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麗
【摘要】時代的發展迎來了ERP時代。在ERP環境下,高職教育教學必須適應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進行會計電算化教育改革,培養新型會計電算化人才。本文結合當前形勢與ERP的相關內容對高職會計電算化教學改革的一系列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和觀點,對指導當前的ERP環境下的高職會計電算化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ERP會計信息系統 會計電算化 教學改革
市場的殘酷競爭讓中小企業逐漸明晰了人才資源的重要。企業的發展要在引進先進管理方法、技術和設備的同時,還需要選取和培養人才,提升管理效率、創新能力,真正強大企業的競爭力。ERP作為先進的管理理念,其涉及企業的供銷存、財務、質量、制造、計劃等核心業務各方面,諸多企業不惜斥巨資購買ERP系統以提升管理水平。在這種形勢下,企業對ERP人才需求量增多,人才缺口大,很多單位求賢若渴卻得不到人才,而眾多畢業生則找不到工作,這不和諧的狀態存在的最主要的原因,是高職院校的會計電算化教學職業教育不明顯,畢業生的職業能力低。因此,高職院校在培養人才時應從市場出發,注重職業教育。
1.高職會計電算化教學改革在ERP環境下勢在必行
1.1.我國中小企業的ERP系統的特征。其突出特點有二:一是數據關系繁雜,從系統的組成結構來說,其涉及到大量子系統,這些子系統不僅提供貨幣信息,也提供非貨幣信息,重視信息的正確性、可靠性和相關性。二是對財務決策的支持和推動。傳統財務管理軟件能提供簡單的財務決策,但這一服務局限性強,無法運用到決策的全過程中。ERP系統實現企業財務管理與業務管理的集成化,集中化信息處理有利于提供充分的決策依據,全面預測決策面臨的風險,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正確性。
1.2.信息時代的必然要求。信息時代的到來使ERP在各企業和單位得到廣泛應用并取得了很好成效。ERP是信息時代下企業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的先進管理方式。會計和信息技術的有機結合,有利于會計的綜合功能的提升,也有利于基于會計信息的決策的有效執行,還有利于會計社會地位的提高。然而,當下的高職院校,在教育教學上還存在著不足,需要進一步推進會計電算化教學改革、加強新型會計電算化人才的培育來滿足新的需求。
1.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的需求。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對于會計電算化人才的需求愈來愈大。會計電算化人才對于政府進行宏觀調控和企業進行微觀管理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會計電算化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引導著資源配置的優化,特別是在金融領域,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發揮著極為關鍵的作用。加快會計電算化教育教學改革,培養新型會計電算化人才,有利于建立健全金融市場的信息披露機制,使市場的公正、透明、秩序,最終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又快又好的發展。
1.4.維護國家利益的重要保證。要掌控對市場和行業的主導權,就必須將制定信息技術規則的權力掌握在手中。若要在國際上具有制定規則的重要影響力,就必須加快會計電算化教學改革的進程。在改革過程中,逐步學習和積累大量會計信息技術知識以及相關經驗,培養大批會計電算化人才,積極參與研究和制定國際信息技術規范,增強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時要加強自主創新,形成自己的特色,從而使國家經濟安全得到重要保障。
2.當前高職會計電算化教學的存在的普遍弊端
2.1.教學目標有待進一步不清晰。目前,高職院校的會計電算化教學目標還缺乏清晰的定位,不能使教學目標和現代企業的實際和市場需求有機結合。在老師的觀念里,教學任務就是把會計電算化知識教授給學生,學生就是要接收和掌握知識——教學觀的陳舊往往導致會計電算化的理念研究的缺失。
2.2.教學內容有待進一步鮮活。當前,ERP已經成為財會領域的新型技術,在企業財務管理中居于主導地位,但是高職院校還缺乏相關內容的教學。大部分高職院校的教學財務軟件還比較單一,這勢必影響學生對先進財務軟件的學習和操作,并進而影響就業和工作。會計電算化是綜合性比較強的學科,含括了會計學、管理學、計算機信息技術,同時還具有很強的實踐操作性,因此僅僅依靠傳統的老師講課和在黑板上板書和的教學方式,而不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來進行會計電算化教學,就不能實現教學與實踐、教學內容和現代化教學方式的有效聯合,不能滿足ERP的教學要求。
2.3師資系統有待進一步完善。ERP會計信息系統不僅涵括廣泛的內容,還具有很強的實踐操作性,要求教師在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要具有極強的實踐操作能力和系統管理能力。然而在當下的高職院校,這樣的高素質教師還有待充實,這嚴重的阻礙了教學質量的提升。
3.面向中小企業ERP人才需求的高職會計電算化教學改革與實踐
針對中小企業對ERP人才的需求和高職會計電算化教學問題,教學改革應有具體措施。
3.1.確定明確的教學目標。ERP環境對高職會計電算化教學提出了新的教學目標:全方位地豐富學生的會計電算化知識和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使學生認識和了解會計電算化在企事業單位的應用和管理方式,為將來從事財會行業奠定一定的基礎。
3.2.規范系統的教學內容。在開展會計電算化教學時,應現開設會計學課程的教學,然后再進行計算機課程的教學,將會計學知識貫穿到計算機教學中,從而加深對會計學知識的理解。同時,還要對實踐教學加以重視,通過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和處理問題能力。可以采取模擬企業財務信息處理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體驗和了解企業的財務情況和財務工作流程。另外要重視教學內容和多媒體技術課件等現代化教學方式的結合。
3.3.健全合格的師資系統。由于師資系統對ERP環境的不適應,所以必須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解決。首先,加強會計電算化教師的培訓,建構新的會計知識結構,同時提高教師的實踐操作技能。其次,高職院校要積極與企業進行合作,引進企業財會精英到校園內。通過上述辦法來不斷健全完善完善師資系統。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企業開始從傳統的粗放型管理逐步走向集約化管理,以管理創效益。而ERP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已被大多數企業認可,學校也必須為企業培養大量不同層次的ERP人才,才能不辱時代使命,越辦越好!
【參考文獻】
[1]戎杰,王旭.ERP環境下的高職會計電算化教學改革.財會分析.2010.3;
[2]王文勝. ERP環境下高職會計電算化教學研究 .浙江師范大學碩士論文.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