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交通建設也得到了迅猛發展,公路建設作為我國經濟建設的重要樞紐,對貿易往來有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要想使我國公路經濟建設得到可持續發展,對公路經濟建設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找出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針對性地對公路經濟建設管理提出相應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關鍵詞:管理措施 我國公路 經濟建設 影響
中圖分類號:F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5)05-275-02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交通運輸能力的要求就會日益增高,對我國公路建設的管理措施也會越來越嚴格。因此,公路建設管理的好與差自然也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從而有利于我國總體國民經濟的增長。為了確保我國公路建設順利向前發展,就要對公路經濟建設管理進行全面分析和研究,對公路管理體制進行不斷改革。目前我國公路主要由監控、收費、養護和路政等幾個主要部門來進行管理,而路政更是采用24小時不間斷巡邏的方式來進行管理,目的就是做到及時處理公路車輛遇到的各種突發情況,保證公路安全暢通。在新的形勢下,交通管理部門更應該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有針對性地采取科學規范的管理措施來約束我國公路經濟建設,筆者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探討。
一、我國公路實施經濟管理體制的具體意義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基礎設施的建設有了很大的推動作用。而在基礎設施的建設中,公路建設是十分重要的,公路經濟管理的水平高低對我國公路事業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更能使我國經濟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無論在公路的建設還是經濟管理上,對公路實施經濟管理體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既能保證我國公路的建設質量,還能在今后的收費、養護及監管上更加有效。因此公路在基礎設施建設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一項資金非常密集的項目,不僅在施工建設的時候要提高建設水平,保證公路的建設質量,還要在管理上制定更加完善的經濟管理體制。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國公路更加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二、我國公路管理現狀分析
1.公路管理的相關法規制度還不完善。到目前為止,在我國公路管理方面還沒有制定完整專門的法規制度,大多數相關的管理條例都要依據于《公路法》來決定,而且主要是針對于交通主觀部門的職責和義務,公路管理法律依據嚴重不足,從而造成公路管理部門想管但又管理不過來的尷尬局面。
2.公路養護運營管理模式十分落后。我國公路養護運營管理模式分為兩種,一種是按事業單位模式來管理,一種是按企業經營方式來進行管理。但到目前為止,我國大部分公路管理模式是采用事業單位編制來進行管理的,由于這種管理模式陳舊落后,導致管理經費不能按時按量到位,員工之間也無法實現同工同酬,從而給公路養護管理帶來很大困難,也嚴重影響了公路的建設管理和持續發展。
3.路政管理執法不到位。我國公路國家行政執法中路政管理執法是其中之一,具有很強的約束力,在公路經濟管理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受人們法制觀念和執法環境的影響,使得公路行政執法管理不到位,一些路政管理人員不主動與其他執法部門進行配合,并協作完成管理,而是怨聲載道,即使對違反了《公路法》規定的行為也不能及時進行適當的處罰,這樣就很難讓路政管理工作順利進行。
4.監控管理系統科技含量低。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公路建設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近幾年來形成了一定規模的公路路網結構,有些地方還采用了先進的監控管理系統,但是總體覆蓋面還很不夠,許多地方的監控設備科技含量低,系統陳舊。這樣使得少數運輸企業和個體運輸戶為了個人利益,會不顧公路的承載力,私自改裝車輛超裝超載,給公路的使用壽命帶來嚴重的影響,同時也會加劇交通事故的發生。
三、公路經濟管理體制實施的必要性分析
