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鑫
摘 要:隨著城市以及鄉鎮用電需求的增加,我國電力行業迅速發展起來,傳統電力系統管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實際需要,如何創新輸電線路運行及檢修管理方法,已經成為供電部門必須要思考的問題。文章分析了當前輸電線路運行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運檢一體化管理模式的創建方法以及創新管理模式后的工作重點。
關鍵詞:輸電線路;運行檢修;管理模式
前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電力事業邁向了新臺階,輸電線路的建設規模不斷擴大,為城市化的進一步發展做出重要貢獻。近幾年,各個地區的供電管理部門對輸電線路的管理進行深入研究,旨在解決運行檢修工作任務重復、管理目標不明確等問題,將輸電線路的運行與檢修工作統一起來,形成一種經濟適用、科學合理的管理模式。
1 當前輸電線路運行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輸電線路運行檢修管理中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運檢分體管理,這種管理模式存在以下弊端:首先,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輸電線路建設規模不斷擴大,輸電線路數量不斷增長,但是線路檢修和維護人員的數量卻只見減少不見增加,工作人員數量不足對運行檢修工作造成很大影響,日常巡視和檢修工作無法達到規范要求,一部分帶電任務也不能正常完成[1]。其次,運行人員完成巡視以后不能直接解決輸電線路中存在問題,而是將發現的問題反映給檢修部門,檢修部門要重新安排工作人員完成檢修工作,這種做法不僅浪費時間,對輸電線路的正常運行造成影響,同時工作任務重復,無形中增大了檢修費用。第三,運行和檢修分體管理導致出現“真空斷層”現象,即運行只負責運行,不負責檢修,而檢修只負責檢修,對運行不聞不問,兩個部門不見缺乏有效的協調,不能明確各自責任,產生無序生產的問題。第四,運行和檢修管理中沒有形成有效的競爭機制,運行人員與檢修人員沒有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不高,制約了輸電線路管理工作的發展。最后,運行工作和檢修工作分開管理,二者只負責各自工作,對對方工作了解不多,長此以往,工作人員會對輸電線路管理工作產生錯誤的認識,不能在短時間內掌握不同設備的使用方法,也制約了不同工種工作人員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無法得到提升[2]。
2 運檢一體化管理模式的建設
2.1 建設基本管理框架
建設運檢一體化管理模式第一步就是設置基本的管理框架,將運行部門與管理部門有效結合起來,并進行統一管理,明確每個崗位工作人員的職責,并嚴格遵循崗位問責制。管理體系的頂端是第一負責人,第一負責人要全面負責輸電線路的日常生產管理工作,對重大故障進行分析,并在短時間內制定好搶救計劃,同時要認真落實國家以及政府部門各項供電政策,不斷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定期考核并評價管理水平,最后就是要組織各項培訓工作,不斷提升管理人員以及技術人員的綜合素質[3]。
第二層是生產副所長,主要在第一負責人的領導下開展各項運行檢修工作,落實上級部門指定的工作計劃,組織并開展帶電工作任務,巡查輸電線路中的設備缺陷,并作出及時處理,安排一些臨時緊急工作。
