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良玉 吳玉玲
【摘要】目的:探究關于用評判性思維提高護理實驗課教學效果。方法:將我校2012級與2013級兩班的護理學生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其中2013級學生作為實驗組學生;2012級學生作為對照組學生,兩組學生各40人。其中實驗組學生采用針對性的教學模式,即課前預習、課中實踐以及課后復習;對照組學生采用常規教學模式進行教學,無任何干預,并對比兩組學生的理論及技能成績。結果:兩組學生經過不同模式教學后,其理論及技能成績在90至100分的學生有:實驗組15名、25名;對照組4名、15名。兩組學生經過華生·葛拉塞評判思維測試量表的測試,實驗組學生的評判性思維傾向總分從教學前的(241.32±10.65)提高到(310.87±14.32);對照組學生教學前為(239.41±11.12)提高到(253.41±13.41)實驗組學生的各項數據明顯優于對照組學生,經過對比,兩組學生的教學模式存在明顯差異,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針對性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判斷思維能力,使得護理實驗課教學效果能夠得到提升。
【關鍵詞】評判性思維 護理實驗課教學 針對性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226-01
為了能夠對所獲得的信息資料進行詳細的分析,通常會采用評判性思維對其進行判斷[1],以便做出科學、正確、合理的評判,通過得出的判斷得出最佳的思維模式方案[2]。本篇文章主要闡述了兩種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其中實驗組學生采用針對性的教學模式,以便學生在護理實踐課教學中能夠使其評判思維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進而促進護理試驗課的教學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校2012級與2013級兩班的護理學生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其中2013級學生作為實驗組學生;2012級學生作為對照組學生,兩組學生各40人。其中實驗組有男學生15人,女學生25;年齡為19至23歲,平均年齡為(21.52±2.32)歲。對照組有男學生17人,女學生23人;年齡為20至23歲,平均年齡為(21.65±1.54)歲。兩組學生均屬于全國高考統招生,其入取成績相差不大,學制均為四年,兩組學生所用教材、教師以及理論及實驗課的學時數均相同。兩組學生的性別、年齡以及教學等一般資料均無明顯差異,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學生采用普通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嚴格按照理論及實驗課的教學計劃進行;實驗組學生采用針對性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即課前預習、課中實踐以及課后復習,具體情況如下:①課前預習。學生在上實驗課前,教師先將預習設問表發放給學生,預習設問表中主要包括三部分內容,即預設的內容、問題以及結論。預設內容在教師實驗課的操作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并且以提問的形式將學生需注意的事項提出來;預設問題是為了能夠方便學生在預習中,通過思考發現其問題。通過這種預設能夠有效的對學生的思維評判能力進行培養。②課中實踐。課中實踐便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實踐,并且在實踐中及時發現疑點,以便能夠及時的請教教師,充分掌握相關知識。實踐還有利于學生之間相互進行監督、相互探討,教師通過學生的探討發現學生的不懂及不足之處,根據學生的反應進行針對性的教學。③課后復習。學生在結束護理實驗課之后,應認真進行復習對實驗報告進行填寫,教師根據學生所反饋的相關信息,給予學生相應的輔導,使其充分掌握相關知識,而知識片面的掌握。兩組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后,對其進行相應的理論及技能考核,并進行對比。
1.3觀察指標
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的理論知識、實驗操作內容及形式均相同。運用華生·葛拉塞評判思維測試量表(WGCTA)對學生進行相關測試。測試內容主要包括真想尋找、思想開放、能力分析、系統化能力、思維的自信心評判、求知欲知以及知識掌握情況七大類。在進行教學后,對兩組教學學生進行理論及技能的測試,根據其測試結果評判本次實驗課教學的效果。
1.4統計學意義
兩組教學學生進行教學情況的研究數據,在本次研究后結束,均準確無誤的錄入到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使用例數(%)表示為計數資料,對比方法使用χ2檢驗,使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為計量數據,對比方法為t檢驗,當p<0.05,表示兩組教學學生之間,對比效果的數據存在差異,統計學具有意義。
2.結果
兩組學生經過不同模式教學后,其理論成績(見表1)及技能成績(見表2)在90至100分的學生為(見表1):實驗組15名、25名;對照組4名、15名。兩組教學學生經過華生·葛拉塞評判思維測試量表的測試,實驗組學生的評判性思維傾向總分從教學前的(241.32±10.65)提高到(310.87±14.32);對照組學生教學前為(239.41±11.12)提高到(253.41±13.41)。實驗組學生的各項數據明顯優于對照組學生,經過對比,兩組學生的教學模式存在明顯差異,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1:兩組學生理論成績對比(分)
表2:兩組學生技能成績對比(分)
3.討論
新型的教學模式就是為了能夠將學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提高[2-3]。學生通過新的教學模式,使得自身的評判性思維能夠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及提高,即使在實驗操作中碰到問題,也能夠對其進行合理分析與評判,進而做出有效的處理方式[4]。如在學習氧氣吸入法的過程中[5],當需要停止用氧時,應先將鼻導管取下,將流量表關閉,隨后在將氧氣筒總開關關閉,總開關關閉后再將流量表打開,使流量表內的殘余氧氣能夠放出,待放盡后,將流量表關閉并卸載。經過考證[6],此種新型方式比傳統的方式節約了兩個操作步驟,不僅遵守了操作規則,還節省了操作步驟,達到了同樣的效果。
綜合以上所述,實驗組學生采用的針對性的教學方式后,其達到的效果較普通教學模式更佳,并且充分發揮及提高了學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進而使得教學效果得到了提高。本次實驗組學生采用的教學模式能夠有利于學生發揮其評判性思維能力,使其能夠主動且認真的進行相應的學習,使自身的護理實驗課的理論及技能操作能夠得到提高。針對性教學模式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王靜.護理教學中影響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因素分析及對策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9):781-782.
[2]章潔,馬姍,林靜等.評判性思維教學在責任制護理查房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16):1931-1932.
[3]黃衛東,劉興山.PBL教學對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培養作用的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2(1):193-194.
[4]王麗,蘇偉,劉悅等.PBL模式聯合LBL模式教學對本科護生評判性思維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3,(18):107-108.
[5]孫建萍,牛桂芳,楊支蘭等.不同教學方法對護理本科生評判性思維能力的影響[J].中華護理教育,2012,09(5):209-210.
[6]王愛紅,朱潔,殷海燕等.研究性實踐教學模式對護生評判性思維及創新能力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30(22):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