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麗華
小學生學習外語的首要心理因素是學習動機。心理學家認為,兒童學習本族語有一種強烈的動機,然而掌握外語的動機遠沒有學習母語的動機強烈,而學習動機直接影響到學習效果。運用心理學的原理和方法,去研究學生學習掌握知識的心理活動規律,以尋求符合小學生學習英語持久和良好的心理,是促使學生學好外語的關鍵?;谝陨系挠^點,我在英語教學中,注意采取符合學習心理和情感需要的教學方法和措施,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和激情,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收效頗佳。
一、掌握學生心理,優化課堂教學,培養濃厚興趣
1.利用“直觀、生動形象”的教學喚起學生學習興趣。從心理學的角度看,興趣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積極的認識傾向,是一種復雜的個性品質,它推動人去探索新的知識,發展新的能力,但是興趣不是先天的東西,它是在一定教育影響下啟動發展起來的。在英語課上,我們通過生動直觀的圖片、可活動的人物頭像、簡易的木偶頭像、紙制的人物指套、學生共同參與制作的簡筆畫單詞卡片(每人一套)、實物投影、投影、錄像、自制的多媒體軟件等滲透在教學各個環節之中。色彩鮮艷、形象逼真、構思新穎的教具、學具容易喚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和產生新奇效應。這樣能激發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2.使用“游戲”“比賽”“表演”法教學,培養濃厚興趣。游戲法:我們以“猜”為主題設計了猜人,猜物、猜場所、猜鐘點、猜方位。用大轉盤、放鞭炮、聽音搶座位、打電話、傳話、說悄悄話等游戲來取代枯燥的單詞、句子的模仿。新穎有趣 、形式多樣、全員參與、主題突出的教學游戲貫穿在教學始終。教師在學生的游戲中進行新授內容的學習、鞏固操練及反饋操練。
比賽法:采用“抽簽搶答”“模仿搶答”“看圖說話”“問答比賽”“設擂臺”等形式進行。這一類比賽即可用于復習鞏固所學內容操練,又可訓練學生的反應,還可培養學生的競賽意識。
表演法:兒歌表演、歌曲表演、對話表演、課本劇表演,可由同桌相鄰座位3人一組或4人一組,也可自由組合、自編、自導、自演,用表演的形式來復習鞏固新授內容,讓學生在掌握已學內容的同時,在表演中更好的理解對話內容。并通過對話的表演,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興趣。
總之,學生的學習是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的一種認識活動,學習過程也是一個不斷激發學習興趣的過程。在教學過程的每一個階段。教師想方設法通過多種教學手段的優化組合來進行教學,從而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
二、英語教學中注意情感滲透,力求以情促學
“教貴情深”。英語教學中,教師的情感無意中起著信號感染和動力作用。“師愛”如陽光、如雨露。一位態度安詳、和悅的英語教師能充分調動學生聽課的積極性,使其教學得到最佳效果。反之,教師冷若冰霜的面孔,會引起學生心理緊張和厭煩,妨礙學生輕松自如地進行語言交際練習。對于學生來說,無論任何一門新的學科在初始階段幾乎都是出于一種朦朧得憑著自己的感覺和興趣學習的,他們會因為喜歡某一位老師從而喜歡學習這一學科。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就是這個道理。只要教師能從各方面關心和熱愛學生,就能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賴,師生之間的情感就容易建立起來,學生樂意與教師合作,認為上英語課是一種很愉快的事。
學生年齡雖小,對教師的態度卻非常敏感。我曾問過一個二年級學生,為什么那么喜歡他的數學教師?他說,當他表現不好時,那位老師同樣喜歡他。學生犯錯誤時,教師應當批評指正,但教師批評學生時所用的語氣、神態和措辭卻能明確表達出教師對學生的態度。是憐愛,還是厭惡?是恨鐵不成鋼,還是認為他不可救藥?學生對此都會有鮮明的感受。如果學生從你的態度里感受到你只是在就事論事地批評他,對他本人和他的將來則抱有很大希望,他會非常努力地改正缺點和錯誤。一個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的教師會從學生那里得到同樣的回報,學生會以認真的學習態度和高漲的學習熱情表達他們對所愛戴的教師的關注和支持;一個總是重視學生成功,而不是一味責怪他們失敗的教師,會最有效的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他們更加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一個富有同情心和寬容的教師,能為學生提供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只有在這種環境中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而使學生越學越聰明,越學越主動,越學越會學,越學越愛學。
三、在英語教學中滲透美育教育,使英語教學情趣盎然
“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將音樂運用到英語課堂教學中,不僅能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還能減輕學生負擔,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課前幾分鐘放音樂,能使學生情緒高漲,迅速進入到學習英語的氛圍中,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熱情,這也產生了學習英語的內驅力,開啟了他們良好的學習潛力和積極性。若在上課期間播放幾段優美、歡快的英語歌曲,可以起到“調和劑”和“興奮劑”的作用。例如在看到學生過于緊張或因疲勞而精力不集中時,我就讓學生唱英文歌曲,諸如“Do Re Mi” “If You Are Happy”,讓學生跟著歌曲做相應的拍手、跺腳、喊話動作,這樣不費力氣地將學生有利的注意力拉了回來,以飽滿的情緒投入到下面的學習中去,并且增添了上英語課的情趣。
心理學家喬治·格扎諾夫認為,音樂課使人的心理處于學習和創造的最佳狀態,它的負被動效應能使學生記憶效率提高2.17-2.5倍,讓學生在音樂中高速學習。課堂上,我伴隨著優美的音樂,有藝術的語調講課,學生自始至終是在愉快的氣氛中度過的,使學生自覺、主動的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提高了學習能力,掌握了好的學習方法,形成良性循環。
通過幾年來的英語教學實踐,我認為只有培養學生良好和持久的學習心理,培養學生積極的情緒,對外語學習的興趣和好奇,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才能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完善他們的人生、心理,培養出高素質的英語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