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艷艷
在一篇指導學習的文章上看到過這樣一句話:要想成為考試的高手,秘訣就是:會做的做對,錯過的不要再錯!仔細琢磨,還真是這么一回事。試想我們的考試題,有幾道是我們不曾對學生講解和強調(diào)數(shù)遍的?同一類型的習題,之所以反復出錯,根本原因就是不理解該知識點的真正用法或解題思路有問題。那怎樣督促學生深入理解和真正掌握出錯習題呢?這無疑成了擺在很多教師面前的難題。
錯題分析記錄法,還得益于對女兒作業(yè)的一項檢查。有一次考試,她的物理成績很不理想,于是我翻看他的《物理配套練習冊》,發(fā)現(xiàn)里面有很多老師批閱了的錯題,大大的叉號旁邊卻沒有絲毫改過的痕跡。我有點惱火的問:“怎么沒有改錯?”女兒振振有詞的說:“老師又沒講,我怎么改?”女兒算是中上游的學生,卻也缺乏學習上的自覺性,其中雖不乏她確實不會的可能。但,知錯就改,不會就該問啊!女兒如此,由此也想到了人的天生惰性,如果老師有言在先,要求學生改正錯題并分析的話,我想這個懶她就偷不成了。
針對上述情況,我采用了錯題分析記錄法。就是要求每個學生必須有一支紅色筆,做錯的習題必須用紅色筆改錯,改錯之后還要在旁邊分析出這道題的做法(也就是為什么應該這樣做才正確)。
一、實施錯題分析記錄法有以下好處
(1)復習的時候,學生可著重識記這些易錯題,節(jié)約了時間,提高了效率。
(2)促使學生認真聽講。如果不認真聽講,即使把錯誤改過來了,還是不會分析原因。
(3)幫助學生對重難點知識進一步熟練和鞏固。把錯誤改過來,對一部分學生來說,只是形式上的改變,并沒有真正理解這道題的做法。而通過筆頭分析,則可以督促學生對錯題深入思考,進而真正掌握其做法。
(4)在對錯題進行分析時,促使學生開動腦筋。遇到不會分析的習題,被迫去問別人。長此以往,逐漸養(yǎng)成多思善問的好習慣。
(5)加強了“學習小組”各成員之間的合作探究。無論是對于問題者還是答題者而言,都訓練了彼此的聽說能力和思維能力,且加強了同學之間的交流合作和探究。
(6)培養(yǎng)了更多的“小老師”。 在一問一答中,“小老師”多了起來,使“學習小組”成員間的幫扶工作真正落到了實處。
二、要注意從以下幾方面對學生進行指導
(1)首先要把實施這一教學法的目的和好處向同學們說清楚,以取得他們的積極配合,才能更順利地開展工作,最終實現(xiàn)雙贏。
(2)要用正面思想指導和感召學生。我用“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君子好學,不恥下問”這些名句來鼓勵那些后進生要多思善問,不要不好意思。我用“助人為樂”“友愛大度”“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這些精神來引導那些優(yōu)秀生,不要怕麻煩,要助人為樂,助人即助己!
(3)要對學生進行方法上的指導。要告訴學生分析的不是出錯的原因,而是為什么這樣做才是正確的原因,從而強化了正確的知識點。另外,還要告訴學生在進行錯題分析時,無須贅述,要言簡意賅,要說到點子上,也就是要把根本原因找出來。
到目前為止,我指導學生實行錯題分析記錄法雖只有短短幾個月,但已初見成效,學生的整體成績有很大提高。同學們對于錯題分析記錄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習慣。最初,是讓同學們建立了錯題分析本,后來隨著他們科目的增多,作業(yè)量的增加,為了省時省力,后來才改成了這種直接在錯題旁邊改正并分析的做法。事實證明,這樣做不僅省時省力,而且更形象直觀。臨近考試的時候,完全可以作為第一手復習資料來學習。我經(jīng)常這樣安慰和鼓勵學生們:做題的時候,不要怕出錯,你出錯越多,你收獲就越大。當然,前提是一定要把這些錯題弄明白了。這樣,同學們在做題的時候才不至于有太大的心理壓力,又迫于出錯了還要改正并分析的麻煩,當然還要足夠的細心和認真。
錯題分析可不只是把錯題改正過來就行了,重要的還有分析。也不是你照著別人的正確答案抄上就行了,如果你不了解這道題的真正做法,你又怎么分析?從這一點上看,錯題分析的做法不僅避免了學生存在的僥幸和惰性心理,而且能督促學生養(yǎng)成知錯就改、凡事要問個為什么的學習探究的態(tài)度。另外,分析的過程也是整理解題思路和積極思維的過程。所以,實行錯題分析記錄法也將大大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