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智蘭
【摘 要】以09年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成績為研究對象。體質健康測試《標準》按百分制記分,通過對身高、體重、肺活量、立定跳遠、仰臥起坐、800米跑、1000米跑測試成績進行比較分析。總結今后體育課的方向。
【關鍵詞】體質健康測試;分析;總結;對策
一、問題的提出
某初中09屆學生在2009年學生體質健康測試中達標率為79%,與《標準》預設達標85%相差較大。本文針對此現象進行系統的分析。
二、研究對象、方法及影響因素
1.研究對象
701班體質健康測試成績,七年級學生成績。共測試496人,全體學生參加測試。
2.研究方法
(1)實驗法。利用“中體同方體質健康測試系統”,對學生的身高、體重、立定跳遠、肺活量等進行了測試。
實驗分為四個階段:準備階段:由工作人員對儀器進行安裝、調適,體育教師進行商討;測試第一階段:09年9月——11月,按要求組織初一的同學進行測試;測試第二階段:對漏測的學生進行重新測試;最后對測試成績數據進行統計和錄入。
(2)文獻資料法。查閱國內體質健康測試的相關著作和論文,為本論文的研究提供理論依據和結論參照。
3.影響《標準》測試的因素
(1)《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是按照學生所得的總分的高與低劃分為優秀(86分以上)、良好(76分—85分)、及格(60分—75分)、不及格(59分以下)五個等相應等級。即《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以測得的數據按百分位數法分別劃分各單項指標的等級,然后采用了百分制綜合評價等級的方法,對單項指標的各等級進行加權,把100分根據權重系數分配到各單項里,求出了各等級的單項分值,再將各項得分相加計算總分,最后根據總分評價等級,是在大樣本調查的基礎上,采用統計學的百分位數法所制定的。
(2)影響《標準》測試準確性的因素。首先,施測人員對儀器的熟悉程度是影響測試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施測人員不能正確的操作測試儀器,將會造成測試誤差。影響《標準》測試結果的學生因素有學生的認真程度、對儀器的了解程度,動作的規范度等。
三、結果與分析
1.身高體重標準
我班學生中體重正常的學生的比例是34.69%,只有17人,女生占44.53%。而全校12個班級中正常體重人數為496人,其中女生占了64.5%。我班在本年級中正常體重比重較低。有48.98%的學生體重偏輕,超重的學生達到4.08%,肥胖的學生達到了12.24%。我班的肥胖率也大大超出了全年級的肥胖率。說明我班學生應加強體育鍛煉,合理膳食,控制體重。針對我們班身高體重的具體情況對學生進行飲食鍛煉方面的教育已經刻不容緩。我們也將定期反饋學生信息,建立肥胖學生檔案,普及科學鍛煉知識,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生活意識。并監督他們積極的參與體育訓練。
2.肺活量體重指數
肺活量可以反映肺的容積和肺的擴張能力,是評價人體呼吸系統機能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常用于評價人體生長發育水平和體質狀況。因此,為了將學生身體發育的不同因素在肺臟機能的評價中得以體現,我校在測試中選用了肺活量體重指數進行評價。從測試結果 我們可以看出,全班總的優良率達2.04%,男生測試的優秀率為0%。女生肺活量指數相對要高于男生。男生的優秀率遠遠低于本年級的優秀率,女生則相對較好,針對這一情況,在接下來的體育課中安排針對性的練習。不及格率與全年級處于相當階段。七年級肺活量指數男生的優秀,良好率高于女生。我們班的男生優秀率還有待提高。
3.中長跑
