的,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教材的改革也要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教學的需求不斷更新變化。在教材編寫內容里,應該盡可能的將物理科學中實用性強、對生活的幫助大的特點突出并融合生活實例、應用實例來增強其中的趣味性。在編撰時盡量考慮青少年的心理與生理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這門科學通俗易懂,幫助教師在教學中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
1.插圖設計卡通化
學生在翻看教材時,除了關注其中的文字內容以外,就是課本里的各種五顏六色的插圖。經筆者小范圍的問卷調查顯示,近九成的初中生在初讀課本時,各種彩圖是吸引他們注意力的主要內容。那么在教材的趣味性方面,對插圖的設計顯得尤為重要。如今,動漫卡通在初中生中的普及速度越來越快,很多經典的動畫卡通形象都深受學生喜愛,因此在教材插圖設計中可以通過將插圖卡通化的方式來增添教材的趣味性。
2.實驗設計游戲化
“寓教于樂”是青少年教育的一條基本原則,大多數人的啟蒙教育都是在游戲中進行。現行初中物理教材比以往物理教材增加了許多實驗,其中增加了不少學生實驗與小實驗。筆者認為,在實驗設計方面,可以加入游戲環節,增加學生的自主學習動力,帶動全班同學的熱情一起來經歷實驗過程,通過有趣的游戲加深對物理知識的學習印象。在組織游戲實驗的方法上,可以利用比賽或組建團隊的方式。例如,可以先提出問題,再給學生分組對同一實驗進行比賽,最后通過實驗盡可能多的找到每一個問題的答案,得分最多的組獲勝。或安排多個不同實驗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組建團隊參與,等等。如在進行“長度的測量”一節授課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組,每組用同一米尺進上臺測量講桌的長度,對于每一小組測量后的數據結果予以保留,暫不公布,繼續下一輪學生的測量,在班級聽有學生皆參與了測量之后,讓每組代表上臺書寫本組的測量結果,因為每一小組聽測量的結果均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誤差,結果也多不相同,必然會令學生們感到驚訝。這樣一來學生的興趣便會得到調動。
3.知識背景故事化
科學知識本身是嚴肅的,可表達的方式是可以多樣化的。初中物理的教學對象特別是初二學生,其少年兒童的特點十分鮮明,感興趣往往是他們學習入門的首要動力。因此,在教材整體可行的情況下,刊登些物理歷史上的趣聞故事,再配上前面所說的卡通化插圖,如阿基米德驗證黃金土冠的故事。這樣初中物理教材的“能量”不是更足嗎? 引學生的目光,使學生產生探究的欲望。又如我們耳熟能詳的牛頓與蘋果的故事以及阿基米德和浮力的故事等,做到引經論典,以該類有趣的小故事激發課程趣味性。
三、結論
初中的物理教育以啟蒙開始,為高中的學習打下基礎,這一階段的學習內容多以基本的理論為主,涉及面廣。筆者通過對當前初中物理教學情況的分析,在教學趣味性的增加過程中,給出了一些建議。增強教學趣味性要從兩個方面來進行,一是教師自身教學方式、教學語言的改進,二是教材內容的趣味化、故事化和教學實驗的游戲化。雖然初中的物理教學在我國大部分地區仍然是以應試教育的形式在進行,教學結果的考察也多半是依據學生的考試成績,因此初中物理的教學改革并未能夠在趣味性方面有更大改進。但愿素質教育的號角能吹來初中物理教學第二個春天,讓每個物理教師根據自己的特長來教學,培養出更多善于獨立思考、解決問題能力強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馮文化.初中物理趣味教學的策略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1,07
[2]趙斌.淺談趣味教學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時代教育,2013,06
[3]張劍峰.初中物理趣味教學小妙招[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