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二郎
【摘要】評價是學校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成性評價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旨在激發和鞏固學生學英語的興趣,挖掘學生學習潛力,發展學生學習能力的可持續性評價。它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施能幫助教師了解學生,進而調控自己的教學行為,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更能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從而實現學生的自主發展。
【關鍵詞】形成性評價 初中英語 鞏固興趣 自主學習
一、提出形成性評價的背景
評價體系由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構成。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終結性評價應著重檢測學生綜合語言技能和語言應用能力。評價要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發展;促進教師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在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每每看到學生們取得好成績,我總是無比的開心,但從事這份職業的十幾年間也經常看到不少學生初一上學期還能學得好,后來卻越學越差,到了初三成績就一塌糊涂了。我個人認為其中的原因就是知識量增加了,知識難度增大了,學生對學習英語越來越沒有興趣,以致于成績一落千丈。早在教學新目標英語的時候,我就深刻地體會到形成性評價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的巨大作用。形成性評價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挖掘學生學習潛力,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促進學生的持續發展,并且把這種學習熱情貫穿于英語課內外,讓學生真正快樂地學習英語,學好英語。
二、形成性評價的意義
傳統的評價只把學生作為被動的接受者,忽視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以往的評價忽視對學習過程的評價,忽視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興趣、學習策略、參與意識、合作精神等的考查。這樣的評價是以學科為出發點,完全忽視了學生作為不同的個體的特殊性,不符合現在素質教育的“以人為本”的教育宗旨。而形成性評價指通過觀察、活動、測驗、問卷調查、座談、咨詢等形式對學生的學習進展情況進行的評價。它是一種在開放的、寬松的、友好的、非正式的環境中進行的低焦慮性、可持續性評價,它關注的是學生的學習過程,評價的不僅僅是知識、技能等方面,還包括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策略、學習態度、合作精神、文化意識等不易量化的方面。目的是向師生提供學習狀態進程的反饋信息,從而使教學活動能夠得到及時的調節和改進,使教學效果得到及時的強化和矯正。
三、英語形成性評價的實施
1.口語方面的形成性評價。為了避免對學生的口語成績搞“一刀切”。我將期末一次性的測試分散到每節課進行,確定每節英語課的開始前五分鐘為口語評價時間。初一年時由于學生之間的差距不大,所以我要求每個學生按照自己所在的號數輪流進行“Duty Report",到了初二年兩級分化加大,為了提高課堂效率,做值日報告的學生名單一部分由我指定,另一部分則采取自由報名的方式。Duty Report的內容可以是英語的名言警句,小幽默,但是我更多地鼓勵他們用剛剛學過的課文內容進行仿寫,或者用各種時態書寫短文或書信,對于優秀的文章我都會張貼在班級的讀書角,并折算成分數加到期末的學期成績里,這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為他們提供了口語練習的機會,絕大部分的學生比較在意自己在同學們前面的表現,因此這些學生均能對值日報告的內容進行精心的準備,甚至有些學生準備的材料是我所不知道的,通過他們的報告我也受益匪淺,真正做到“教學相長”。
