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梅
【摘要】《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數學學習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低年級學生抽象思維比較差,可他們好動,好奇心強,形象思維強。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中掌握知識,發展能力,才能達到學好數學課的目的。
【關鍵字】導入語 ?多媒體 ?動手操作 ?競賽 ?學習興趣
《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新課程理念倡導“以生為本”的思想,就是讓學生在民主、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下積極主動地探索新知識,體會學習的樂趣,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興趣是學習成功的秘訣,是獲取知識的開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礎,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習好壞都有直接的影響。作為一名數學老師,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中掌握知識,發展能力,才能達到數學課的教學目的。筆者謹就自身的教學實踐和心得,淺談如何提高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一、精心設計導入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導入語最大的作用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的好奇心最大程度的激發出來,形成急于研究和想弄明白的愿望,把精力很快的投入到課堂上來。上課開始,為使學生進入課堂后能很快地產生興趣,全身心地進入學習狀態,老師就有必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小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精心設計一個生動活潑、新穎有趣的“開場白”,以活躍學習氣氛,使教學在和諧愉快的探索氛圍中進行。例如,在教學人教版第四冊數學教科書68頁例6時,我是這樣設計的,先在黑板上按紅黃綠的順序畫了一排小旗,然后對同學們說,老師閉著眼睛,你們隨便說第幾面小旗,我就知道它是什么顏色的。學生很好奇說,不會吧。我說你們可以考考老師。學生紛紛給我出題。結果我都很快回答出來。學生感到驚奇。這時我說,想知道其中的奧秘嗎?學生大喊,想。那好,我們今天就來一起研究它。經過這樣的導入,學生學習興趣高漲,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欲,變被動的要我學為主動的我要學。學習效果可想而知。
二、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低年級學生對新奇的事物總是充滿興趣,因此把教材中一幅幅畫面利用多媒體課件反映出來,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能夠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有效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活動當中,讓數學課堂充滿了生機與活力。例如,在教學一年級比多少時,先打出一片草地,接著出現雞媽媽帶著一群小雞在草地上捉蟲。這時,鴨媽媽帶著孩子們來草地上散步。大家在草地上玩的很開心。出現畫外音,雞媽媽和鴨媽媽說:我的孩子比你的多”鴨媽媽不樂意了說:“不對,我的小鴨比你的多”怎樣才能知道是小鴨多還是小雞多呢?這就出現了比多少的問題。學生們積極討論,決定給小雞和小鴨排排隊。然后一只對一只,就把多少比出來了。這樣學生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學會了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個數的多少。利用多媒體學習使原本抽象的內容變得具體形象直觀,學生的思維也由邏輯思維走向形象思維,學生理解的深,記得牢,從而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三、動手操作,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動手操作可以使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知識,是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動手操作是學生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可見,動手操作既是一種學習興趣,也是一種心理需求。數學知識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講比較枯燥,學生對數學缺乏興趣,而動手操作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有效途徑。動手操作能夠通過各種感官發揮學生好動的特點和長處。讓他們親手數一數,分一分,擺一擺,做一做,在動手操作中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幫助學生進行數學思考,解決數學問題。例如,在教學11-20各數的認識時,先讓學生數出10根小棒用皮筋捆成一捆。讓學生直接感受10個一是十。然后在數一數,擺一擺,認識12提出要求,擺12根小棒怎樣擺能一眼看出是12呢?學生邊想邊擺,很快就用一捆小棒和兩根小棒擺出了12說明學生很清楚地知道12是由一個十和二個一組成。從感知到理解,到再次借助小棒動手操作,讓學生通過比較、解釋原因,充分感受到“十進制”的優越性。鞏固“十”的知識形成過程。最后通過看一看、擺一擺,說一說等活動,完成對11、13、19的認識,理解2個十是20。通過動手操作,不僅強化了學生記憶,也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在這個充滿探索和自主體驗的動手操作中,學生思維活躍,情感積極,不僅掌握了數的組成,而且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四、開展競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適當開展競賽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手段。由于小學生有著很強的求知欲和表現欲,看到同學羨慕的眼光,聽到老師的表揚,會大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決心。把新知識寓于游戲競賽活動中,通過游戲競賽使學生產生對新知識的求知欲望,讓學生的注意力處于高度集中狀態,在游戲中學到知識,發展能力,提高學習興趣。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會組織各種比賽,如奪紅旗,看誰是計算小能手,口算小神童,等學習競賽活動。比賽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小組對抗,可以男女生對抗,也可以全班比賽,還可以按學生的能力分組分題比賽,使每一個學生在各個層面上都有獲勝的機會。為學生創造展示自我,表現自我的機會,促進所有學生比、學、趕、超。學生參與的熱情高,學習的積極性就更高,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
五、鼓勵學生質疑,激發創新
低年級學生在學習中比較依賴于老師,他們總認為老師說的都是正確的,有些學生只滿足于老師教什么就學什么,老師怎么說他就怎么做,這樣對學生主動地創新地獲取知識是不利的。因此在低年級就要放手讓學生去猜想、去質疑、去討論、發表不同的意見,給每個同學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通過互相交流,取長補短,從而使學生之間相互啟迪,從一定程度上提高思維的深刻性
總之,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數學學習十分重要,它是學好數學的重要前提和內在動力。因此,在小學低年級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師應當采取多種手段和形式,激起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在每一節課中都感受成功的喜悅和其樂無窮的享受,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問題的興趣和熱情,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