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年升
摘 要:詩歌是中學生較為喜歡的一種文體。創作詩歌可以完善學生人格,陶冶情操。從教師的詩歌素養、評價前的溝通、文體、意象、語言、主題等六方面討論評點學生詩歌的方法和原則。
關鍵詞:詩歌習作;評點方法;詩歌興趣
我國是詩歌的國度。詩教文化源遠流長。詩言情,詩言志。詩歌能安慰人心,激發斗志。詩歌是中學生比較喜歡的文體。教師應該學會評點詩歌的一些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詩歌創作水平,進而激勵學生進行文學創作。下面我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教師的詩歌素養
詩歌素養是指通過閱讀大量詩歌和詩歌理論作品形成的經驗和能力。教師要有一定的詩歌閱讀經驗,建立起豐厚的詩歌鑒賞知識,才能很好地點評學生的習作。提高詩歌素養有三個途徑:一是教師要閱讀相關的理論著作,如劉勰的《文心雕龍》、鐘嶸的《詩品》、王國維的《人間詞話》等。二是了解中國從古到今的詩歌發展脈絡;關注外國詩歌流派以及外國著名詩人。三是關注當今詩歌動態。通過地方報刊了解當地詩人新作,通過《詩刊》等詩歌雜志了解全國最新詩人詩作。教師深厚的詩歌素養,是評價學生詩歌作品的勇氣和底氣,是自由創作與精彩評論的基礎和前提。
二、評價前的溝通
對學生的詩歌,我們在點評前要先做一些了解。如不去了解,那我們的評點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學生就不會信服我們的點評。我認為有三個方面要了解:問文體,目的是為了規范學生的文體意識。這首詩歌是現代詩歌還是古詩。根據不同的文體,去評判學生是否達到他預期的文體特征。問背景,主要是了解學生靈感的來源,了解詩歌創作的觸動點和引發點,方便我們了解詩歌的構思和選材。問主題,主要為了評判他的詩歌意象和語言是否能夠直指詩歌的思想。評價前的溝通很重要,這是尊重學生創作的體現,這是準確評點詩歌的必要途徑。
三、評文體
詩歌文體包括古詩詞和現代詩。古詩詞的文體評點主要在于看學生的詩作是否符合格律。先從簡單的開始,確保該押韻要押韻,進而引用其相近文體的古詩進行分析評改。比如他寫了一首七律,引用杜甫的《登高來》進行對比分析。現代詩格律比較自由,但也有一定的要求。了解學生的閱讀經驗,看他喜歡什么詩人詩作,再去評他寫的現代詩。找出同類型的作家作品給予點評。比如他寫的清新,那么選冰心作品予以比較評點。寫得蒼涼,選擇穆旦的詩作予以比較點評。作為教師,我們需要更大的包容和遠見去評價學生詩歌習作。他寫的作品是不是現代詩?主要看有沒有意象,語言夠不夠簡潔雋永,構思是否精巧,是否具有跳躍性。
四、評語言
語言是詩歌的血肉。成功的詩歌語言讓人拍案叫絕,因為包含哲理和情感而廣為流傳。詩歌的語言根據詩人的個性修養和人生經歷形成一定的風格,比如李白的綺麗豪邁,杜甫的悲愴沉郁,李清照的清新靈動,白居易的樸實自然,泰戈爾的潔凈空靈等。出色的語言必然要運用恰當的修辭。修辭有比喻、擬人、夸張、頂真、反復、通感、排比等。老師要結合具體的修辭引導學生感受各種修辭的妙處,提高語言的運用能力。評價學生詩作的語言,要突出重點和亮點,抓住精彩的一兩句進行分析,并幫助其逐漸形成自己的語言風格。
五、評意象
意象是詩歌的窗口。意象是詩歌中包含情思的人和物。意象是解讀詩歌思想和情感的主要手段。注意把握積累詩歌傳統意象的內涵,以此來指導學生準確運用意象表達情思。比如柳代表思念、惜別或者春天,白云代表漂泊或者閑情,青松代表正直頑強,菊花代表高潔,月亮代表高潔和思念,大雁代表思念等等。評價詩作意象要有現代觀念,詩歌在發展,意象的選取也應是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評價詩作意象就是評價其意象是否能夠準確地反映詩歌的情感思想。
六、評主題
主題是詩歌的靈魂。沒有主題或者主題散亂的詩歌不是好詩歌。詩歌的主題有明確的也有朦朧的。好的詩歌主題是情感和哲理的高度統一。它的主題是對生活獨到深刻的理解,生活就是一張網。詩歌也給人以多種解讀的空間。對于中學生來說,詩歌主題要積極健康昂揚,要在困厄中堅強,在痛苦中微笑,在失意中飛揚,在迷茫中蘊含希望。情感不能單一,但基調必須向上。只有這樣,詩歌才能轉化為成長的力量,促使學生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總之,評價學生詩歌主要從文體、語言、意象、主題這幾方面去評點,當然還有其他方面,比如結構、題目、藝術手法、意境等方面,這里不一一展開。其實評點學生習作不必面面俱到,關鍵是突出重點。尤其重要的是尋找詩歌的亮點,給學生創作的信心,激發學生創作的熱情。當然,針對習作薄弱的環節也要進行委婉的解說,并指出改正的方向,但不必代替學生修改。如果有條件,就指引學生看相關的理論書籍,或者了解相關詩人詩作。擴展學生的閱讀,讓學生在閱讀中思考和創作,這才是有效提高學生創作水平的根本途徑。
參考文獻:
[1]袁行霈.中國文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王浴海.學生小詩點評.作文成功之路,2005(9).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