我們班測試的優秀率為28.57%,良好率為22.49%,及格率為28.57%,不及格率為20.41%。男生的優秀率明顯低于女生。其中男女生的優秀率都高于全年級的優秀率。中長跑項目相對于其他項目較好。
4.柔韌力量
柔韌力量是受試者肌肉靜力的最大力量狀況,主要反映學生的爆發力,因其與其他肌群的力量有關,所以也是反映肌肉總體力量的一個指標。全班學生柔韌力量的優良率較低,女生的優秀人數明顯高于男生。女生的優秀率高于全年級的優秀率,而男生則相反。
5.立定跳遠
立定跳遠主要是測量向前跳躍時下肢肌肉的爆發力。爆發力要求在最短時間內發揮最大的力量,其大小不僅取決于力量,而且取決于力量和速度的結合。腿部的爆發力以腿部的力量為基礎。根據測試 在所有測試的項目中,及格率相比較高,男生成績比女生好。在測試中出現問題較多,主要是學生對儀器設置的靈敏度和擺放位置不熟悉,怕犯規造成的。說明我校學生下肢肌肉爆發力略差,除測試儀器因素外,還應發展下肢肌肉的鍛煉。這個項目中女生相對較弱,不及格率高達22.73%,值得體育老師重視。
四、總結
本次測試,在這么多項目中,我班的成績總的來說處于中下水平,在身高體重、柔韌力量、速度靈巧中都是顯而易見的。就本班而言,女生相對較好,尤其體現在柔韌力量和速度靈巧類項目中。肺活量、耐久跑這兩項在全年級中本班相對較好。在接下來的體育課教學中,應傾向于力量類,男生的實心球,女生的立定跳遠。方案如下:
策略與鍛煉方法:
(1)男生
單臂側擺拋軟式排球練習:利用單臂擺動的助力,將軟式排球拋高和遠練習,培養學生的投擲興趣與協調能力。
小沙包的投遠和投準的游戲練習:持小沙包手臂上后伸,身體側轉對準投擲方向,用蹬、轉、挺、揮的動作將沙包投出,提高快速用力的能力。
坐姿式、蹲姿態、站立式雙手頭上投實心球練習:面對投擲方向,雙手持球由頭上向前上方將球投出練習,體驗上肢用力的方法。
雙手胸前推實心球練習:兩腿平行站立,面對投擲方向,雙手持球位于胸前,有力蹬地,快速用力將球推出,培養學生的四肢協調用力能力。
原地雙手頭上投擲實心球練習:面對投擲方向,兩腿平行或前后站立,雙手持至頭上,由后向前上方將實心球投出,教會學生掌握用力的順序與方法。
設置遠度的投擲目標練習:利用標志物或呼拉圈(舊輪胎),設置不同面的遠度目標,讓學生自主選擇目標和投擲的方式進行練習,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
設置高度目標的投擲練習:采用掛彩球或橡皮筋,設置不同的高度,讓學生自主選擇高度和投擲方式進行練習,體會出手角度,提高投擲能力。
(2)女生
建議結合100米訓練同時進行。選擇以下練習方法,每周2~3次,每次訓練30~40分鐘。
在肋木上或席地時的各種踢腿、壓腿等柔韌練習。
單杠懸垂、雙杠掛臂做跨步跑動作模仿練習(重視跨步中前腿抬起時小腿前踩和后腿抬起時后屈舉動作)。
立定跳遠、立定三級跳遠、蹲踞式跳遠(每次訓練時選擇一項進行重復練習)
沙坑原地縱跳(50~60次×4~6組)、跳深(落地后立即向上跳起,40~50cm×6~8次×4~6組);原地或助跑摸高練習。
單足跳(左右退,30m~50m×2~4組),蛙跳(5~6級×4~6組)、多級跳(8~10級×4組)、單足與跨步交換跳(30~50cm×4組);
側身交叉步跑(50m~60m×2組),摸線跑(3米,十字線×4組)、各種起跑、加速跑和沖刺跑的重復訓練、聽信號變速、變向跑(20m~30m×2~4組),蛇形跑(50m往返繞桿×2~4組)。
五、建議
(1)初中階段是學生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素質發展最快的一個階段,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學生的全面發展,在課堂內容的安排上應加強身體素質的練習,尤其是下肢爆發力量的練習。
(2)在體質健康儀器的使用上,應加強管理,加大對學生的宣傳,搞好對軟硬件的維護,合理有效的利用數據,針對不同學生使用好運動處方。
(3)有條件的話,建立對學生的跟蹤測試,為教學提供有效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