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喜群
摘 要:中職生和普通高中學生一樣,正處于心理轉型期,但是他們不僅要面臨著升學的挫折,還要面臨著就業的壓力。因此,只有做好中職學生的心理教育工作,才能促使學生成長為社會需要的人才。基于這種了解,本文淺析了中職學生的心理教育問題,希望能為相關人員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中職學生;心理教育;問題
近幾年,一些發生在青少年群體中的不良現象,引起了人們對青少年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關注。而中職生作為其中的特殊群體,其心理教育問題也進一步得到了廣大中職教育者的關注。了解中職學生的心理教育問題,找出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并制訂出解決對策,是保證中職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
1.中職學生群體存在的主要心理問題
(1)厭學心理。多數學生都存在著討厭學習的心理狀態,而對中職學生來說,這種消極心理狀態則普遍存在。據有關數據顯示,中職學生群體中有90%以上的學生不能專注于課堂,有70%以上的學生不能獨立完成作業,而這些數據都遠遠高于同年齡段的在普通高中就讀的學生。從這些情況可以看出,中職學生群體具有一定的厭學心理[1]。
(2) 對人際交往感到恐懼的心理。在中職學校中,常常會發現一些獨來獨往的學生。而相較于普通高中來說,中職學校的學生更容易發生沖突,一些群體性的打架事件經常發生。這是因為,很多中職學生都對人際交往感到恐懼,也不能正常的處理人際交往關系。
(3)自卑心理。中職學生選擇中職學校,多是因為中考失敗或家庭困難。在這種情況下,中職學生常常存在著自卑的心理狀態。在學習時,一些學生常常處于焦慮狀態,而在受到批評之后,會越發消沉。而這些行為的產生,都與學生的自卑心理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2.導致心理問題產生的主要因素
(1)家庭因素。一些中職學生的家庭環境較為困難,家長往往將主要精力放在外出掙錢上,缺乏對學生的關心。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往往會自我壓抑,從而不愿意與他人溝通。同時,現在的獨生子女較多,很多家長過分寵溺孩子,使得孩子失去了一定的自控能力。而缺乏自控能力的學生,往往會放縱自己的行為。面對著不擅長的學業,這些學生往往會順從自己的心理欲望,產生厭學的心理。
(2)學校因素。學生心理問題長久存在的原因,與學校的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作為學生,每天的大多數時間都在學校,學校教育方法不當,就很容易導致學生產生一定的心理問題。一些中職教師一味對學生進行打壓,使得學生對學習產生了強烈的抵觸心理。還有一些教師以侮辱學生為樂趣,使學生產生了自卑的心理。而在缺乏心理教育的情況下,這些學校的學生很容易產生一定的心理問題[2]。
(3)社會因素。不可否認的是,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使得一些負面社會信息得到了大肆的傳播。在這種情況下,一些類似攀比心理的不良社會現象對中職學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另外,社會上的一些人存在著歧視中職學生的心理,也導致了中職學生自卑心理的產生。
3.中職學生心理教育的展開
(1)做好與學生家長的溝通。為了保證心理教育的開展效果,學校應該與學生家長進行積極的溝通。首先,可以通過家訪和家長會的形式,向家長宣傳學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并與家長討論學生的心理狀態,從而共同制訂相應的對策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其次,學校在與家長溝通時,不僅要指出學生不好的一面,還要指出學生的優點,從而使家長客觀地進行教育管理。最后,學校也應該開展一系列的活動,使家長看到學生的變化,從而指導家長正確教育學生。
(2)學校心理教育的有效開展。為了使學生擁有更好的心理狀態,學校應該積極且有效地開展心理教育。首先,學校要對教師進行心理教育的統一培訓,使教師的自身素質和教育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避免教師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其次,學校要聘請專業的心理教育學家,在學校組織心理教育活動,督促學生參與心理教育活動。再次,學校要組織更多的社團活動,使中職學生在團隊合作中取得勝利,從而使學生獲得溝通和成功的機會。最后,學校要展開對家境困難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使學生正確看待自己所處的環境[3]。
(3)加強社會對中職教育的正面影響。為了保證中職學生能夠擁有一個良好生長環境,社會應該肩負起為學生帶來正面影響的責任。一方面,政府應該加強對網絡不良信息的管制,使學生接觸到更多積極的社會信息。另一方面,政府應該做好宣傳教育工作,使人們正確看待中職教育。
總而言之,中職學生正處于人生的轉型期,其心理問題的產生,與家庭、學校和社會有著極大的關系。所以,想要做好中職學生的心理教育,就必須結合多方面的力量,為中職學生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并結合中職學生的心理特點,制訂相應的對策,引導中職學生形成較為健康的心理狀態。而只有具有良好心理素質的中職學生群體,才能在踏入社會時勇敢地面對現實生活中的困難,發揮自己的才能,從而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高 斐.中職生心理問題及干預方式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1.
[2]徐艷萍.中職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研究[D].武漢:湖北工業大學,2012.
[3]陳蔚霖.關于新時期中職學生心理教育的分析[J].現代企業教育,2012(13):31—32.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陰商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