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美德
【摘 要】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與學生的成長關系密切。在閱讀時,培養他們對課程本身的興趣,讓學生有始有終地入情入境;在讀書的過程中注重方法指導;在學習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歸納、交流、積累、運用讀書方法;調查發現,學習成績好的同學都有一套好的學習方法;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空。
【關鍵詞】積累;體會;領悟;啟發;產生;聯想;解決問題;吸取力量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與學生的成長關系密切。試想,沒有語言的感悟與積累,孩子腦中一片空白,孩子們如何去表達?因此,促進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渠道。近年來,我對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作了些初淺探索和實踐,現將體驗描述于后與大家共勉:
一、在閱讀時,培養他們對課程本身的興趣,讓學生有始有終地入情入境
這一點非常重要,它是讓學生主動參與讀書活動的前提,是內因。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讀中積累、體會、領悟,讀中受到啟發、產生聯想、解決問題,吸取力量。如何培養學生對課程本身的興趣呢?
在學習一篇課文前,可以借助作者簡介、寫作背景等,盡量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建立聯系,來激發學生的讀書欲望,讓他們主動參與讀書。將一些有關歷史人物、歷史故事的課文轉變成一些生動的、負有戲劇性的影視形象儲備在孩子的腦中。像學《武松打虎》文章時,我充滿激情的問:“同學們你們喜歡看電視劇《水滸傳》嗎?”學生立即活躍起來,這時就讓學生們盡盡興,待有約一半多的學生欲言又止時,就給制止,然后就一起唱主題歌《好漢歌》,讓孩子初步領略《水滸傳》的主題,給他們介紹文章的寫作特色。最后就讓孩子自讀,找出你覺得寫得最好的句、段體會交流……
在理解文中重點詞語時,指導學生想象詞語所表達的意境:如“急匆匆”、“躡手躡腳”可指導學生表演。“張冠李戴”、“雪中送炭”可讓學生體會文中的相關語句。“五彩灑金”、“翠色欲流”等,可讓學生想象它們的形象。盡量讓靜止的文字轉換成生動的形象,讓文章內容“活”起來。
二、在讀書的過程中注重方法指導
1.引導學生把握重難點及要求,指導按照課本提示的方法進行學習
在學習一組課文前,先引導學生從“導讀”、“預習”、“閱讀提示”、“閱讀向導”“課后思考練習”中把握住每一組課文及每一篇課文訓練重難點及要求,尋找學習的思路方法。在學習每一組課文時,在第一講讀課文時,指導學生圍繞該組課文的訓練目標,要求及重難點按照提示的方法進行有效讀書。學完后,引導學生歸納,總結,積累學習方法,在學習第二篇講讀課文就可稍加指導就能完成。閱讀課文就可以放手讓學生去運用方法進行自讀,對個別學生進行指導。在學“讀進去,想開去”這一組課文時,我先讓學生在導讀中“讀通——讀懂——理解——想開——交流”的學習程序。在學習第一課時,引導學生按照程序進行學習。
2.分層要求,分層指導
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發現學生哪一環節有困難,就對哪一環節進行指導,讓學生進行踏實的訓練。不僅讓好的學生吃得飽,又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彌補了以前欠缺的東西。對優先達標的學生,可以對他們進行更深的訓練,或讓他們閱讀課一些課外讀物,給他們加餐。
3.引導學生把握不同類型課文的一般學習方法
不同類型的課文有不同的學習方法。古詩,就要先讓學生了解時代背景、作者的處境和心境等,再讓學生讀中理解,讀中體會,讀中悟情。在理解時,提醒學生要結合注釋,有時還要運用工具書。
三、在學習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歸納、交流、積累、運用讀書方法
調查發現,學習成績好的同學都有一套好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總結、交流學習方法,不僅可以在歸納過程中加深運用的印象,以便遷移到新課文的學習或課外閱讀中去,而且還可以使一些學生從中受到啟發,學會探索,精選最佳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歸納出以下幾種常用的學習方法:
(1)整體讀書法。在讀一篇文章時,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從整體理清課文結構,從整體體會思想感情,從整體領悟文中道理,從整體上品析妙詞佳句的方法稱之為整體讀書法。
(2)分散讀書法:就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需要解決的問題以及分層目標或重要典型段落,有針對性地讀書,解決問題。
(3)圈點批注讀書法:就讓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把自己認為重要的,有疑難的地方用符號文字標標出來,寫出自己的問題、見解、想法等,以便以后的高效復習。
四、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空
1.建立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的集體氛圍
這樣可以讓學生與學生之間互相尊重和信任。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領悟到“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的道理。對后進學生的不足,不嘲笑、不譏諷、不高高在上。這是讓每一個學生有言敢發,敢說真話,從而促進學生有個性的發展。
2.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
教師在教學中,不以“有學生在作業、交流、匯報中,有錯誤”而生氣、指責、批評等。在心理上要對好、中、差學生一視同仁;在語言中要對學生多鼓勵、表揚;在課堂上和批改作業中,要看學生的閃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