第三層是安全監督員和生產主任。其中安全監督員的主要工作是負責運行檢修工作中的安全管理,并將實際管理情況及時反映給第一負責人或者是副所長,制定并落實安全生產監督計劃,并對現場工作進行監督和檢查,保證各項計劃得到有效落實,如果發現違章作業要做出嚴肅處理,同時要根據實際情況對老員工和新員工開展安全培訓工作,要求全體員工按照標準使用安全用具。而生產主任則是安全生產工作的主要負責人,完成好第一負責人以及副所長交代的工作任務,保證線路的安全運行,同時對設備改造一類工作進行直接管理,并對日常輸電線路的運行和檢修工作進行抽查,如果發現問題,要想負責人索取一手材料,認真分析問題成因,并制定解決方案,同時對于一些不當行為進行制止,除了日常的定期巡視外,還要進行特殊巡視,消除一切安全隱患。最后還要了解輸電線路所處的環境條件,制定并落實季節性事故預防工作[4]。
第四層是生產部門主管以及各個運檢班長。其中生產部門主管主要負責設備大修改造一類工作的預算和管理,與各個班組做好溝通,做好巡查和互查工作,配合生產主任的各項監督和管理工作,對基層技術人員進行培訓和管理。而各個運檢班班長主要負責自身管轄區域內線路的日常檢修與維護,對于設備的一級缺陷和二級缺陷要做到隨時檢查隨時消除,清除輸電線路通道中的障礙,填寫并且保管好基礎管理資料,對基層安全員進行培訓和管理[5]。
這樣,按照上述所述建立起基本管理框架,明確每一層管理部門乃至每個崗位工作人員的職責,將運行與管理工作一體管理,有效提升管理效率。
2.2 建設生產管理體系
生產管理的基本內容就是對輸電線路進行巡視、檢測以及維修,消除故障,對一些事故作出應急處理。
首先是線路巡視,同時巡視工作掌握線路基本運行狀況,準確描述線路中存在的缺陷,要求工作人員掌握沿線情況以及所有元件的參數,發現并分析線路中存在的異常,并留下基礎資料,巡視工作中要帶好一些必備工具,如果缺陷較小,在自己處理能力范圍內要及時消除缺陷。每條線路巡視工作人員要完成四次基本巡視,同時還要完成兩次登桿塔檢查,注意這兩項工作不能相互頂代替,上級管理部門要對日常巡視工作進行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保證巡視質量合格[6]。其次是線路檢測,該項工作是輸電線路管理工作中的重點,對輸電線路進行檢測能夠及時發現設備隱患,并開展預知維修工作,要求工作人員準確記錄、分析并保管工作數據。檢測工作要按時完成,對所記錄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對于發現的設備隱患要納入日常維修工作中,發現大批量隱患,要根據實際情況將其列入大修工作以及小修工作中。第三是維護檢修工作及缺陷消除工作,主要是定期對設備進行檢查。清掃以及零修,消除設備的一般缺陷,將所處理的缺陷進行分類并做好記錄,保證缺陷處理的登記記錄、任務單以及工作票上的信息一致,將缺陷的發現、上報、處理以及等級等一系列工作進行統一管理,形成一個閉環管理系統。其次是帶電消除設備故障工作,要對全體工作人員進行帶電作業培訓,通過這種方式來增供擴銷,培訓結束后考試合格,并獲取書面批準以后方具備帶電作業的資格。工作人員在進行日常巡視的過程中如果發現絕緣子缺銷子一類一般缺陷時,馬上將缺陷情況報告給現場負責人,立即開展消除缺陷的工作,并做好相關記錄。最后是故障或者事故的應急處理工作,如果輸電線路跳閘,要立即啟動應急搶修預案,判斷出故障的基本性質、具體位置以及受到影響的重點區域,具體包括以下工作:第一,班組長在接收巡視任務以后立即召開班前會議,布置基本巡視任務,向參與巡視的工作人員傳達任務信息,同時說明安全注意事項,巡視人員在20分鐘之內帶好工具開始巡視工作;第二,找到故障點后,要馬上向上級部門準確匯報故障點信息,描述設備的損傷情況、故障點周圍的環境情況等,同時要求專人在路口守候,直到搶修人員到來;第三,上級部門在接到報告后,要根據故障信息召集相關的技術人員,組織搶修工作,制定臨時搶修方案,如果故障現場的工作人員以及工具滿足搶修條件,要立即開展搶修工作,如果不能滿足搶修條件,要立即準備好需要的工具,并組織相關技術人員攜帶搶修工具在40分鐘之內達到事故現場,開展搶修工作[7]。
