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翠萍
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重要表現形式。中年級處于低,高年級的承上啟下階段,是培養學生作文能力,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關鍵時期。長期以來,農村小學生課外讀物少,眼界狹隘,不善于積累生活素材。懶于動筆,沒有養成寫日記的習慣。在日常生活中不善于觀察,而且思維水平不夠成熟,寫起文章來如同嚼蠟,十分乏味。因此,每每習作時學生就怕寫作文,不喜歡寫作。寫作便成為了學生的沉重負擔。要想改變這一現狀,就得采取作文教學措施和方法。
一、積累生活素材
作文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中有著豐富的寫作素材,學生作文,就是用筆描述生活中的事,歌頌生活中的人,抒發生活中的情。對于初寫作文的中年級學生,習作時頭腦空白,思路凝滯。在積累生活素材時我引導學生應從以下兩方面來做:
1.創設寫作空間,讓學生有內容可寫
教師要為學生創建一個寫作的空間,讓他們找到習作的內容,激發他們寫作的欲望。有了這次習作的探索。我發現,雖然農村孩子無法接觸外面的世界,但農村廣闊的天地是他們寫作的源頭。一座座高低起伏的山坳,一塊塊平整而孕育生命的土地,一年四季奔波勞作的農民,果園里豐收的樂章,田梗上幫父母掰玉米的體會,喂豬、喂雞的趣事…農村生活就是學生最好的習作素材。真是“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敝灰幸活w細心觀察生活的心,將這些生活素材積累下來,只有做到“胸有素材”,學生寫作時才能信手拈來,揮灑自如。
2.寫觀察日記
日記是補充課堂教學,為課堂作文積累素材的最好形式。有的學生對作文不感興趣,覺得無話可寫,關鍵在于沒有留心身邊的事,沒有養成觀察的習慣。要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就必須教會學生尋找事物并學會觀察事物的方法,養成寫日記的習慣。觀察時教師可以同學生一起觀察,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和文字表達能力;可以組織學生集體活動、外出參觀、而后談見聞、談體會;可以給學生布置定向觀察和隨機觀察任務,教師抽查日記;還可以限定學生的觀察日記篇數,由量變到質變,習慣成自然。
二、教給學生寫作的方法和技巧
1.充分利用教材文本,讓學生掌握寫作的方法
如在教《富饒的西沙群島》這一課,我重點讓學生通過段的學習感受課文先總后分的構段方法,然后創設一個情境(六月的興隆山真熱鬧呀!山上的樹木真多呀?。┳寣W生自己去寫一個片段也要按照這種構段方式進行構段。在教《美麗的小興安嶺》這一課時,我通過讓學生自讀自悟的方法讓學生去感受小興安嶺美的同時,還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發現:這篇課文是按一年四季的方法去安排文章的結構的。然后建議學生寫單元作文的時候可以運用按這種方法寫一篇景物的文章。
2.遷移引用,巧妙模仿
作文僅僅靠多讀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遷移運用,因此強調學生對所讀之書還要進行熟讀精思,融會貫通,積累材料,讓它成為自己寫作的“源頭活水”,學會遷移,并運用到作文中去。遷移運用很重要,但還要在潛移默化中學會模仿。
三、積累好詞佳句,豐富習作語言
首先,課文內容是學生積累優美詞句的最好資源。我們可以在學生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讓他們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積累語言材料。平時每講完一篇課文,我都會讓學生把好詞佳句抄在本上,每學期下來,每個學生都有厚厚的一本積累材料,也大大豐富了他們的語言,哪怕是平時作文特別不好的學生,也有話說了。
其次,課外閱讀也是積累語言材料的好資源。相對于中年級的學生來說,最好還是選一些讓學生讀起來通俗易懂,而且感興趣的書籍,如可以是一些成語故事、兒歌、童話、寓言;還可以是諺語集、歇后語集、名言警句集等。要求學生在閱讀的同時,要做好筆記,摘抄好詞佳句,并且要熟讀成誦。堅持讓學生每周至少寫一篇周記,要求學生把本周所學的好詞佳句要盡量運用上。
四、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豐富的想象力是寫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小學階段的孩子有著豐富的想象力,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充分利用這一優勢,采用多種方法來培養他們的想象創造能力。有的課文結尾言猶未盡,可讓續寫作文。如教學:《小攝影師》后讓學生展開想象續編故事,教學《秋天的雨》后讓學生仿照某一節寫寫自己聽到的秋的聲音。學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啟發,互相補充,使想象更加充實、生動,在這種情境中,學生學習,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間,想象思維得到引發和鍛煉,可以激發寫作興趣,寫出的作文也比較充實生動。
五、恰當的評價和獎勵
在批改作文時,要善于發現文中的閃光點,多鼓勵,多表揚,只要有一個詞用得生動,或一句話寫得好,或一個地方有新意,就給予鼓勵,并給時間鼓勵他們朗讀自己的作文,讓他們覺得“我也會寫”,以增強學生的寫作信心和興趣。特別是在起步作文教學中,要變“糾謬法”為“評優法”。因此,在中年級作文教學中,我們的作文講評要盡可能利用一切機會激勵學生的閃光點,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從而給予他們更多的成功體驗。比如:在班級舉辦優秀作文展、推薦發表、向小學生作文投稿、學習園地選登等。
實踐證明,以上做法不僅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創新的欲望和寫作的興趣,拓寬學生的寫作思路,還促進學生主動探索,主動發展,使他們形成能力,從而為高年級習作打下扎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