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衛燕 許輝 吳春蕾 朱少芳 吳迎
【摘要】分析建設婦產科多元化教學資源庫的必要性,總結目前我校婦產科學教學資源庫建設的狀況與不足之處,思考婦產科學資源庫建設今后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婦產科 多元化教學資源庫 建設 反思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219-02
婦產科學是醫學臨床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是醫學臨床學生畢業后從事臨床婦產科工作的基礎。近年來,我校在多年教學實踐基礎上,嘗試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建立了多元教學資源庫,將其應用于教學中,并對其在專業理論與臨床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婦產科教學資源庫建設的必要性
1.深化理論教學,構建自主學習平臺
婦產科學是一門涉及范圍廣、整體性強的臨床學科,同時又非常注重實踐性和應用性,故在教學上存在很大的難度。以往傳統大課教學模式是利用投影、模型等教學輔助工具進行講解,因數量有限、形態內容受限,難以直接、充分地向學生展示相關的解剖學、病理學、影像學等圖像,更難以展示與疾病相關學科的病理生理動態內容,學生時常感覺教學內容過于抽象、難以理解[1]。近年來許多醫學院校利用PPT、多媒體等方式進行授課,雖能解決圖像的展示問題,但因授課章節多,課時少,授課時間內能展示的內容有限,授課教師感覺教學時間緊,而學生感覺學習內容不足,意猶未盡。
另外,在臨床教學方面,婦產科學因病種繁多,又涉及孕產婦、胎兒新生兒等敏感人群,直接利用患者體征進行臨床多組學生帶教的難度很大,且容易引發醫患糾紛;即使進行小課帶教,因缺乏方便實用的典型病例,教師多數時間還是對大課內容進行重復講授。目前婦產科的教學方法呆板、內容枯燥乏味,學生接觸病人和典型病例的機會少,學習興趣差,這成為醫學生提高婦產科學習成績的困難之處。
因此,為了解決這些難題,關鍵是構建一個學習平臺,讓學生能在課余時間內對婦產科學有一個較全面、直觀的了解,培養學生對婦產科學的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實現資源共享,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近年來,探索臨床婦產科學的教育教學改革步伐一直未曾停止。不斷嘗試新的理論教學形式,構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學習與教學環境已成為當前醫學教育的主流方向[2]。有些醫學院校也分別建設了一些婦產科的精品課程、教學資源庫、網站等。但由于各院校的教學水平不一致,以及互聯網上涉及的版權問題和利益問題,無法實現資源完全共享,也無法滿足教師查閱資料、教學研究、和編制教學課件的要求,更無法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不能很好的提高醫學臨床生的業務水平。
因此,構建適合本院校教學需要的臨床婦產科教學資源庫,為婦產科教學提供優質服務,對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從事臨床婦產科的工作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二、婦產科多元化教學資源庫的主要內容和應用
我們在原有的電化教學設施的基礎上,初步確定多元化教學資源庫建設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內容:建設精品課程、制作多媒體課件、建設案例庫與數據庫、建設試題庫等四大部分。
1.精品課程
精品課程建設是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3]。我校組織了一批有豐富教學及臨床經驗的資深教師,廣泛收集教學資料,圍繞婦產科教學的核心內容,建設了數個精品課程:“正常分娩”、“妊娠出血性疾病”、“月經失調”,這些都是婦產科學教學與學習中的重點與難點內容。精品課程的建設讓教師們把自己的優秀教學內容發布出來,與更多的老師交流,提高教學水平。另外,也從中學習到相關學科的其他優秀教師授課的方式、方法,完善課件制作,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
2.課件庫
隨著網絡技術的普及應用和多媒體設施的發展,醫學教育模式方面發生了深刻的變革。教師采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授課,極大的豐富了教學內容,對改革教師教學方法和應用現代化教學提供了便利的條件。近幾年來,我們在婦產科教學中廣泛采用多媒體課件授課,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圖文并茂的優勢,注重營造互動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并將自制和網絡下載的多媒體課件進行科學整合、分類,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實現資源的儲存、共享和利用。在課件庫的建設及運用過程中,提高了教師的信息素養,轉變了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
