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啟釗 趙偉明

[摘要] 目的 對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復雜性脛骨平臺骨折的療效進行研究。 方法 以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手術治療的復雜性脛骨平臺骨折80例為本研究對象,入選的80例復雜性脛骨平臺骨折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研究組(鎖定鋼板內固定)和對照組(普通解剖鋼板內固定),每組各40例,比較兩組的手術治療效果。 結果 研究組的優良率為95.0%,對照組的優良率為80.0%,兩組優良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與對照組的手術時間比較,差異不顯著,但研究組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術后負重時間,分別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 5.0%,對照組為1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復雜性脛骨平臺骨折療效確切。
[關鍵詞] 鎖定鋼板內固定;普通解剖鋼板內固定;復雜性脛骨平臺骨折;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 R687.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5)30-0045-03
Clinical study of 40 cases of complex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treated with locking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SUN Qizhao ZHAO Weiming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Central Hospital of Zibo Mining Refco Group, Zibo 25512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locking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in treatment of complex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4,80 cases complex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locking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and control group(internal fixation with anatomical plate),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95.0%,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80.0%,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 The difference of the operate tim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the two groups, while the differences of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postoperative weight-bearing tim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the two groups(P<0.05). The complication rate was 5.0% in the study group, and 15.0%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efficacy of locking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omplex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is effective.
[Key words] Locking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Internal fixation with anatomical plate; Complex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Complications
復雜性脛骨平臺骨折是骨科的常見病、多發病,常合并有軟組織損傷以及不同程度的血管、韌帶和半月板損傷[1,2]。復雜性脛骨平臺臨床上治療目的主要為恢復韌帶完整性、關節面平整性及保持膝關節活動[3,4]。鎖定鋼板內固定由經皮微創鋼板內固定技術發展而來,為臨床治療復雜性脛骨平臺骨折的常用方法[5]。本研究對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復雜性脛骨平臺骨折的療效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手術治療的復雜性脛骨平臺骨折80例為本研究對象,排除受傷前膝關節有骨性關節炎或畸形或功能障礙者;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齡17~72歲,平均(56.72±6.38)歲;致傷原因:交通事故傷60例,摔傷14例,壓砸傷6例;按Schatzker分型:Ⅳ型12例,Ⅴ型20例,Ⅵ型48例;其中包括閉合性骨折45例,開放性骨折35例;合并前后韌帶損傷12例,內側韌帶損傷10例,外側韌帶損傷12例,半月板損傷28例。入選的80例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研究組(鎖定鋼板內固定)和對照組(普通解剖鋼板內固定),每組各40例,兩組入選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致傷原因等臨床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n)
1.2 手術方法
研究組采用鎖定鋼板內固定,先選擇膝前外側與內側做長約8~10 cm的雙切口,切開關節囊,顯露關節面,借助C臂機恢復關節面的平整。在確定脛骨恢復正常軸線后,使用克式針進行臨時固定,通過C臂機確定復位滿意后再放置L或T型鎖定鋼板于內側平臺,放置鎖定鋼板在外側平臺,保證平臺受良好支撐,擰緊自攻鎖定釘。對照組采用普通解剖鋼板內固定,取小腿上段前外側切口。用復位鉗牽引復位骨折塊,并用克氏針作臨時固定,取異體骨植骨填塞、壓實;經C形臂X線透視復位、植骨滿意后,于切口下方潛行剝離,置入脛骨平臺外側解剖型鋼板。
1.3 評價方法