2.評價的方式。評估的目的一是反饋教師的教學情況,二是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傳統的評價方式較為粗線條,不能詳細反映學生的學習過程,為此在我們教研組長的提議之下,我們組的每位老師均刻了兩套印章,其中的一套印章有四個等級,A等級刻著英文單詞Excellent和一個金杯,B等級是Good和一個大拇指,C等級是Adequate和兩人拔河的圖案,D等級則是Study hard 和一個即將起跑的人,寓意學生學習需要加強。另外一套印章則體積更小,便于攜帶。同時我們還相應設計制作了英語科形成性評價手冊,評價手冊中主要包含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朗誦和背誦,課堂筆記,小組合作,單詞聽寫等方面的評價,在每學期結束前我都會對學生獲得獎杯的多少進行統計、表彰,評出“英語學習標兵”“演講之星”“優秀小組”等獎項,這項評價貫穿了英語學習的始終,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3.作業的形成性評價。在教學過程中,布置作業是教師檢查教學效果和獲得信息反饋的一個重要手段,而批改作業則是教師在課后與學生進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有效方式。這時作業批語就是一種好的評價,它體現教師對學生作業的意見和態度,體現教師對學生學習成果的認可或否定。批語內容所含的情感意義,從某種角度來看,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因此好的作業批語應該具有一種積極的情感魅力。如何使作業批語具有情感魅力,我得出以下一些體會。對成績歷來很好、作業卷面干凈整潔且正確的學生,除了將“Excellent”的印章蓋在他的作業本上面,我還會用“Good!”、“Very good!”、“Wonderful!”等簡單的褒詞來表達贊揚;而對那些需要鼓勵的中等或后進學生,就要抓住優點,進行肯定和贊揚,順帶提出希望,這樣效果較好。對作業較差的學生,批評要注意藝術性和啟發性,避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實踐證明,這樣的批語效果很好,不少學生都主動自覺地更正甚至重做未得滿分的作業,一些后進生由于我的鼓勵而繼續努力學習,并取得較大的進步,比如我所教的初二(6)鄧利訓同學,以前聽寫15個單詞他差不多只會寫3、4個左右,在某一次單詞測試中突然發現他書寫得比較工整,我立即給予表揚:“ Your handwriting is better than before.Very good!”(我已發現你的字比以前好了,非常棒!)。沒想到從下次聽寫開始,他不但字跡漂亮了,很多時候所有的單詞都能寫出來,現在他的英語成績比以前好了不少。因此我更加堅信批語的書寫是一門藝術,作業是一個反饋的鏡子。教師在作業上給予學生一個肯定性的評價是有必要的。在作業上的肯定性評價可以使學生感覺到老師很關心他們的學習狀況,對他們的進步,哪怕是微小的進步都看在眼里。雖然這些評價語表面上來看,在學生整個的中學英語學習過程中,是個很微不足道的部分,但是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感就會越來越小,學生也就會越來越喜歡這樣的老師,進而越來越喜歡學習英語。
4.課堂教學中的評價。在整個中學英語教學中,課堂教學占著非常重要的份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會通過各種各樣的教育方法和教學手段,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然而,有些時候在課堂上無論教師怎樣啟發調動學生的學習興奮點都提不起來。針對這些情況我覺得在課堂上首先應營造出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使學生保持愉快的情緒。同時應該采用不同的方式調動學生的表現欲,這時小小的印章就發揮了他的作用,上課的時候我總是將小的印章隨身攜帶著,對于表現優秀的學生我當場將印章蓋在他們的書本上或評價手冊上,學生們為了得到一個印章總是積極思考,踴躍發言,小組成員也通力合作,課堂氣氛非常的熱鬧。對學生的課堂學習行為,教師應采用多種評價方式。如用頷首微笑表示贊許,用親切的手勢、體態語傳遞鼓勵的信息,以平和的語言、平等的交談方式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均形成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心向。
四、結束語
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我深深地體會到形成性評價的實施對初中學生的英語學習產生的巨大影響。首先是改變了學生以往僅僅以考試成績來評價自己和同學的觀點,學會去更全面地看待身邊的人和事物;其次是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了學生的團體合作精神,促進師生間、學生間的交流合作與情感溝通;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學會主動地學習。同時也對教師的教學起了很大的作用。它促使教師改變以往片面地以考試成績來衡量學生的觀點,促使教師更深入地去觀察學生、了解學生,對學生的各方面情況進行客觀地評價,從而更好地去調控自己的教學行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相信只要有更多的教師意識到英語學習評價改革的必要性,并且能積極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相信只要通過與大家的進一步探討,通過進一步的教學實踐,就能尋找到一條更符合學生實際、更有利于學生發展的初中英語形成性評價的實施之路。
參考文獻:
[1]范曉玲.教學評價論[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2]陳仕清.談英語課堂教學評價[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