3.案例庫和數據庫
臨床案例是教學中理論聯系實踐的最有價值資料,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起著重要作用。我們以教學大綱為指引,從臨床一線及相關醫學資料中收集典型臨床案例建立了案例庫;此外,收集和準備各章節教學內容需要的相關圖片、視頻、大體標本和病理切片,以及婦產科常見病與多發病教學中需要的正常體征和病變體征的醫學影像學資料、內窺鏡檢查圖像等資料,統一分類、整理,建立了多媒體數據庫。通過這種案例庫和數據庫的建立和應用,師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可以實現PBL教學模式,為學生個性、素質發展提供了無限廣闊的天地;另外,在案例分析時可以直接獲取相關數據進行比對,方便快捷;而教師在小課教學時也可以將典型病例的各種資料實時調出呈現在學生面前,避免了理論知識的老調重彈。對醫學生而言,形象化的教學最有利于理論知識的掌握和深化,達到即學即用、印象深刻的目的。案例庫和數據庫的建立可以克服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性,豐富教學形式,充實教學內容,提高教與學的興趣和效果。
4.試題庫
多媒體教學的內容生動、形式新穎,教學網站的資源豐富,但學生在有限時間內接受的信息量過大,若不進行及時的鞏固就難以保證教學效果。因此,我們依據教學大綱詳細列出各教學章節的重難點,以基礎知識、臨床知識、知識運用難度為核心設計各類試題,通過“以練帶學” 建設了試題庫,這對于幫助學生更好的消化和鞏固所學內容有著重要的意義。
三、成效及反思
1.成效
多元化教學資源庫應用于婦產科學教學后,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精品課程和多媒體課件圖文聲像并茂,通過多感官刺激提高學習效果,將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學生可以自己控制學習進度,按需所取,靈活選擇,同時可以加強教學中對“重點”、“難點”問題的輔導;案例庫與試題庫縮短了理論與實踐的距離,提高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主動性,為培養思想活躍、知識面寬廣、有創新能力的高級臨床人才提供了重要保證。
2.反思
2.1目前,大部分院校并沒有專設教學資源庫的管理中心。建設時臨時組成的項目小組,在建設初步完成后便自行解散,造成后續管理出現混亂,影響了教學資源庫的可持續發展。教學資源庫的構建是一個系統工程,隨著教學內容、教學手段、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不斷地更新與發展,成立一個專業的管理團隊及時補充和更新教學資源庫的內容,成為發揮教學資源庫有效功能的關鍵。
2.2理論授課要防止教師走入“唯課件論”的誤區,必須糾正多媒體教學就是教師點擊鼠標和向學生朗讀課件的錯誤觀點[4]。利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資源庫進行授課的同時必須結合傳統的教學方法,重視課堂氣氛的調節,建立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這樣才能保證教學效果。
2.3 在試題庫建設方面,需建立健全試卷分析系統。通過試卷分析,篩選優良考題,剔除劣等或錯誤的試題,使試題庫建設處在一個動態優化且不斷完善和更新的過程,使其與學科發展相適應,達到試題庫建設與時俱進的目標。
四、婦產科學教學資源庫建設的方向
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是教學信息化的基礎。在不斷完善已有教學資源的基礎上,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將各種相互聯系的資源應不同類型學習者的個性化學習的需求進行整合處理[5],形成立體化、網絡化和精品化的婦產科學教學資源庫,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另外,教學資源庫建好后要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就應該做到資源共享,避免重復建設造成的人力物力浪費。如果可以將國內外優質的資源庫、綜合醫院網站等建立友情鏈接,必將對教學改革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隋慶茹.淺談傳統教學與新興的多媒體教學[J]. 吉林教育, 2010(3):21-22.
[2]朱志昂,阮文娟.樹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人性化教育理念[J].寧夏大學學報,2007.5(28):41-43.
[3]世界醫學教育聯合會, 本科醫學教育國際標準[J].醫學教育探索, 2001. 1(6): 4 -11.
[4]薛世昌.高校多媒體教學視覺內容運用的適度性探索[J]. 電化教育研究, 2010(3):68-71.
[5]吳曉華,馬國杰,龐艷閣等. 共享型教學資源庫在《常用診斷技術》課程中的應用優勢[J].教育探索,2013(24):132-133.
作者簡介:
蘇衛燕(1973.7—),女,畢業于廣東省廣東醫學院,碩士學歷,講師。研究方向:婦產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