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遠芳
摘 要 學前教育教師的素質對兒童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如果教師的科學素養沒有達到一定的標準,那么對兒童鎖進行的科學素養教育也就無從談起,為了對學前教育專業新生的科學素養狀況有一個全面而客觀的了解,本文以銅仁市學前教育專業的新生為研究對象,設計并發放調查問卷,旨在通過我們的調查結果對提高高校在科學素養方面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培養方面提供必要的幫助。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科學素養;問卷調查
1 調查緣起
我們在日常教學中發現,幼兒教師的素質,尤其是幼兒教師的科學素養,對幼兒在學習與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同時對幼兒教師的長遠發展也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然而現階段我國學前教育專業的新生是否具備了一定的科學素養;其所具備的科學素養是否能夠使其勝任幼兒教師這一職位;學前教育專業新生在科學素養中的哪些方面還存在欠缺等等問題也就成為了本問卷調查的主要內容。我們認為只有對現階段我國學前教育專業新生的科學素養現狀有了全面而客觀的了解,才能夠在此基礎上為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而這種有針對性的科學素養教育對該專業學生甚至是我國學前教育的整體發展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1.1 問卷調查的目的
此次問卷調查的目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對我國現階段學前教育新生科學素養現狀產生全面評估的基礎上,提出學前教育專業的發展新方向;
(2)在發現我國現階段學前教育新生科學素養存在的發展缺陷基礎上,提出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科學素養的方式與方法;
(3)在對我國現階段學前教育新生科學素養現狀進行客觀評價的基礎上,找到促進幼兒生長發育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策略,促進我國幼兒教育的發展。
1.2 問卷調查的意義
任何理論的提出都需要有大量的實踐做支撐,沒有對客觀事物的實踐研究,科學的理論也就無從談起,要想促進我市乃至我國學前教育發展,提高學前教育學生的科學素養,實踐調查就是關鍵的一步策略。我們只有通過對學生進行詳細而又合理的問卷調查,將問卷調查的結果進行總結和梳理,才能夠在此基礎上對我國學前教學專業學生的科學素養產生客觀而又公正的認識。因此我們進行此次問卷調查的意義就在于通過對銅仁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新生科學素養的調查,促進我市學前教育專業朝著更加專業的方向發展,進而促進我國幼兒教育事業朝著更加合理而又健康的方向前行。
2 調查對象分析
本次參加問卷調查的人數共有294人,均來自銅仁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其中參加新生科學素養現狀調查的男生為39人,占總人數比例為13.27%,女生為255人,占總人數比例為86.73%。本次參加問卷調查的學生均為該校入學新生,即還未在銅仁幼兒師范高等專業學校接受系統的科學素養教育亦或是在該校進行科學素養教育的程度還不足。其中三年制大專新生為86人,,五年制大專新生為112人,中專新生為96人。參加問卷調查的294人均接受了九年制義務教育,部分新生不同程度地接觸過高中程度的教育。
3 問卷內容形式分析
此次問卷調查的題型均為客觀性選擇試題,共分為70題,部分題目中包括若干小題,其中小題數量最多為20題,最少為1題。內容均圍繞學生自身的科學素養狀況、學生自身科學文化基礎、對待科學知識的態度以及學校在提高學生科學素養方面存在的問題與給予的幫助等等。每個選項都有相應的分值與其對應,選對加分,選錯減分。
4 調查環節分析
為了保證此次問卷調查的真實性與有效性,我們采取入學新生在統一時間統一地點同時填寫的方式進行。問卷調查填寫的時間為2015年9月1日9:00,問卷填寫地點:銅仁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2號階梯教室。此次問卷過程中,有5名具有相應資質的本校教師進行監督和答疑。
5 調查結果分析
此次問卷調查過程中共發放調查問卷300份,回收問卷298份,回收率為99.33%%,其中有效問卷294份,有效率為98.66%。