參照美國特種外科醫院膝關節(HSS)評分標準,對膝關節的活動度、疼痛程度、膝關節穩定性等進行療效評價,優:>85分;良:評分65~85分;差:<65分[6]。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計數資料比較分別采用t檢驗、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療效比較
研究組的優良率為95.0%,對照組的優良率為80.0%,兩組優良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療效比較[n(%)]
2.2 兩組各項手術觀察指標比較
研究組與對照組的手術時間比較,差異不顯著,但研究組的術中出血量少、術后住院時間短、術后負重時間短,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 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研究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 5.0%,對照組為1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675,P<0.05)。見表4。
3 討論
脛骨平臺是膝的重要負荷結構,一旦發生骨折,使內、外平臺受力不均,將致使骨關節出現改變。脛骨平臺骨折一般多為間接暴力或直接暴力引起。患者骨折之后患者出現膝關節腫脹疼痛,活動障礙等。復雜脛骨平臺骨折是一種高能量創傷,易引起單側平臺塌陷受損,且常伴有前后韌帶、側副韌帶、半月板及血管神經的損傷[8]。復雜脛骨平臺骨折目前多主張采用切開復位內固定術,但普通暴露鋼板術后恢復較慢,并發癥多。隨著內固定治療技術的發展,鎖定鋼板內固定技術成為臨床治療脛骨平臺骨折主要的內固定方法。
鎖定鋼板具有穩定的內固定支架,可以獲得對關節面的支撐和維持整體結構的穩定性,有利于術后早期的功能鍛煉。且鋼板與骨骼處存在一定的間隙,減少了對骨骼的壓迫,有利于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環,從而促進骨折愈合[10-13]。戚學政[14]將68例收治的復雜脛骨平臺骨折的患者分為觀察組(34例,采用鎖定鋼板內固定)和對照組(34例,采取普通鋼板固定),結果顯示,觀察組的住院時間和骨折愈合時間均顯著少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膝關節功能恢復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進一步證實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復雜脛骨平臺骨折的臨床效果較普通鋼板固定效果好,能夠明顯改善膝關節功能,促進骨折愈合。本研究對鎖定鋼板內固定組與普通鋼板固定組的手術效果的對比分析顯示,研究組的優良率為95.0%,對照組的優良率為80.0%,研究組的手術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與林國發[15]報道的觀點是一致的。且研究組的術中出血量少、術后住院時間短、術后負重時間短,分別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王芳等[16]將110例脛骨平臺骨折患者分為觀察組(n=55,采用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和對照組(n=55,采用普通解剖型鋼板內固定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出血量少于對照組,觀察組的住院時間、術后負重時間、骨折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且觀察組術后6個月膝關節屈伸活動度、術后6個月膝關節功能HSS評分高于對照組,說明鎖定鋼板治療復雜脛骨平臺骨折與普通鋼板內固定比較出血少、骨折愈合快、膝關節功能恢復效果好。
[參考文獻]
[1] 吳容見. 普通解剖鋼板和鎖定鋼板治療復雜性脛骨平臺骨折療效對比[J]. 右江醫學2014,42(1):21-22.
[2] 于明圣,黃東,牟勇,等. 復雜開放性脛骨平臺骨折的治療體會[J]. 廣東醫學,2013,34(12):1887-1889.
[3] 吳多慶. 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復雜脛骨平臺骨折23例療效研究[J]. 重慶醫學,2011,40(30):3092-3093.
[4] 曾志華. 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脛骨平臺骨折的療效分析[J]. 中外醫學研究,2012,10(1):32-33.
[5] 陳躍林. 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復雜脛骨平臺骨折的臨床療效研究[J]. 中國醫學創新,2011,8(20):48-49.
[6] 司榮飛. 普通解剖鋼板與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復雜脛骨平臺骨折的療效比較[J]. 中國醫藥科學,2012,2(6):164-166.
[7] 晏林,吳雷. 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復雜脛骨平臺骨折療效分析[J]. 重慶醫學,2012,41(30):3169-3170.
[8] 周大慶,蘇延喜,等. 三種手術方法在復雜脛骨平臺骨折中的應用[J]. 中華創傷骨科雜志,2010,12(3):281-282.
[9] 劉偉,黃彰,潘政軍. 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復雜性脛骨平臺骨折的應用價值分析[J]. 中國醫藥科學,2014,4(11):202-203.
[10] 吳可沁,胡安全,戴利明,等. 復雜性脛骨平臺骨折74例手術治療體會[J]. 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2014,12(6):675-676.
[11] 王玉柱,劉特,張建才,等. 復雜性脛骨平臺骨折13例手術治療失敗的原因分析[J].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4,13(2):97-98.
[12] 韋仁杰,韋壽繁,盧長巍,等. 不同方法治療脛骨平臺骨折臨床效果分析[J]. 中國醫藥導報,2011,8(31):36-37.
[13] 何旭輝. 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復雜性脛骨平臺骨折療效分析[J]. 中國傷殘醫學,2013,21(6):107-108.
[14] 戚學政. 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復雜脛骨平臺骨折臨床療效分析[J]. 中國現代醫生,2013,51(26):155-156
[15] 林國發. 兩種方法治療復雜脛骨平臺骨折的臨床比較[J]. 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3,24(7):793-795.
[16] 王芳,史法見,趙曉龍. 鎖定鋼板治療復雜脛骨平臺骨折的療效和安全性分析[J]. 組織工程與重建外科雜志,2013,9(5):273-274.
(收稿日期:2015-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