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春蘭
【摘 ? ?要】在全球化越來越嚴重的今天,英語作為運用最廣的語言被大多數國家所接受,且許多國家以英語作為官方語言。因此學好英語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事情。在本文中我會向大家簡述如何學好英語,以及學好英語對我們有什么意義。
【關鍵詞】英語 ?全球化 ?學習興趣 ?多說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6.106
我們都知道現在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往來越加頻繁,在國家訪問之間用得最多的便是英語。因此英語全球化已經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因此學好英語,我們便順暢地與他們交流而不必擔心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而且現在國家對語言人才的需求依然非常大,如果學生學好英語就可以當翻譯官、當導游,更有可能與大國首領進行交流,進而能更好地促進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流。可見,學好英語是一件非常有用的事情,同時英語的前景是非常廣闊的。那么,我們應該從哪里入手學好英語呢?
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很多同學都知道,強扭的瓜不甜,如果教師逼一個學生做一件他不喜歡的事情,那么他會覺得非常痛苦,并且越是壓迫,他的逆反心理越是嚴重。因此,最為關鍵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教師應該怎樣培養學生對英語的熱愛。我的觀點是推薦學生看一些美劇。
我們都知道美國文化雖然沒有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但是美國文化同樣也是現代文明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教師可以推薦一些適合學生觀看的電視連續劇或者電影,讓學生在電視和電影中更好的記住單詞。同時可以讓學生在看電視或者電影時準備一個小本子,將喜歡的句子或者聽不清楚、聽不懂的句子抄下來,在特定的環境中可以讓學生的口語很大程度的提升。并且多看美劇也有一個非常好的地方,可以讓學生的英語發音更為標準。
每個地方的語言都是不同的,就算所用的語言相同語調可能也有一些差別,而讓學生學會最正宗的語言還可以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感受語言的魅力。因此多看美劇可以讓學生在語音、語調上有很大的改善。同時,學生多看美劇也可以對美國文化有一個了解,在如今競爭越發激烈的年代,多了解一些外面的世界可以讓學生對自己和對未來有一個更清楚的認識,讓他們多看看外面的生活也會對自己現在的生活有一個反思和總結,讓他們可以更加深刻的認識自己的人生。
二、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所有東西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學生想要學好英語除了天分和方法外,勤奮同樣是很重要的。如果學生只依靠自己的天分而沒有努力學習,那么是沒有用的。正如初中語文的仲永,天分很高可是卻沒有好好運用反而最后淪落為平凡人,因此可以看出來勤奮對學生的重要性。
英語是一門語言,我們都知道語言是要慢慢積累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也同樣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而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那么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做,又應該做些什么呢?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注重積累,不輕易放過任何一次能夠提高自己能力的機會,不論是口語還是寫作,不論是上臺還是寫作。把握每次上臺演講英語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說英語的機會,每次提高一點,才會有質的飛躍。要相信天道酬勤,要相信努力。很多事情不是努力了就有結果,很多事情也是強求不得,但是學習除了方法外,更多的還是需要學生多花些時間在學習上。成績是一朵花,它可以開出很美麗的花朵,但要看你為它澆下多少辛勤的汗水。
三、方法
如果學習方向沒有對,那么所有的努力也只是偏離原方向離最終的結果越來越遠。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應該認準正確的方向然后為之努力,而不是沒有認清楚自己的現狀和實力,看見別人怎么做就怎么做。而應該根據自身的優勢和劣勢,以及自身的條件和學習的規律、時間制定一份為自己量身打造的學習計劃方案表。
把自己的作息時間和學習時間劃分清楚,這樣才可以更加高效而省時的完成自己所定的目標,才不會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精神卻沒有取得好成績。并且制定一份方案表可以讓自己的作息時間有規律,而不會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么,如果沒有事先安排好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反而在思考要做什么事情,那么就會導致很多時候時間不夠用的現象。
四、多說
我們經常聽人家說,中國學生學的是啞巴英語,因為只會做題目而不會說,也不懂得怎么說,甚至開口時是中國式英語。那么我們應該怎樣擺脫這一情況呢?
最為重要的就是要多說。為什么李陽瘋狂英語能風靡全國,因為他提出的就是要多說,要大聲說,大膽說,不害羞,不怕被別人聽到,大聲地說出那些單詞、那些句子,大聲說給自己聽,說給別人聽。而不是自己偷偷在角落小聲地說英語,擔心被別人聽到,說出來的口音不對折磨的是別人的耳朵,但是收獲的成功卻是你自己的。
現在的大多數學生不敢展示自己,不敢大聲把英語說出來,導致這種原因可能是因為中國人固有的思想“槍打出頭鳥”,這些學生的心目中普遍有這樣一種想法在:“這些他們又不是不知道,我說出來反而顯得我太矯情,太顯擺。”可是這些東西如果你現在沒有開始有意識的鍛煉自己,那么就算你考了高分又能怎么樣?不能和別人用英語正常的溝通,那么學習的英語便只是考試的一種手段,而不是成為自己真正的技能。如果學生不能真正運用現在所學習的知識來與人交流溝通,那么所學的東西便是白學,甚至可以說是在浪費時間,浪費生命。這樣子說可能太過功利性,可是很多東西如果學生學會了卻依然沒有辦法運用,那么你學的意義在哪里?因此,我會鼓勵學生多去英語角和別人用英語溝通交流,而不是躲在一個角落里偷偷摸摸的念,我鼓勵他們大聲說出口,不要怕發音不標準。
我們沒有生活在英語的環境下,那么我們就要自己創造環境,約三五個朋友,一起在英語角,用英語相互溝通,不怕說的不好,這種事情只要你第一次開口,那么以后的每一步便都不會難。如果連自己都不肯相信自己,那么還會有誰會相信你呢?
除了鼓勵學生去英語角練習外,我也會在班級每周舉辦一次讀書分享會。全班分為四到六個小組,每個小組推薦一本外文書或者一部英語電影,推薦過程中要求學生用英語說一下這本書或者這部電影的大概內容,然后接受下面每個小組的提問。這樣在競爭中讓學生可以更加深刻的認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并且也會增加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忱。
總而言之,所有的語言都不應該是一廂情愿,也不應該是枯燥的。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對英語的熱情,讓他們自己意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當他們可以不靠翻譯就可以看完一本書或者看完一部電影時的那種喜悅,才是學生真正開心的時候,沒有學習的壓迫,僅僅只是學習興趣,這樣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