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建榮
【摘要】優化物理教學是目前中學物理課程改革的核心,提出三方面教學目標。第一是知識技能,第二是過程方法論。第三是情感和價值觀。教學不僅提高智商更重要提高學生的情商。兩者還可以相互促進。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戈爾曼在大量研究后提出:情感因素比智力因素更重要。如何提高,也是需要廣大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嘗試探索的重要課題,我們如何在物理教學中滲透,充分發揮調動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確是實現優化物理教學內容的策略。
【關鍵詞】情感 ?教育
學生在高中學習物理過程中常常會產生這樣的消極心理,比如說1學習心理壓力大,產生畏難情緒。部分學生在初中階段,物理成績也不錯,但是進入高中階段學習之后,成績不但沒有繼續保持上升的態勢,反而呈現出下降的勢頭,這樣的現象給學生的心理造成了極大的壓力,會在學生心中滋生畏難情緒,不利于物理教學活動的開展。2學習探究方式呆,產生惰性思想。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教學中往往過于強調教師的講解作用,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等方面培養不足。受此影響,學生進入高中后,思維缺乏足夠的活躍程度,習慣于被動接受知識,存在惰性思維。3物理課堂教學中為數不少的老師或因缺乏足夠的專業思想和教學熱情,致使在課堂教學中表情麻木冷漠,講授平淡無奇,以致造成課堂氣氛壓抑、沉悶,學生就對物理學科產生消極的情感。4沒有成功的體驗,每次小考大考物理成績都偏低,使學生有挫敗感,嚴重打擊了學生了自信心
面對以上問題,要想其物理教師成功,除了對專業內容的深刻領會,應用心理學的能力,還必須考慮情感作用是否在教學過程中被接受,以便形成良好的教學氣氛,適宜敞開思想,借助物理學來進行智力和道德的交流。提高興趣。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活躍的部分,它使人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全神貫注地學習,不以學習為負擔,反以學習為享受,所以人們在濃厚的興趣下所獲得的一切常會掌握得迅速而牢固。比如講物理原理,比較枯燥,就需設定物理情景,給學生營造一個有趣的物理學習環境,利用本學科特點創設一定情境,讓學生進入境界。如何去更好融入情感?
第一、教師應對學生懷有感情,親其師”就會“信其道”。在上物理課時應打動學生,讓他們有一種輕松感、愉悅感、認同感。教師在教學中通過自己的表情, 將蘊涵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表現出來, 既能有效地感染、影響學生, 又能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因此, 在教學中, 充分發揮情感因素在知情交流中的作用, 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交融, 才能更有效的提高教學效果。師生在教學活動中, 如果能使良好情感關系得到有效發展, 教師愛學生, 學生也喜歡自己的教師, 那么這種情感便會遷移到教學上, 使學生也喜歡這位教師所教的課。這樣, 就會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調動學生內在的心理潛能, 學生認知會變得敏銳、記憶獲得增強、思維更為靈活、創造能力得到充分發揮。
第二、教學中讓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現就是師生之間的交流。為了克服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隔閡,我們就要以情感為紐帶,注重人文教育,讓學生在情感的驅動下主動地投入到教育教學活動中,培養其健康的情感,促使其獲得最大的發展,取得最好的效果。我在教學中常常讓同學們結合所學知識,自編題型,然后上臺講解,這時的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如在《動量守恒定律》教學時,同學們根據所學知識,用班上同學、物理老師為素材自編一道碰撞的例題,碰前后的動量設計,驗證碰撞結果,人人都參與討論計算,興趣非常濃厚。盡管有時有的同學編的應用題數據不符合事實,會引來哄堂大笑,有的同學走上講臺又顯得有些手足無措,但經過老師的恰當點撥和鼓勵,學生很快就能進入角色,師生間、同學間關系更融洽了。學生體驗到了平等、自由、尊重、信任和理解,同時也受到了激勵,鼓舞和感化,體驗到了學習過程中的成功的愉悅和創新的樂趣,形成了積極、豐富的人生態度和情感體驗,進而促進學生情感向健康方向發展。這種有效的交流,促進了師生的和諧。
第三、營造合適的環境,投入情感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輕松的時候,人腦中神經細胞傳遞信息的通道會暢通無阻,思維會變得迅速敏捷,這樣可以加速知識的接收、消化,使學生感到物理的學習是件輕松的樂事,而不是種負擔。因此教師要重視情感滲透,設身處地與學生心理換位,努力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課堂上難免有個別同學的行為不符合教學規范或正確的學習方式,那么課堂上我會用適當的“題外話”來提醒他們。
第四、材料處理上,適當的加入情感。從教材、課程內容來看,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教材很難引起學生強烈的行動感。因教材要求與學生的需求相差很大,不能引起學生興趣。要使學生喜歡物理,老師自己首先要喜歡物理教材。學習物理知識首先要熱愛物理,要有強烈的占有欲。物理課本原本是枯燥的,鉆不進去當然感覺到乏味,更領會不到知識的邏輯及內在美。而韻味無窮的教學內容,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激起學生的情感。其實不管教學手段有多么先進,但它是無法完全代替教師的,因為這些東西并不鮮活,缺乏情感。而教師卻可以運用自己的知識、情感啟發誘導學生,培養激發學生的認知興趣和求知欲望;對學生予以熱情關懷,鼓勵學生樹立信心;以身作則,發揮榜樣作用,給學生施以人格感染,而這是教學機器無法辦到的。
第五、鼓勵贊美學生。一位哲人曾這樣說過:“贊美是照在人心靈上的陽光,沒有陽光,我們就不能生長。”對于學習、思想上暫時掉隊的同學,我們應該及時發現他們的閃光點。用贊美的語言,肯定的動作,信賴的目光,讓他們樹立起學好物理的自信心,促使他們逐步跟上我們的“戰隊”。教師把教育活動看作是師生進行的一種情感的交往與溝通, 把教學過程看作是一種動態發展著的教與學統一的交互影響和交互活動的過程。教學實踐反復證明 只有引起學生強烈情感體驗的富有興趣的教學內容, 才會留下深刻的印象, 甚至長久的記憶。通過不斷的思考和實踐,我越來越覺得,在教學中只有充分體現教育的人本主義,注重學生情感的發展,注重知識能力和情感的有機整合,才能充分體現新課程的要求,做到真正的素質教育,也才能培養適應時代需要的高素質型人才。
總之,情感因素在物理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師利用好情感因素能夠使物理教學更加完美。
【參考文獻】
[1]物理教學及其心理學研究 ? 杭州大學出版社
[2]在教學中創造良好的物理學習環境 ? 上海師范大學附屬外國語中學 繆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