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艷
【摘要】生態翻譯的存在除了與本國自身的發展因素相關以外,同時與外部發展因素也有密切關系。因此,生態翻譯的存在實質上是全球化發展轉型中非常必要的產物之一。在生態翻譯學不斷發展的與完善的背景之下,如何將其融入教育教學體系當中,這一問題是非常關鍵的。本文即從生態翻譯學的角度入手,對這種翻譯模式的內涵進行了簡要分析,研究生態翻譯學在旅游廣告語翻譯中的體現,最后研究了生態翻譯學視角下旅游廣告語翻譯教學的相關手段與方法,希望能夠進一步促進旅游廣告語翻譯教學質量的發展與提升。
【關鍵詞】生態翻譯學 旅游廣告語 翻譯 教學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進程的不斷加快,生態問題受到了各個國家與地區的普遍關注,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如何實現對生態環境的保護,這一問題備受各方重視。對于我國而言,也通過各種技術性措施與政策手段來調整并加快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的步伐。在這一背景之下,生態視角也得到了各個行業與地區的高度關注。生態翻譯作為生態背景下最為關鍵的內容之一,其在文化領域發展中的重要意義是非常突出的。生態翻譯學視角的形成促進了生態翻譯理念的發展與深化,在高校英語翻譯教學中,如何體現生態翻譯學對教學的影響,這一問題備受英語教師的關注。本文即從這一角度入手,重點分析在生態翻譯學視角下,旅游廣告語翻譯教學的關注內容與相關措施,望引起重視。
一、生態翻譯學的主要內涵
生態翻譯學從本質上來說是兩個不同體的結合,即“生態”概念與“翻譯”概念的融合。其中,“生態”主要是指:生物相互之間的內在關系,以及生物與生物所處環境之間的交互式關系。而“翻譯”則主要是指:將原語言利用與之不同的其他語言表達出來,在這一過程當中所形成的語言應用反應方法。在將“生態”概念與“翻譯”概念融合后,所產生的生態翻譯學就是:以生態為切入點以及反應視角,在翻譯過程當中結合生態環境對語言應用所產生的應用,使其以一種更加符合生態規律的方式展現出來。由此認為:生態翻譯學具有非常突出的實質性以及范指性特點。在生態翻譯學的干預下,翻譯者在展開翻譯活動的過程當中,會考慮到當時所處的生態環境以及語言環境對翻譯結果的影響,一方面以生態翻譯環境為主體,另一方面將其與自然生態結合,從而形成了一種特殊的翻譯手法。
二、生態翻譯學在旅游廣告語翻譯中的體現
1.以句法特征為切入點激發讀者消費欲望。為了能夠方便讀者的理解與記憶,激發消費者的消費欲望,旅游廣告語當中大量應用了簡單化的句式。例如,加拿大某旅游機構的廣告宣傳語即為“Lets burn”。翻譯為:激情燃燒。這種翻譯方法使用感嘆句式,向讀者充分展現了勝利者的英雄氣感,達到了非常好的說服效果,翻譯譯文則通過采取主謂式四字詞組的方式,給讀者帶來了非常深刻的影響。反過來說,若直接按照直譯的方式翻譯為:讓我們燃燒。則將感嘆句轉變為了陳述句,會導致譯文缺乏新意,整體情感單薄且比較乏味。新加坡旅游局所擬定的廣告宣傳語則為“Singapore roars”,翻譯為狂歡新加坡,道理是一樣的。總的來說,這些實例在翻譯中均對句式進行了合理的調整,在簡化結構的同時體現了更加深刻的情感。
2.以文化語境為切入點凸顯譯文美感。以海南島的旅游廣告語為例“天南地北,海南最美”。在對這一廣告語進行翻譯的過程中,直譯結果為:Far apart;poles apart;Hainan is the best。顯然,雖然直譯結果表達出了原文中所需要傳達的信息,但并沒有很好的體現原文的文化意境與情感內涵。而在生態翻譯視角下,可以將譯文改變為:West or east,home is the best。通過這種方式,不但充分的傳遞了原文所需要傳遞的信息,還通過對英語俗語的應用,將譯文的意境體現了出來,增強了譯文的美感。
