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改梅
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結合上學期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課題研究,針對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對于本學期的研究,我將在上學期的基礎上繼續努力尋求新的方法和途徑,繼續深入的把這項課題進行下去。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培養學生讀書時注意力集中,并且讀思結合的習慣
閱讀是一項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活動,三心二意的閱讀是不會有收獲和提高的。在小學時期,學生的注意集中性并沒有發展完善,集中的深度不足,時間也較短。所以在閱讀活動中,教師要調動學生的各個感官,使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到文章上,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學生對文章進行朗讀。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聲的朗讀課文,多讀,熟讀,漸漸的學生在閱讀時的注意力就集中起來了,做到了“眼到”,和“口到”。在多讀和熟讀的基礎上,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養成閱讀時“精思”的習慣。“口到”和“眼到”只是把握了語言的表層,而“心到”才達到了語言的深層,從表層到深層的理解,只有通過思維才能實現。要培養學生邊讀邊思考的習慣,首先要使學生讀書要“有疑”。教師在學生讀課文之前,要巧妙地提出讓學生感到好奇的問題,讓學生用心去想,帶著目標和問題去讀書。這是一個了解文章主要內容的過程。
第二,要培養學生讀書要“質疑”的習慣。學生在閱讀時,如果真正做到心到、眼到、口到,就能發現問題,提出疑問,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在閱讀中積極展開思維,反復琢磨語言文字所表達的思想內容,大膽提出自己的見解,找出疑難問題,并允許學生提出與作品相反的觀點和意見。
二、培養學生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課文的習慣
課本中有許多的詞語、句子,如果單獨把它們抽出來理解,學生往往會有困難,但如果把它們放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聯系上下文,仔細琢磨一下,就能夠確切的理解。
小學語文課本內容十分豐富。在閱讀時加入上下文和對生活的聯系,會使文章讀起來更加生動、形象、有趣。同時也讓閱讀的難度大大的降低,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三、培養學生獨立閱讀,并且善于積累的習慣
培養學生獨立閱讀,是培養良好閱讀習慣的最終目的,使學生能夠“不待人教,自能讀書”(葉圣陶語)。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以課文為主,實行精講多讀,教會學生獨立閱讀的方法,提高獨立閱讀的自覺性。隨著閱讀教材的進度,堅持“一篇帶多篇,課內得法,課外受益,課內打基礎,課外求發展?!卑颜n內外閱讀內容作為課內知識的擴充。學生在課堂上學會了獨立閱讀的方法,在課外閱讀中,豐富了語文教材,擴大知識面。
教師不僅要重視閱讀過程,也要重視讓學生在閱讀中善于收獲?!安粍庸P墨不讀書”是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所提倡的讀書方法。強調的是在閱讀的時候要加強動筆。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可以讓他們摘錄課文中一些詞語,而中高年級的學生則可以要求他們摘錄一些好詞好句以及好的段落。當然,動筆的時候不僅僅要求摘錄而已,還要在旁邊寫寫批注,可以把讀書時產生的心得、評語、疑問等隨時寫在書頁的空白處。更有甚者,可以對課文進行再創作,如寫讀后感、續寫、縮寫、評價書中的人物等等。
四、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增加課外閱讀量
(1)利用學生的“閱讀期待效應”。如教師從只講一半的故事入手,最終讓學生自己去借閱有關書籍,從而讓學生自己主動的投入閱讀活動。
(2)樹立閱讀榜樣,介紹閱讀經驗。可以組織部分有著強烈的閱讀興趣和語文成績優秀的同學現身說法,在班集體中介紹自己的閱讀經驗和閱讀體會,樹立榜樣,促使大部分同學向這些優秀同學學習。
(3)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閱讀活動,吸引同學們加入到活動中來。
五、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閱讀觀,選擇優秀書籍
(1)根據課文的體裁(題材、作者),指導學生選擇課外讀物。教師在教學某種文體的課文時,可以在教會學生獨立閱讀方法后,向學生推薦同類體裁的讀物,指導學生運用課堂上學到的閱讀方法進行課外閱讀,以達到課內得法,課外受益的效果。
(2)立足文本,指導學生閱讀相關的文章。語文課文中有些文章,如果光從課文中的語言文字去理解,學生理解起來可能還有一些難度,特別有一些科普文章,或關于動物、植物,或關于自然的、人文的景觀,雖然涉及內容廣泛,但是都比較淺顯,學生有時會覺得滿足不了求知的欲望。
(3)根據文本的出處,指導學生閱讀課外讀物。小學語文課文中有很多課文是選自或節選自某作品集,教師在教學這些文章的時候,要注意引導學生閱讀原著,有事還可以讓學生讀一讀該作者的整個作品。
在學生讀書的過程中,教師還要糾正學生錯誤的讀書姿勢,這對保護學生的視力和身姿發展有著重要意義。要讓學生有愛護圖書的意識,碰書本前手要干凈,不卷折書頁,有包書皮的習慣。總之,有一個良好的圖書習慣,會使人終生受益。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的這句名言,形象地說明了書籍對推動人類文明的作用。良好的閱讀習慣,是一個人終生的寶貴財富,也是他終身學習的堅實基礎。誠然,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在堅持不懈地反復練習中養成的,光說不練是不行的,沒有耐心和恒心也不會有好的效果。因此,無論是課內還是課外都應從一點一滴做起,不斷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