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啟紅 李云 陳淑婷
【摘要】英語專業八級考試依然是學生語言熟練水平的重要衡量標準。歷年八級考試中,有關英美文化知識點的考題比例不在少數。學生對這些知識點掌握情況如何?掌握情況和考試成績的關系怎樣?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做了一項問卷調查。分析了獲得的數據。得出一些相關性的討論結果。希望對文化知識點的教學提供一點參考。
【關鍵詞】文化知識點 專八考試 問卷調查
自2005年起,英語專業八級考試開始出現一種新題型人文知識題(General knowledge)。新題型的測試目的與要求是:
“人文知識”這部分為客觀題,多項選擇題形式,共10題,分數比重為10%,考試時間為10分鐘。這部分試題由三大板塊組成,分別所占的比例為,文學30%,語言學30%,史地文化知識40%。
根據新大綱要求,人文知識題的測試范圍包括,1)主要英語國家社會與文化知識;2)英語文學知識;3)英語語言學知識。同時,新大綱對專八考生有如下要求:1)能基本了解主要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現狀和文化傳統等;2)能初步具備英語文學知識;3)能初步具備英語語言學知識;4)考試時間為10分鐘。測試形式為多項選擇題。要求考生從每道題的四個選項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共10道題。測試目的為:“測試學生對英語國家社會與文化、英語文學與英語語言學基本知識的掌握程度”。
更重要的是,英美文化知識點已經不只是局限在人文知識題目當中,而是已經滲透到了其他題項,比如聽力,閱讀,翻譯甚至是聽寫。已經有許多學者做過相關研究(徐姍姍,2009);帶著語言與文化相關性的認識,帶著文化知識點彌漫在專八考試題目當中的認識,我們認真審閱了歷年專八真題,從中挑出了我們認為是考查英美文化知識點的試題,然后形成了一份英美文化專項試題。再分發給兩個熟練水平段的學生,試圖找出兩個學習組別的差異。試圖發現學生對于英美文化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以及找出英美文化知識點與專八成績的相關性。
一、研究背景
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對兩者關系歸納很好的是美國語言學家C.Kramsch: “1.語言表達文化現實,人們在使用語言時,用詞造句都是為了表達一種共同的經驗。2.語言體現文化現實。一個文化社區的成員不僅僅用語言來表達共同經驗,同時他們也通過語言來創造經驗。3.語言象征文化現實。說話人通過使用他們的語言來區分非屬于他們同意社區的人。”
鐘帆(2003)認為,“離開特定文化背景的語言是不存在的,要想真正掌握一門語言,必須了解產生、使用這種語言的社會文化背景知識。堅持在第二語言習得的過程當中,堅持第二文化的習得。否則,真正掌握好外語就只能是一句空話。”
著名學者何兆熊認為:一個英語專業的學生,在專業方面應該包括以下方面的要求:較高的英語語言技能,較豐富的英語語言、文學知識和較高的文學修養,較寬的相關知識面。其中提到的文學修養就包括英語語言、文學、英語國家文化方面的知識。
鑒于專八考試中文化、文學、語言學的知識點的較大比重,我們把本項研究中的文化知識點定義為有關英語文化、文學、語言學三個方面的知識考點。
二、調查情況
我們首先對TEM—8歷年考試試卷中涉及的文化點、文學點、語言點進行提煉,然后把提煉出來的知識點按文化、文學、語言三個不同的方面進行分類。最后,再次篩選試題中的文化考點,選出易于出題的知識點進行調查問卷設計。
問卷試題采用百分制共50題,其中,文化題共13題,占總卷面分的26%;文學題共18題,占總卷面分的36%;語言學題共19題,占總卷面分的38%。
我們向南京郵電大學英語專業大二、大四學生進行問卷發放(共發放120份;收回111份,其中,低年級組54份,高年級組57份),然后對大四學生進行了座談訪問。
三、數據分析
1.問卷的分析與處理
(1)對問卷進行批改,分別統計出低年級組、高年級組受調查者的成績情況;如下:
低年級組在文化、文學、語言學三個方面考點的錯誤率分別是 14.53%、20.38%和22.38%;高年級組在對應的考點錯誤率是7.75%、11.30%和14%。其中,低年級組共錯選項1518,高年級共錯942,兩組的共錯占總比分別是27.6%和17.12%。在每組的錯誤選項里,文化、文學、語言學的錯誤比率分別是25.37%,35.58%和39.07%(低年級組),和 23.45%、33.37%和42.36%(高年級組)。
(2)將每位受調查者按照年級、得分等在SPSS軟件上進行數據編輯形成‘統測成績數據源.sav
(3)運用SPSS Statistics 20軟件對‘統測成績數據源.sav進行具體的數據分析與收集,包括比率統計分析、獨立樣本T檢驗、列聯表分析、頻數分析、多個獨立樣本檢驗、配對樣本T檢驗、數據探索等。
2.對數據分析的結果進行分析
(1)通過問卷成績的直觀比較,
①整體上,高年級組的錯誤比率17.12%明顯低于低年級組的錯誤比率27.6%;
②其中,在文化、文學、語言學三個方面:
a.低年級組錯誤比率最高的是語言學22.38%,其次為文學20.38%;
b.高年級年級錯誤比率最高也為語言學14%,其次為文學11.30%;
由此可以看出兩個年級對語言學掌握情況最差、其次為文學。
c.兩個年級三方面錯誤比率差值分別為2.99%、4.05%、3.53%;
由此可以看出,兩個年級在文學方面的掌握情況相差懸殊,低年級組對文學知識的掌握絕對弱于高年級組。
(2)通過SPSS數據實驗分析,
①數據探索實驗結論
根據兩組受試組的成績數據的直方圖,可以看到低年級組學生的成績分布左右不均勻,與正態分布的圖形差距較大;而高年級組學生的成績分布左右比較平均,比較接近正態分布。