3.旅游廣告語翻譯教學策略分析。
(1)翻譯教學中需要培養學生對語言的駕馭能力。趨美是人類語言最典型的共性特征,翻譯者自身需要成為審美主體,方能夠在翻譯過程當中賦予譯文相應的美感。在生態翻譯學視角下,為了使翻譯文本更加的流暢,更易理解,學生除了需要按照目標語用于習慣對原文的語序進行合理調整以外,還需要合理運用語篇中的銜接性詞語,以達到更加理想的翻譯效果。結合旅游廣告語翻譯教學的目標來看,只有引導學生熟練駕馭英、漢兩種語言能力,才能夠使學生在翻譯對語言的轉換做出合理的選擇。可采取的策略包括兩個方面:1)翻譯教學中需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英、漢雙語能力,改變學生過度關注英語,忽視漢語的學習方向,在課程設置中融合一定比例的人文訓練。教師可以為學生安排適當的時間,專門用于對古漢語經典文本的研讀,從先秦兩漢開始對原作進行閱讀,學習國學基礎知識,同時通過開設多文體閱讀的方式,幫助學生累積豐富的雜學知識,以促進學生思維辨識能力的改善,提高翻譯教學的主動性;2)翻譯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組建相應的翻譯課程教學小組。小組內安排一名教師以母語作為工作語言,組合形成梯隊,在教學中向學生傳輸包括外語、古代用語、現代漢語、以及世界文明史在內的各種知識,形成合力,促進學生綜合語用能力的提升。
(2)翻譯教學中需要滲入文化對比。將文化對比的內涵滲透入翻譯教學活動當中,可以幫助學生避免在翻譯學習的過程當中出現文化差異,進而導致翻譯不準確或者不恰當的問題。從教學角度上來說,在英語專業翻譯教學中,教師必須引導學生認識到中西方不同文化內涵與特點在翻譯領域中具有“和諧共生”的特點,必須盡力使中西方文化在翻譯文本中體現平衡對等的關系。當前,大量高校英語相關專業中均開設了各種西方文化的學習課程,包括英美文學,英美概況等,但實際效果并不盡如人意。針對這一問題,認為翻譯教學并不能夠僅以英語學科為唯一方向,而應當盡可能的削弱不同學科之間存在的差異,密切多個學科之間的聯系,加強合作。通過鼓勵學生學習西方哲學、歐洲文化、以及中國文化通論等課程的方式,使學生能夠在翻譯中具備文化對比的能力。
結束語:在生態概念下的翻譯方式是一種比較特殊的翻譯方式,具有多學科共存以及跳躍式跨度的特點,在生態翻譯方式下,多種文化之間的交互關系非常密切,共同作用于生態語言環境,能夠使得翻譯文本與原文意義以及現實生活關系更為緊密。因此,在旅游廣告語翻譯教學中融合生態翻譯學理念有著非常深刻的現實意義與價值。教學過程中,需要以生態翻譯學在旅游廣告語翻譯中的具體體現為基礎,對翻譯教學的實施策略做出適當的改革與優化,以達到提高翻譯教學質量的目的。本文即重點圍繞生態翻譯學與旅游廣告語翻譯的融合問題展開分析探討,望引起各方高度關注與重視。
參考文獻:
[1]李彥,劉曉康.翻譯教學中翻譯意識的滲透——以一節旅游文本翻譯的課堂設計為例[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4(9).
[2]邵宏,韋漢.COCA語料庫在漢語旅游語篇英譯教學中的應用[J].重慶與世界(學術版),2014(4):56-58,62.
[3]楊萍.錯誤分析理論對旅游職業院校英語專業翻譯教學的啟示[J].海外英語(上),2013(1):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