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Java語言程序設計》是計算機類相關專業的一門非常重要的專業核心課程,本文根據計算機類專業的學生特點,同時結合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一些教學經驗,對《Java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的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實踐方式等方面進行了教學探索與改革,通過實踐,該教學改革實踐方案具有一定價值,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Java語言程序設計;面向對象;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TP3 文獻標識碼:A
1 引言(Introduction)
《Java語言程序設計》是高職院校計算機類相關專業的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專業核心課程之一,它主要是介紹Java相關知識,包含了Java語言基礎、控制結構、數組、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字符串處理、異常處理、輸入輸出處理、多線程、圖形用戶界面設計、數據庫連接等內容。Java程序設計語言是一種面向對象跨平臺應用的程序設計語言,具有較強的通用性、簡單性、面向對象特性、健壯性、可移植特性,在當前全球云計算的專業環境下,Java具備了非常顯著的優勢和發展前景[1]。根Tiobe開發語言排行榜統計,Java是近十年來世界范圍內流行最廣泛的開發語言之一[2]。
當前許多高職院校都開設了《Java語言程序設計》這門課程,如果還是使用傳統教學方法教授該門課程,已經無法滿足時代要求,如何讓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更好地掌握好Java編程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自我創新能力,是當前我們教師面前一項急需解決的關鍵問題。因此應做好《JAVA語言程序設計》教學改革讓學生更好掌握并綜合運用該門語言。
2 傳統教學存在的問題(The problem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2.1 教學組織形式過于單一
前許多高職院校對于《Java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學習安排都是先理論教學然后經過一定時間后進行上機實驗操作,理論教學在多媒體教室完成,而上機實驗操作在機房完成。從這種上課的形式來說,具有一定的優點。上理論課的時候可以讓教師及學生分別注重理論知識的內容,上機操作的同時不但可以提高同學動手能力,還可以對理論知識進行強化。可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理論課與上機實驗課的安排時間間隔過長,導致做實驗的時候,許多同學基本已經遺忘了理論知識,造成上機實驗效果較差。
2.2 師資隊伍結構不合理,教師缺乏軟件開發實戰經驗
目前許多高職院校的師資隊伍存在著一定的不合理,許多教師都是來自剛剛畢業的研究生,他們具有較高的本專業科研能力,通過一定時間的學習,對本學科教學也具有了一定的素質能力,但是他們卻對軟件開發實戰經驗缺乏,而《JAVA語言程序設計》這門課程要求較強動手能力,要求具備一定的項目實戰能力。如果缺乏這一點,那么教師在指導學生的上機實驗教學方面,就會很難完成應用型人才實踐教學要求[3]。
2.3 部分學生目標不明確,積極性不高
在整個《Java語言程序設計》學習過程中,發現部分學生對于該門課程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態度不明確。主要是由以下幾個原因造成,一是《Java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相對其他課程來說,學習比較枯燥。Java語言學習沒有捷徑,只能一步一個腳印,掌握一定理論知識才能把實驗做好,學習過程非常辛苦,部分學生忍受不了這種辛苦,不能端正態度,學習積極性急速下降。二是學生對Java語言學習認識欠缺。部分學生從本質上對Java語言學習認識不夠,他們把該門課程當成為一門普通課程來看待,上課的時候認真程度不夠,下課后又缺乏上機練習,經常抱著一種得過且過的態度,只要期末考試能通過就行。造成部分同學在上機時寫不出簡單的Java代碼,即使能寫出一些簡單代碼,但是花費時間過長。三是就業壓力太大,現在許多高校都又計算機類專業,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是造成學生積極性不高的客觀因素之一。
3 課程教學改革(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
3.1 采用全機房教學形式,不斷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將傳統的教學形式多媒體教室+機房,改為全部在機房上課,傳統的教學形式導致教師在上面講,而學生只是在機械
性的聽,不能讓學生很好的掌握學習內容,教學效果較差。根據《Java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特點,講“以教為主”的教學理念轉變為“以學習者為主”的教學理念,去打破傳統的理論、實驗課的硬性劃分。這種教學形式提供了實驗、理論課一體的教學環境,保證了每個學生都有一臺電腦,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較好環境,因為基本上教師每次模塊任務教學內容都包含了理論與實驗兩部分。對于每次的教學重點難點,教師都輔以一些例子來講授,教師在講授理論部分后,可以馬上讓學生在機房進行相對應知識點的上機操作練習,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不斷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同時不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3.2 培養學生積極性為出發點。
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抓住學生的興趣點予以引導,比如許多學生喜歡游戲,那么我們教師可以從一些簡單的游戲編程著手,進行詳細講解,結合知識點進行程序設計,不斷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3.3 項目教學法
學生在整個的學習過程中是一個不斷創造的過程[4],項目教學法是當前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它要求學生和教師共同參與,學生在教師的全程指導下去處理一個完整的項目過程,所有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能夠積極主動掌握教學計劃內的知識,教師安排學習行為,讓學生能不斷解決項目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督促學生按時完成學習任務,相互攜手合作并保持良好協作關系,項目教學法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中心的一種教學方法。
3.4 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承擔著重要角色,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激勵者,教師應該在上課之外,不斷加強自身學習,掌握Java領域的最新技術,并且可以利用假期到企業鍛煉實踐,學習IT企業軟件開發的各種技術,不斷提高自身的實戰經驗,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綜合技能的高素質人才。
4 結論(Conclusion)
《Java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是一項非常深遠,意義重大的工作,它要求我們整個教育工作者去不斷的探索,去對教學模式不斷改進來適應新時代的需求。本文對《Java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設性問題,通過實踐教學探索,學生在學習積極性、掌握Java編程能力都有較大程度提高。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Java語言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rn/.
[2] Tiobe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4373007.Htm.
[3] 陳濤.《Java程序設計》教學思想與方法的探討[J].電腦知識
與技術,2011(4): 2446-2447.
[4] 鐘錫珍.Java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方法的探討[J].科技資訊,2011
(28):220.
作者簡介:
李茂民(1983-),男,碩士,助教.研究領域:高職教育,計算
機應用技術,軟件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