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瑤
【摘 要】常說小學生是祖國未來的花朵,小學生的教育很重要。然而,在很多學校,小學生的日常管理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面小學生管理本來難度就很高,另一方面,還有管理人員的問題。對此,我們提出了一些對策,能幫助小學生更好地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生;日常管理;對策
自古便有“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還有“不成規矩,何以成方圓”等說法,也就是說人們在享受自由時,也必須遵循一定的規章制度,不能肆意妄為。對于小學生而言,小學階段是他們身心成長的關鍵時期,因此,通過有效的日常管理來約束小學生,使其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不僅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更是做好教學工作的基礎。目前,我國的小學生的日常管理還存在一些問題,作為關心小學生的正常身心發展的教學工作者,我們更要注意這些問題,盡力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一、小學生日常管理
小學生日常管理,是指在學校這一集體環境中,學校管理人員以《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小學生守則》為依據,制定小學生每日在校生活運轉過程的行為規范要求,并將此作為日常管理標準來約束和保證小學生的日常生活、教學、游戲等校內活動的順利進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自身素質修養,讓其幸福茁壯成長。小學生日常管理主要有以下五方面:課堂紀律管理、課間安全管理、集會常規管理、衛生行為習慣管理和上下學路隊管理等。
二、小學生日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上面說過,小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涉及安全、衛生和個人修養方面。據調查,小學生們衛生意識差,亂吃亂畫,亂丟垃圾;吵架頂嘴,不服管教;不聽話,沒有規則意識。照目前情況看,從管理的角度而言,小學生的日常管理主要有以下這些問題:
1.小學生依賴性強,自律性差
當今社會,大部分小學生都是獨生子女,父母長輩嬌慣溺愛,再加上本身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弱,因此在日常管理方面有很大的難度,表現在相同錯誤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屢教不改。
2.管理方式欠缺
作為特殊群體,小學生們的成長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然而,在小學生犯錯時,家長和老師們采取的辦法卻有些偏激,甚至是粗暴。在學校經常能看到老師教育學生的方式:罰站、謾罵甚至是直接動手打人。有的老師侮辱學生的人格甚至波及到他們的父母。長久以往,學生的身心受到了很大的傷害,認為自己很差勁,開始自暴自棄,還有的學生見到老師就害怕,不和其他同學來往,養成自閉的性格。作家三毛曾在上學期間因老師的侮辱產生了嚴重的心理障礙,自閉甚至自殺。
3.時效性差
對于小學生而言,學校生活占據了很大的時間比例,因此在校管理尤為重要。然而,學校為了加強管理力度,給小學生們制定了詳細的校規班規,甚至寸步不離地守著。在開學之初就安排好半年的計劃,強制限定了內容,學生只能被動接受,而不是主動參與進去。長久下去,學生們對此逐漸失去了興趣,也不愿意多做思考,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參與能力都得不到提高。
4.思想受限,學業最重
“分,分,分,學生的命根”,對于很多家長而言,認為學業最重要,其他的都可以“退居二線”。這種認知給學生和教師都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本來課業就繁重,對于其他方面的管理就會有所疏忽,而且很多家長給學校施加壓力,致使教師對于學生管理積極性不高。
三、小學生日常管理對策研究
對于小學生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我們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議:
1.要做到與學生和家長的良好溝通
在學生的管理方面,要尊重學生,在學生犯錯時,不能一味地責罰和打罵,而是要寬容地對待他們,幫助他們改正缺點錯誤。當他們體驗到被重視和尊重,才能感覺到自己的重要,從而更好地尊重別人。另外,家長對于學生的影響不言而喻,在對學生進行日常管理時,我們同時要和家長做好溝通工作,共同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
孟母三遷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良好的校園環境對學生有著深遠的意義。在學校,校長、老師和學生都是校園文化的創建者,因此,校園文化的建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性,開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引導、啟發和激勵學生,使他們產生濃厚的興趣。
3.扎實做好小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習,書本知識的獲取并不是最重要的,要更注重能力的培養,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向上地發展。一方面,教師要提高管理的積極性,不能只為了完成任務而敷衍了事,在管理工作中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發掘他們的特長,培養其興趣愛好。另一方面,注意處理好學生焦慮、怨懟、害怕以及暴躁等負面情緒。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生的日常管理中,需要管理人員的“三心”:細心、耐心和恒心,我們要付諸努力,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未來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王開亮.小學生日常管理的問題及其對策的研究[D].山東: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2]趙曼.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研究——以天津市某小學低年級為例[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13年
[3]葉瀾.教育理論與學校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