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紅霞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信息技術等發展也極為迅速,內部審計也得到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在內部審計工作中,逐漸向著信息化的方向發展,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也成為內部審計發展的關鍵,健全的內部審計機構是進行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前提,合理、獨立、完善的內部審計機構可以保證內部審計的權威性及有效性,對于內審質量控制是必須的。而目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在環境方面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內部機構設置不合理。
關鍵詞: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研究
現階段,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主要面臨著理論體系缺乏標準性、信息化建設風險控制工作不夠全面、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的功能不夠完善等困境,對此必須采取針對性的解決措施,筆者主要對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進行研究、結合自身多年工作經驗主要對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面臨的困境進行剖析,并提出幾點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的策略,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對提升內部審計工作質量給予一定的幫助。
1 加強企業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①適應當前信息發展的必然要求。信息技術與目前生產經營、流程控制以及管理決策等環節高度融合,一體化的生產運行系統對內部審計產生了巨大影響,迫切需要審計技術、方法與之相適應。②防控單位經營風險的重要屏障。隨著各單位經營模式的深刻變化、各類風險不斷增加,內部審計作為公司治理以及全面風險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亟需依靠信息化更新方式手段,及時預警風險,為單位健康持續發展提供堅強保障。③實現內部審計轉型的技術支撐。內部審計工作要向多角色、全過程、風險預警等方向轉型,其中創新是核心推動力,而信息化則是這個力量的源泉和支撐。④提高內部審計質量的有效途徑。利用現代信息化技術提高審計的針對性、規范性、實效性,使得全面、系統、流程化的內部審計成為可能,達到提高質量和效率的目標。
2 目前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中遇到的問題
2.1 內部審計建設缺乏理論體系基礎
理論上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主要從信息系統的安全以及數據分析等兩方面進行,但是,在實際的建設中卻發現,對于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的理論體系還缺乏標準性,不僅造成了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緩慢的局面,甚至還造成大量的建設資源浪費的現象。
2.2 信息化建設風險控制工作不夠全面
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是綜合先進的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數據傳輸存儲技術等多項技術為一體的信息化系統,也是內部審計走向信息化道路的重要途徑。但是,就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過程來分析,對風險控制不夠全面,例如,數據丟失、篡改、被盜取等嚴重威脅到信息數據的安全性。另外,再加上內部審計信息化數據傳輸接口存在不統一現象,造成大多數據很難完成相互之間的轉換,從而影響到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的安全性。
2.3 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的功能不夠完善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信息化建設水平的不斷提升,內部審計工作也迎來巨大的挑戰。信息化建設也成為內部審計必須要完善的關鍵環節,但是,由于內部審計涉及到的崗位以及行業較多,對內部審計的要求也有所不同,這樣就會導致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水平出現差異,信息化建設平臺的功能性不夠全面,影響到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效率。
3 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的策略分析
3.1 制定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的標準化理論體系
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理論體系的標準性是對內部審計信息化工作一種約束的方式,更是提高內部審計質量的關鍵所在,通過以上的分析得知,現階段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的理論體系缺乏標準性,因此,要制定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的標準化理論體系。首先,要掌握內部審計信息化實施的主要工作環節,再對各個環節運行的標準化體制進行建設,例如,內部審計信息化系統的運行、審計技術、審計過程、審計證據收集、系統后期的維護等。其次,內部審計信息化的建設必須對系統自身提出一定的規范性要求,而且,要在建設以及實踐的過程中,不斷的利用信息化技術來完善內部審計系統,當然,必須要在標準化理論體系的基礎上來完善的,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內部審計信息化系統的建設質量,同時能有效的減少建設資源的浪費。
3.2 完善內部審計信息化系統的風險管理體系
內部審計信息化系統的數據主要以電子版數據為主,相比于傳統紙張記錄的數據來說,不僅能夠節省大量的資源,同時還便于查找和調用,但是,由于電子版數據具有可篡改、可刪除、恢復難等特征,也使得內部審計信息化系統在運行的過程中可能出現一定的風險,對內部審計信息系統運行的安全性造成極大的影響,因此,要不斷的完善內部審計信息化系統的風險管理體系。首先,要根據內部審計信息化應用的特點以及需求,對內部審計系統建立風險預警,同時要重視對系統中的重點業務以及可能發生的風險環節進行有效的監控以及統一的管理。其次,要加強對內部審計信息的預測和分析,一旦發現風險因素,要及時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來規避風險,或是將風險帶來的損失降至最低。再次,如果內部審計信息化應用到企業中之后,也結合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內部審計信息歸入企業風險管理中,并對其進行合理的資源配置,同時要做好內部控制工作,并對內部審計的流程進行不斷的優化,將內部審計信息安全作為首要的審計工作。最后,在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要完善風險評價、風險管理以及風險監控等體系,可以充分應用到計算機先進技術,不斷的提高內部審計信息化風險管理水平,確保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以及實踐的安全性。
3.3 加大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力度,完善信息化平臺功能
由于內部審計信息化平臺涉及面較廣,為了避免出現功能不全面的現象,必須要加強內部審計信息化的建設力度,不斷的完善信息化平臺的功能。內部審計信息化平臺的功能應向著綜合化應用平臺發展,不僅要注重內部審計的工作,更要做好內部審計業務的管理、外部查證、預警功能等,同時還要結合內部審計信息化系統的具體應用情況,完善相應的功能,例如,網絡辦公自動化、審計業務、審計決策、審計業務管理、審計資源管理、審計數據綜合分析等,在拓展內部審計信息化平臺的同時,將內部審計信息化系統向著規范化、信息化、標準化、流程化的方向發展。另外,要建設人力、財力、物力、營銷、供應、產品等多項數據綜合調查分析功能,這樣就可以通過內部審計信息化系統來實現對企業的發展情況進行全面的分析,對企業發展過程中做出正確的決策有著重大的作用。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內部審計工作是保證各單位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工作,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信息化技術的不斷進步,內部審計也逐漸向著信息化方向發展。對先進的信息技術的引入,審計領域將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這也讓企業的內部審計高效,高質地開展。在應用越來越方便的環境下,內部審計人員一方面需要不斷提高審計的質量,另一方面,更要防止信息技術帶來的風險,對審計的方便和風險進行相互制約、相互發展,是目前各單位發展內部審計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劉芳,周新靜.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在我國的應用研究[J].現代管理科學,2012(7).
[2]黎素琴,朱華,曾力偉,張志發.企業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的探索與實踐——基于深圳移動公司建設項目造價審計信息平臺的案例分析[A].全國內部審計理論研討優秀論文集[C].(2013).2014.
[3]閏家淑.企業內部審計信息化的思考——如何利用公司現有信息資源開展內部審計工作[J].江蘇航空,2013(02).
[4]韓小虎.ERP環境下企業內部審計的信息化建設[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03).
[5]高軍,劉明亮.基層審計機關政務公開工作的思考[J].審計月刊,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