我們將新生反饋的問卷調查結果按照分數分為8個區間,其中總分大于或等于281的學生人數共2人;分數在251至280之間的學生人數為32人;分數在221至250的學生人數為103人;分數在191至220的學生人數為103人;分數在161至190的學生人數為37人;分數在131至160的學生人數為11人;分數在101至130的學生人數為1人;而分數少于或等于100的學生人數共有5人。從分數的分布情況來看,該校新生在科學素養的現狀分數中總體上呈現的是“倒U式”,也就是說分數居中的學生仍然占著較大比重,因此我們可以說該校新生在科學素養方面總體上水平較為穩定,這有利于教師針對學生主體進行相關科學素養方面的教育教學。
通過對此次針對銅仁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新生進行的有關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科學素養的現狀調查問卷結果的統計與分析,我們發現了以下問題:
5.1 學生對科技類新聞興趣欠缺
問卷調查中的第30題,考察的是該校新生對科技相關新聞的感興趣程度,其中包括12小題,涉及的內容包括:科技新發現、新發現與技術的應用、新的醫學成果、科技教育、空間探索、防災減災、環境污染、原子能發電、農業問題、國際與外教政策、經濟與商業情況以及國防軍事等多個方面。根據預先設置的分數,如果學生選擇“很感興趣”可以得到3分,選擇“較感興趣”可以得到2分,選擇“不感興趣”可以得到1分,而選擇“毫無興趣”不得分。從學生的分數反饋中,大部分學生均為依據自己的真是想法做出了選擇,選擇“較感興趣”和“不感興趣”的人數比重較大,針對這個問題,我們認為首先它與參加問卷調查學生的男女比例有著一定的聯系,由于師范院校男女比例不平衡,女生人數往往要多于男生數量,而從女性學生的自身性格和愛好來看,大部分女生也不傾向于對科技類新聞產生濃厚的興趣,相反男性學生則會對其產生極大的興趣。而這就導致了在該問題的反饋中,學生的得分較低,即師范類學生由于女性學生比重較大,因此對科技類新聞的興趣相對欠缺。
5.2 科學類基礎知識相對薄弱
問卷調查中第1題的設置目的在于考察學生的基礎性科學知識,部分科學知識為日常生活中的常識性問題,第1題中共包括13小題,其中內容涉及廣泛,既包括大陸移動學說,也包括人類進化;既包括氧氣來源也包括人類基因;既包括抗生素的使用也包括火箭的發射;既包括月亮的屬性也包括太陽的輻射;既包括生命的構成也包括地球的引力等等。然而學生在對這一系列問題的判斷上總是會出現偏差,而錯誤選項的選擇也并未出現明顯的集中現象,也就是說在這13道科技知識的測試題中,任何一道題都對學生的選擇創造了干擾障礙,由此也就說明該校新生在科學基礎知識方面的能力還相對薄弱,需要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來面對這一問題。
5.3 自己動手獲取信息的意識不足
在調查問卷中的第14題,考察的是學生面對好奇和感興趣的問題,所采取的行動,從問卷結果的反饋中我們看到,很多學生僅僅是好奇,卻并受自己的好奇心而影響,而能夠主動通過自己動手、動腦查閱相關資料來滿足自己好奇心的學生數量則少之又少。在調查問卷中的第44題,考察的是當與老師意見相悖時,學生是否具有據理力爭。追求真相的意識,然而從學生反饋的結果來看,大部分學生選擇將于教師觀點不符的爭議問題相擱置,不做深入思考,也很少進行細致地研究,而這也是學生自身惰性,而求知欲不強的一種表現。
5.4 能夠堅持正確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
雖然該校新生的科學基礎知識掌握的并不理想,而對知識的探索意識也并不如人所愿,然而我們發現絕大部分被測學生能夠對科學技術的作用產生正確的認識,同時能夠堅持“無神論”的正確意識形態。問卷中的第11題“您對算命之類的態度”,有高達100%的學生選擇了“不相信”,由此可見,無論該校新生的科學素養是否讓人滿意,但他們始終堅持著“無神論”的觀點,而對科學技術對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影響也采取肯定的態度,這一觀點可以通過問卷調查中的第8題“在您看來,從總體上看,科學研究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或利弊差不多”以及第12題“您認為科技發展對國家發展來說重要嗎?”這兩題的學生反饋結果得出。
5.5 社會與學校應為提高學生科學素養提供必要支持
從該校新生反饋的問卷結果使我們認識到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科學素養方面還有著一定的提升空間,要想促進我國學前教學專業學生的科學素養,使每一個幼兒都能擁有具備較高科學素養的教師,就需要學校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為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科學素養創造必要的條件,如組織科技文化活動、設立科普室、閱覽室、發揮大眾傳媒的宣傳作用等。
作者單位
銅仁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貴州省銅仁市55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