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環境下,我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特別是在公路的經濟建設管理和發展上。可是隨著物流、人流的大幅增加,為了提高公路交通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就有必要對公路經濟管理體制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確保我國交通運輸管理部門能真正適應市場經濟發展所需。
1.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必要。在社會生產力的影響下,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就是市場經濟。既然是社會化大生產基礎上的商品經濟,那么就一定會要求實行市場經濟體制。交通運輸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和社會化大生產的一部分,因此,我國公路實施市場經濟體制管理是現代生產力高度社會化發展的客觀需要。
2.保障國有資產安全的必要。我國公路資產一方面是國家自己投資建設的,會按物權法取得所有權;另一方面是引進的非國有的國內外投資,在投資合同上會相互明確公路資產的所有權,也會按債權法取得所有權。因此,不管公路的投資方是誰,也不管哪種管理模式來進行管理,不管是誰在管理經營,公路的所有權最終還是歸國家所有,這個問題一定要搞清。因此,要努力提高公路經濟管理水平,確保公路安全暢通。
3.保障公眾出行利益的必要。國家的利益是以群眾的利益為基礎的,公眾出行的利益也是國家利益之一,而公路經濟建設管理水平是保證公眾出行方便的前提條件。公路本身又是一個集公益性和網絡性一體的公共產品,它具有競爭性、排他性和共享性,一直以來,我國公路采用的是一種全封閉的收費方式,這也與我國公路所采取的管理體制有著必然的聯系,因此說它是保障公眾出行利益的必要。
四、公路經濟管理實施的具體措施
1.完善公路經濟管理法律保障機制。公路執法問題是管理體制改革的又一個重點,我國公路執法效率低下,主要是沒有實行綜合執法,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因此,在公路經濟管理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法律體制來加強我國公路的管理。在具體的管理過程中,我們要加強公路的立法工作,積極與相關部門聯合起來,嚴格按照相應的法律法規執行,做到有法可依。同時,再制定相關的管理設施和配套的管理信息系統,明確人民群眾在公路中的各項權利和義務,盡可能避免發生糾紛,實現更加規范的科學管理。
2.提高路政執法的力度。在我國公路現行的執法體系中還存在很多弊端,而且路政的執法力度也不夠,導致辦事效率太低。因此,應當實行綜合執法,統一調動公路的各種管理資源和力量,形成快速的辦事風格,使工作效率得到有力的保障,確保公路安全運行。
3.提高公路經濟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我國公路工程是一個龐大的項目,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配合才能完成,并且所涉及到的相關人員也是相當之多。如公路的設計、采購、施工和監管人員,還有其他的公路經濟管理人員等等,這些人的專業素養直接會影響公路的建設和管理。因此,首先要重視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讓其通過對專業知識的深入學習,學會不斷地創新,并從實踐中積累經驗;其次要定期對相關人員進行技能培訓以及思想教育,確保他們個人素質的提升,更好地為公路經濟管理服務。
4.不斷加強公路經濟管理服務水平。公路是一門服務性行業,要想得到可持續性發展,服務和建設是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方式。因此,公路經濟管理中一定要改變現有的管理模式,要以服務管理為主,并且要將人文理念貫穿到整個公路管理服務中去。在公路前期建設時要做到有規劃性,并能給公路的建設提供完善的服務設施,多設便民服務,實行一卡通智能服務,做到不亂收費,利用先進的服務理念提升公路經濟管理的形象和口碑。
總之,公路經濟建設是國民經濟建設中十分重要的內容,要想使我國公路經濟建設得到可持續性的長遠發展,應根據公路運行現狀,結合當地的經濟發展狀況,建立協調的市場經濟運行體制,對公路經濟建設實行科學管理。只有這樣,才能提升經濟的發展速度,才能促使我國整個國民經濟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鄭世芳.對如何提高高速公路的經濟與社會效益的探析
[2] 侯慧中.高速公路的建設對區域經濟中的發展若干問題探討
[3] 張玉明.加強公路工程建設促進公路工程經濟發展[J].中國外資,2013(13)
[4] 巫艷,龔明華.淺析高速公路經濟管理體制及措施[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0(7)
[5] 張冰.公路工程質量管理的探討[J].城市道橋與防洪,2014(10)
(作者單位:山西省公路局臨汾分局 山西臨汾 041000)
[作者簡介:李婷(1972—),女,山西臨汾人,山西省公路局臨汾分局,會計師,高級經濟師](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