3 運檢一體化管理模式中的工作重點
3.1 安全工器具的管理
輸電線路的運行和檢修進行一體化管理以后,要對安全工器具進行統一管理。首先,如果器具為個人使用器具,只能個人保管并使用,登高用具以及安全帶要分開存放,不允許將安全帶纏繞在安全器具上,個人器具如果發生損壞要及時修理,經檢驗合格后方可繼續使用,如果沒有通過檢驗,則需要更換器具。其次,如果安全工器具為集體使用,則由后勤部門統一保管,所有器具按照規定放在固定位置,要求庫房干燥、潔凈,每一項器具都要做好登記,做到賬務相符,工具的出庫和入庫必須按照程序嚴格進行,后勤部門管理人員要定期對工具進行檢查,如果出現老化或者受潮等問題則嚴禁使用[8]。第三,安全監督員要定期對安全工器進行試驗,包括電氣試驗以及機械試驗,并形成書面試驗報告,報告中要求標明日期、描述試驗過程以及試驗結果,如果試驗結果表明器具不合格則嚴禁使用。最后,工作人員要按照規定使用安全工器具,使用之前要按照流程登記,使用后即使歸還庫房,使用過程中要按照規范操作,如果發生損壞要及時修復,如果損壞比較嚴重,不能修復,要求使用人員提出報廢申請,經過鑒定后對該器具做報廢處理,不允許繼續使用。
3.2 小型作業現場的管理
小型作業現場管理是輸電線路運行和檢修管理中的重點,管理部門應該予以重視,管理人員應該不斷積累實際工作中的經驗,并以此為基礎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由于小型作業都是以班組為單位,工作人員之間比較熟悉,因此很容易出現責任不明、工作程序混亂的問題,因此在開展停電作業、帶電作業以及日常維護和檢修等小型作業時,要求班組長按照制度嚴格管理本班組工作人員,明確個人職責,嚴厲禁止一些習慣性違章作業行為,避免發生一些意外事故。同時,小型作業現場工作必須嚴格履行工作票制度,工作正式開展之前要召開班前會議,向工作人員說明工作時間以及具體任務,同時落實安全措施,會議結束以后,要求工作人員簽字以后再正式開始工作,負責人要深入現場監督作業,制止一些不安全的行為,如果由于特殊情況現場沒有負責人,則任何工作人員都有權制止違規操作行為[9]。
4 結束語
輸電線路運行與檢修的分體管理不僅浪費時間,同時還增加運行和檢修成本,管理效率不高,為了改善這種情況,應該建設運檢一體化管理模式,將輸電線路的運行和檢修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統一管理,明確各個部門以及崗位的職責,有效提升管理效率,保證輸電線路的正常運行。
參考文獻
[1]蒲廷兵.淺析輸電線路運行與檢修的一體化管理[J].機電信息,2013,12(14):169+171.
[2]董偉,李春曉.輸電線路一體化運行檢修管理模式探討[J].機電信息,2013,11(13):160-161.
[3]江尚鐸.簡述新時期輸電線路的運行檢修模式[J].科技創新導報,2012,13(15):77.
[4]王凱正.關于輸電線路的運行及檢修一體化管理的分析[J].科技與企業,2012,11(14):43.
[5]張浩,岳靈平,張健.跨區電網輸電線路“窄通道”運維管理實踐[J].中國電業(技術版),2012,13(16):413-418.
[6]萬林鑫.新時期下輸電線路的運行檢修模式[J].電子制作,2014,12(15):207.
[7]鄭延軍,楊華,褚衍華.淺析以“線”貫穿實現輸電專業精益化管理[J].中國電力教育,2014,14(17):184-185+190.
[8]田鵬飛.輸電線路運行、檢修一體化技術的研究[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5,9(13):258-259.
[9]熊承榮.輸電線路狀態檢修模式及分類方法的探討[J].湖北電力,2005,13(16):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