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

摘要:面對日趨復雜和多變的外部經濟環境, 中小企業面臨的風險也越來越多。建立企業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可以保障企業整體目標的實現,全面提升企業的價值。本文從全面風險管理的現狀分析入手,從風險管理組織結構、風險管理流程等方面探討了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的構建,最后提出實施全面風險管理的保障措施。
關鍵詞:中小企業;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構建
0 引言
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風險管理方面由于它們自身能力的限制,一些企業在抗擊風險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存在風險管理意識欠缺,風險管理體制不健全,或因資金等問題沒有建立一套完整的風險管理體系,因此中小企業實施全面風險管理,有助于企業在經濟活動中規避風險,降低損失,更好的適應市場經濟環境的變化。
全面風險管理把風險管理納入企業戰略執行的層面之上,將公司成長與風險聯系起來,在公司成長中制定與公司戰略目標相符合的風險承受能力,根據環境變化及時調整公司的戰略目標。通過對公司較大風險的識別與監督,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的應用有助于中小企業建立風險識別、評估、應對的管理流程,結合重大信息的報告和披露,能夠更好地面對風險,完善公司的管理體系。
1 我國中小企業全面風險管理的現狀
1.1 員工風險意識淡薄
總體來說,我國中小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流程還沒完全建立起來。在日常的生產經營活動中,公司員工的風險管理理念不夠深入,對風險的管理意識不強,僅僅停留在自己所在的部門。公司管理層缺乏全局觀念和戰略思維,只在風險即將來臨時或已經發生時才急忙應對,而且相當大部分的員工對風險管理的認識不夠。
1.2 全面風險管理體系不健全
公司的戰略部門要考慮公司的未來發展來制定戰略目標,而風險管理部門只是從風險管理的角度出發,對每個部門進行風險的識別時,不能全面考慮風險具有關聯性。此外,風險管理部門與其他部門沒有形成合作協調機制,導致部門之間權責不明確,相互推卸責任。隨著企業規模擴大,企業內部結構和管理層級日益復雜,風險管理部門不能很好的發揮監督作用。
1.3 風險應對缺乏靈活性
風險管理部門在應對風險時,沒有準確定位公司的具體風險,也未考慮承擔風險的能力。在風險管理方面,未考慮風險應對的成本,只是追求風險的控制,造成公司風險管理成本過高,使得風險的應對缺乏與公司成本戰略的結合,不具有靈活性。
2 中小企業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的構建
2.1 全面風險管理組織結構
公司要能夠真正了解掌握在發展時期的各方面情況和因素的不斷變化,分析總結對現有組織機構的有關影響,由公司的發展部負責,遵照一些制定的相關原則,及時地調整組織機構變化的方案,報請公司管理層以后進行調整。公司的管理層也要大力推進公司轉向全面風險管理階段,必須協調推進組織變革、體制創新建立與全面風險管理相適應的組織機構,并建立完善全面風險管理組織架構。
2.2 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的構建流程
①公司風險的識別。在公司風險識別方面,風險管理人員可以親自到達現場,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和行為方式,對可能面臨的損失進行詳細的調查,最后出具調查報告書。此外,還可以將風險主體根據生產經營的過程和日常的生產管理活動的內在邏輯關系繪制成流程圖,并且對流程里的重要環節和相對薄弱環節進行風險的調查與識別。
②公司風險的評估。風險評估是在風險識別的基礎上,將損失的程度以及其他的因素綜合起來進行考慮來對風險的影響進行分析,最后來對風險的狀況進行綜合的評價,本著整體性、統一性、客觀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則,對公司的風險因素進行評估。
表1 按風險對企業的影響評級
■
③公司風險應對。風險應對與公司戰略的結合,將公司的經營戰略、財務戰略等進行明確分析,制定相關的風險管理目標,在戰略推動因素中考慮公司的風險承受度和風險偏好,以更好地利用戰略目標實現最小的風險成本管理。
風險應對與公司管理的結合,設立適合公司的風險管理組織機構,制定相關的制度,包括風險管理人員的管理制度,與風險管理相結合的內部控制制度等,明確公司各個部門和崗位的職責,對風險進行合理的應對與管理。
風險應對與公司業務的有機結合,從公司的經營與財務風險出發,識別了公司在供應環節、生產環節、倉儲環節、銷售環節的主要風險,以實現風險的全面管理。
3 實施全面風險管理的保障措施
3.1 環境保障,全面提升公司風險管理文化。公司應在文化的創建和推行方面,使得高層管理者在他們的經營思想中貫徹正確的風險管理理念,對全面風險管理保持足夠的熱情;在日常的業務經營活動中,要直接參與風險管理的工作,為公司全面風險管理文化的構建指明方向。將全面風險管理理念從財務部、審計部、戰略部、法律部等部門通過風險管理小組按照風險管理部門的總目標向各部門員工宣傳,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3.2 考慮風險關聯性,風險識別多樣化。公司的內部控制制度應全面滲透在風險識別的各個方面,從公司戰略的角度出發,在風險識別過程中加強對關聯風險的識別,采取靈活的方法對其控制,可節約風險管理的成本,提高風險應對的效率。
3.3 引進人才,準確判斷風險承受能力。公司在全面風險管理工作中要以人為本,風險應對工作的展開與執行,在每一個部門,每一個崗位,每一個業務環節都需要人員的配合。在部門風險管理小組中,教育和培訓員工對風險管理的重視;同時引進風險管理人才,提高識別風險的能力和靈活應對能力。
3.4 公司組織的監督。公司可設立風險管理部、風險管理小組,通過對風險管理人才的儲備,使他們能夠發揮風險管理監督職能。風險管理部可以運用風險管理的知識對公司的風險管理活動給出建議及評價,也可以定期的去核查公司各方面所存在的潛在風險,及時的做出應對風險的策略,從而減少公司的風險損失。
總之,全面風險管理必須與公司戰略的有效結合,從公司的戰略管理系統出發,將公司戰略目標的確定與風險管理進行詳細分析,總結在戰略推動因素中公司的風險容忍度和風險偏好,有利于更好地實現全面風險管理。
參考文獻:
[1]李三喜,徐榮才.3C框架:中國式全面風險管理理念[J].國際商務財會,2007(2):18.
[2]胡為民.內部控制與企業風險管理:實務操作指南[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0:30-33.
[3]徐偉.2000企業風險管理理論的發展與啟示[J].會計研究,2010(10):18.
[4]方紅星,王宏譯.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框架[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1: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