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新民
高效課堂是新課改過程中出現的一種教改主張及其模式,是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前提,通過教師的引領,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在各個方面獲得高效發展。課堂教學由于學科不同、教學內容不同、教學對象不同,決定了高效課堂教學的多樣性和可變性。那么作為一名農村物理老師,如何合理利用高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顯得尤為重要。
一、注重教學生活化
對于初次接觸物理的初中生,很容易因為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而對物理學習失去興趣,這樣并不利于初中物理教學深入有效地開展,因此,教師應該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模式,推動課程創新,提高教學效率。對于初中物理來說,難度相對較低,生活性和趣味性更強,教師可以以此為切入點。初中物理中的很多物理知識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這些知識來源于日常生活,也應用于日常生活中,因此初中物理教學要主動聯系生活,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生活背景出發,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過分析討論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學習物理,給學生獨立思考動手操作以及合作探究的機會,讓學生感受物理和生活的聯系,理解學習物理的價值,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會用物理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和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意義在于提高初中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利于接受和鞏固物理知識,而且可以體現生活化教學是以人為本。
二、充分發揮導學案作用,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
導學案在高效課堂實施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首先學生在課前就可以通過看導學案初步了解課堂上要學習的內容,對知識加以預習,圍繞學習目標,將重點、難點問題整合在一起,并做出標記,在課堂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通過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去重點探討。其次導學案可以凸顯出物理高效課堂中的重點和難點,使課堂上學生始終保持思路理清。最后,在物理課堂教學中使用導學案,可以使學生在課堂表現中更具備主動自覺性,知道學習什么,怎樣學,它使學生對所學知識不再是簡單機械地重復,而是主動地去分析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本身就是自主學習和探索學習的過程,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發展,實現知識學習能力培養和情感體驗三維目標的有機結合。
三、建立學習小組制度,形成組內交流合作學習,組與組之間督促學習
根據學生的特長、興趣、學習能力以及性格等方面將一個班級的學生分組,并且組間無明顯差異,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同時學習小組制度還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把學生培養成德智兼備的祖國棟梁。在完成教學內容后需要引導學生進行組內及組與組之間的交流,使每個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小結與反思,通過對例題、習題解題過程的總結提煉出適合自己的方法,升華學生的收獲。
高效課堂給我們農村初中物理老師提供了一個充分展示自我的平臺。在實施高效課堂的過程中,我也總結出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應根據不同的具體情況作出不同的應答,而不是一味地生搬硬套,物理教師在進行高效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創設必要的情境,最大限度地使教學過程各環節都可能高效,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有所收獲。我相信只要我們教師轉變觀念、積極實踐、勇于探索,相信我們的高效課堂將是素質教育的又一里程碑,將為農村物理教學譜寫新的篇章。
參考文獻:
修紅衛.農村初中物理教學方法探析[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0(4).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