②比率統計析實驗結
統計量計算結果,比率均值、比率中位數等都反映出大二組、大四組大;符合知識掌握程度影響成績的規律。
③獨立樣本T檢驗實驗結論
低年級與高年級的成績有顯著的差異,高年級組的成績比較高,因為高年級組的成績均值(33.28)高于低年級組的成績均值(18.80)。
組統計量
年級 N 均值 標準差 均值的標準誤
成績 高年級
低年級 57 33.28 8.308 1.100
54 18.80 5.767 .785
④兩變量相關分析實驗結論。兩組成績的皮爾遜相關數據矩陣及相關性檢驗的結果,例如低年級組成績與高年級組成績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037、兩者之間呈負相關關系,說明兩者之間有明顯的差異。
Correlations
大二 大四
低年級 Pearson Correlation
【Person相關性】 1 -.037
Sig.(2-tailed)
【顯著性(雙側)】 .792
Sum of Squares and Cross-products
【平方與叉積的和】 1762.759 -94.778
Covariance【協方差】 33.260 -1.788
N 54 54
高年級 Pearson Correlation -.037 1
Sig.(2-tailed) .792
Sum of Squares and Cross-products -94.778 3865.509
Covariance -1.788 69.027
N 54 57
⑤多個獨立樣本的檢驗實驗結論
Frequencies圖示中,每一個組被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大于中位數,另一部分小于或等于中位數。從中可以看出,在低年級組中,這組中在中位數以上的人數明顯小于在中位數以下的人數;而對于高年級組中,在中位數以上的人占了絕大多數。所以從直觀來看至少可以判斷,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是明顯的。
Frequencies
年級
1 大二 3 大四
成績 > Median 0 6 0 48
<= Median 0 48 0 9
卡方統計量的值為59.313,df表示的是自由度,在這里就是1,最后一行的漸進顯著性水平表示我們期望的卡方統計量的值大于59.313的概率,這個概率就表示這倆年級之間沒有顯著性差異的概率,在這里這個概率值為0,于是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兩年級之間存在著顯著性差異,而且高年級組的知識點掌握情況較好。
Test Statisticsa
成績
N 111
Median 26.00
Chi-Square 59.313b
df 1
Asymp.Sig. 0.000
a.Grouping Variable: 年級
b.0 cells (0.0%) have expected frequencies less than 5.The minimum expected cell frequency is 26.3.
3.對數據分析的結果討論
根據以上數據結果,得出造成該種現象的原因(存在的問題)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1)低年級學生還未學習文化、文學、語言學相關的知識,高年級學生雖然已經學習了文化、文學、語言學相關的知識,但是并未完全掌握、并未受到足夠的重視。
(2)傳統學習與教學觀念的影響:學生學習多側重于對聽說讀寫譯等英語語言學習技能的練習和提高;教師教學時多注重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等學習技能進行強化訓練。
(3)學習者和教育者沒能正確把握語言學科學習真諦、最終目標。
4.文化知識點調查對英語教學的反撥效應
專八考試對于英語專業的教學反撥效應是巨大的明顯的。英語教育者和學習者都應該有意識地利用專八考試中透露出的重要信息,了解到文化知識點所占的巨大比重,然后在教學過程中加強文化知識點內容的輸入。具體來說,對英語學習者而言,從低年級開始,就應該重視對文化、文學、語言學方面相關知識的學習,多閱讀英美文化方面的相關書籍,擴展視野,增加輸入,而不是等到相關課程開課以后再被動輸入。對英語教學者來說,在低年級的技能訓練中開始,引導學生進行文化意識灌輸與訓練,有意識的切入一些文化內容的介紹和討論;到了高年級相關文化課程開課以后,重點介紹相關知識點并與技能考試掛鉤,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從而在最后的專八考試中獲得良好的表現。
參考文獻:
[1]鄒申.對考試效應的認識與對策—兼談高校英語專業四、八級考試大綱的修訂原則與方案[J].外語界,2005,(5).
[2]高校英語專業八級考試大綱修訂小組.高校英語專業八級考試大綱(2004新版)[Z].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3]鐘帆.英美文化背景知識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影響探究[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3,(10).
[4]徐姍姍.從英語專業八級英譯漢試題看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J].企業家天地,2009,(7).
*該文為南京郵電大學2014年度大學生實踐創新項目結項論文,項目編號為XYB201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