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全
【摘 要】小學數學是基礎教育的一門重要學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只是傳授知識,培養學生能力和發展智力,還要體現新課改的理念,結合學科特點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德育教育融入學生個性品質的培養中,貫穿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落實在學生學習習慣上,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關鍵詞】數學課堂;德育教育
赫爾巴德曾說過:“教學如果沒有進行德育只是沒有目的的手段,品德教育如果沒有教學,就失去了手段和目的?!毙W數學是基礎教育的一門重要學科。在數學課堂教學中,不只是傳授知識,培養學生能力和發展智力,還要體現新課改的理念,結合學科特點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德育教育滲透在教學過程中,使德育教育落到實處。那么如何在小學數學教育中進行德育教育呢?
一、把德育教育融入學生個性品質的培養中
在小學數學教育中,不僅要關注數學的基礎知識與技能的培養,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與方法,更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這將對學生一生的可持續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1.樹立教師的表率作用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發揮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兩方面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強調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和典范作用,教師既要言傳,更要身教。教師要用高尚的行為教育學生,用真誠的語言感染學生,用欣賞的眼光鼓勵學生……教師的為人處事、一言一行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學生,這種影響比語言的教育更直接,比活動的教育更持久,比書本的教育更全面,所以作為教師我們要謹言慎行,為學生做好表率,只有這樣才能全面實現數學教育中實施德育的目的。
2.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課程改革中一個重要的理念是轉變師生關系,創設和諧課堂。和諧的師生關系、愉悅的課堂氛圍、真誠的相互欣賞、輕松的合作交流,使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快樂,在數學課堂中給學生多一點成功的體驗,多給學生一點鼓勵與信任,少給學生一點束縛與要求。使學生在學習數學中找到自信,收獲成功,體驗快樂。
3.建立恰當的評價機制
評價方式的多樣化和鼓勵性能讓學生更大膽,更自主地參與到學習中來,為他們自主學習提供原動力。如教學中讓學生說說“21+13”的計算方法時,有的用數數法,有的想到了“湊十法”,有的學生想出用“21+10+3”的方法。對于學生不同的算法,我都加以鼓勵,并為學生提供交流的機會,突出課程標準中“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一理念。在積極的評價中,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特別是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得到表揚后進步就更大了。
二、把德育教育貫穿在學生學習過程中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遵循數學自身的特點,更要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規律,我們不但要使學生學到數學知識,還要不斷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意識,同時結合數學知識本身的特點,適時適度的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等多方面的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的成長。
結合數學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讓學生了解我國數學光輝的歷史,了解數學在國家建設中重要作用,了解我國數學家在科技發展中作出的貢獻,并通過教材中有關的數學史料和現實生活中豐富多彩的數學實踐,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積極向上的健康情感。例如在教學數的產生時,讓學生知道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早在2000多年前就會用算籌計數,贊美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在教學多位數的讀寫時,我設計了一些能夠從數據上反映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取得輝煌成就的練習題,讓學生讀寫,學生即掌握了知識,又增強了民族自豪感。在教學簡單的統計時,我把我國的體育健兒在歷屆夏季奧運會獲得獎牌的數量設計成統計表,讓學生通過分析、觀察、比較,體會出奧運健兒為國爭光的拼搏奉獻精神,從而樹立學生崇高的理想,這樣增加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強了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三、把德育教育落實在學生學習習慣上
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形成是學生一生生活、學習、工作的重要基礎,在小學數學的學習過程中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這將使學生受益終身。
1.讓學生學會尊重
尊重是一種美德,一個人只有學會了尊重,才能體驗與人交往的快樂。在小學數學課堂中要營造尊重的氛圍,首先教師對學生的尊重,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尊重學生的年齡特點、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學生的差異……其次是學生對學生的尊重,在教師的尊重中學生感悟尊重,倡導尊重,輻射尊重,傳播尊重,學會尊重。第三是學生對老師的尊重,尊重老師的勞動成果,尊重老師的教育方式,這樣使我們的教學真正成為尊重的教學,例如:在學生學習遇到困難時教師的真誠鼓勵,在學生的相互評價中教師對先要發現對方優點的引導,對學習困難學生的不斷幫助……使數學課堂成為師生、生生相互尊重快樂成長的地方。
2.讓學生學會學習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基本學習習慣的培養,如:認真傾聽的習慣、仔細觀察的習慣、認真書寫的習慣、認真檢查的習慣等,還要更高層次的學習習慣的培養,如:獨立思考的習慣、質疑問難的習慣、查閱資料收集信息的習慣等,昨日的習慣造就了今天的自己,今天的習慣成就明天的自己,良好的習慣將伴隨學生一生的成長,使學生終身受益。
3.讓學生學會合作
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許多事情需要大家集思廣益、形成合力,才能辦成。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強化學生的合作觀念,使他們認識到依靠集體和團結協作的重要性。 例如實踐活動《設計旅游方案》中要求:某班要去當地游覽,時間為8:00—16:00。要求學生設計一個游覽計劃,包括時間安排、費用、路線等。這個問題的難度較大,要解決就需要學生主動與同伴合作、積極與他人交流,增進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信心。同時意識到自己在集體中的作用,從而培養學生的合作觀念,養成與他人合作的意識。
總之,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教育必須選擇適當的方法,應當精心組織并有機地結合和貫穿于數學教學活動中。做到自然妥帖,使學科內容與德育內容做到和諧統一,恰如春風和細雨,潤物悄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