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品權
摘 要: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國地方政府債務過度的危害性,然后從法律政策、債務規模、債務管理機制、償債計劃、債務預警機制五個方面,對防控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進行分析,以期能夠給同行一點參考價值。
關鍵詞:地方政府;債務;治理措施
一、地方政府債務的危害性分析
1.形象工程大量滋生。部分政府領導為了獲得政績,取得政治資本,在職期間盲目追求形象工程,而形象工程的資金大都來源于政府負債。形象工程的表現形式比較多樣,常見的有豪華大馬路建設項目、大廣場建設項目、大劇院建設項目、大醫院建設項目、大體育館建設項目、大機場建設項目、大動物園建設項目等,超規模打造標志性建筑,盲目推行大學城工程、開發區工程、高爾夫球場工程、萬畝示范基地工程、百里食用菌長廊工程等。各種形象工程超額透支了政府財力。
2. 不利于地方政府的運轉。近幾年,地方政府特鄙視鄉鎮政府債務負擔不但加重,大幅度削弱了地方政府吸取財政的能力,地方政府正常職能的發揮艷紅缺乏基本手段和能力,正常運轉受到阻礙。部分經濟欠發達的地區,鄉鎮政府為了籌集資金還債,不能集中精力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務和產品。部分鄉鎮政府由于長期負債,不能按時發放干部職工的工資,打擊了干部職工的工作熱情,政府的凝聚力被削弱,很多功能不能有效展開。部分鄉鎮政府嚴重缺乏財力支持,基本職能不能有效發揮,成為看守政府。 有些鄉鎮政府債務負擔過重,入不敷出,已經趨于破產邊緣。
3.地方經濟發展受到限制。政府的強大與否是判斷一個地區是否興旺發達的重要指標。政府的強大主要體現在財力支持上。部分地方政府債務累累,不能按照產業政策的相關要求,及時調整相關企業的產業結構,企業生產能力不能根據市場需求及時擴大;不能對企業進行技術改造;不能開采能源項目、開發高新技術項目;不能對需要政策性支持的項目進行資金傾斜。總而言之,地方政府由于負債過度,制約了地方經濟的發展。
4.政府公信力受到損害。部分地方政府由于長期舉債,債務負擔沉重,不能按期償還債務本息或者出現拖欠工程款的情況,或者欠發干部職工的工資;部分地方政府甚至無法償還債務利息,只能借新債來還舊債,導致債務規模不斷擴大;部分政府已經陷入舉新寨,還舊債的窘迫狀況;部分政府由于不能及時償還債務,出現逼債、討債的現象,政府領導四處躲債,地方政府在民眾心目中的形象一落千丈;部分政府在訴訟案中敗訴,法院將經費賬戶進行封存,地方政府的合法性和權威性受到質疑;部分政府為了維持運轉,擅自挪用社會保障資金、項目轉款,更甚者變賣國有資產,嚴重損害了地方政府的公信力。
5.社會穩定受到威脅。地方政府財政風險指的是在財政運行中,地方政府由于受到收入、支出等因素的影響,出現財政資金損失的情況。如果地方政府沒有及時化解風險,風險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導致財政資金收不抵支,進而出現財政危機。在地方政府債務紅,顯性風險與隱性風險并存,但是大部分都是隱性風險。非黨政府大部分債務風險都是處在隱蔽狀態的,導致各部門 嚴重缺乏防范財政風險的意識,進一步加劇了財政風險的膨脹,進而引發整體財政風險,給社會穩定造成威脅。
二、治理地方政府債務的有效措施
1.健全相關的法律政策。我國法律明文規定,地方政府禁止負債,導致地方政府負債在暗箱操作,因此,中央政府不能及時掌握地方政府的負債情況,地方政府債務問題不能有效解決。所以必須吸取國外經驗,對《擔保法》、《預算法》等法律進行完善,明確地方政府負債的合法性,同時保護債權人的權益。與此同時,還應該對地方政府負債設定限度,以免出現盲目負債的現象。通過法律渠道控制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
2.加強債務規模的控制力度。正誤債務規模應該與當地的經濟水平和財力情況相適應,若該地區年度債務余額超過可支配財力,那么地方政府不能再進行舉債。各級政府只有獲得國務院批準后才能提供融資擔保,以免將市場經營性債務轉嫁給地方政府。從原則上來看,鄉鎮政府不能舉債,若有特殊情況,必須要嚴格遵照相關的原則,獲得縣政府的批準后才能進行。如果舉債沒有按規定進行,違規對外擔保,擅自挪用債務資金的,那么必須要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如果造成國家財產損失的,則需要追究法律責任。
3.建立債務管理責任機制。首先,各級地方政府必須要給予債務管理工作高度重視,創建完善的債務管理責任機制,各級政府主要領導全權負責。其次,在經濟責任審計中融入地方政府債務相關內容,將其當作考核領導干部的重要指標,以免政府領導人通過負債實施形象工程,再次,邀請專家深入研究本級地方政府的債務問題,大規模實施債務登記調查,根據地方政府負債的實際情況,編制地方政府負債表。最后,做好債務歸口管理工作,發揮政府債務管理中財政部門的主體作用,在預算管理范圍內納入政府債務,制定債務報告制度。
4.制定償債計劃。首先,地方政府應該對當前債務進行分類匯總處理,對政府負擔的債務進行明確,根據債務輕重緩急,科學制定償債方案。其次,政府還必須要確定償債責任單位,掌握償債資金來源,嚴格按照合同上的相關內容,按期還本付息。如果沒有穩定的資金進行還債,那么各級政府必須負債建設。
5.創建債務風險預警機制。第一,各級地方政府應該制定信息披露制度,增加債務風險的透明度。第二,明確政府各部門的風險責任,將債務風險化解責任落實到地區、部門,甚至個人,科學制定控制債務風險考核制度。第三,地方政府應該創建債務內部預警體系,利用負債率、償債率等相關監控指標,動態監測政府債務的規模、結構以及安全性等。第四,地方政府應該創建綠黃紅燈債務評估制度,其中綠燈表示各項政府債務指標沒有超過安全線,黃燈表示各項政府債務指標無限接近國際警戒線,并對繼續舉債的行為進行限制。紅燈則表示各項政府債務指標已經超過了警戒線,必須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預防債務風險的發生。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地方政府債務現狀不容樂觀,各級地方政府必須要結合實際情況,及時制定相應的方案,化解債務風險,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庭,張婷婷.地方政府債務的狀況、成因與風險化解分析[J].銅陵學院學報,2013,(5):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