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全飛
摘 要: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文化傳承,抖空竹運動是我國民族文化苑中一株燦爛的花朵,作為中國的“土特產”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被首批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高校開展空竹運動教學,一方面增加學生體育課堂活動項目內容;另一方面可以對民俗運動進行傳承、發揚。但是,在具體從事教學過程中,會遇到不少困難和挫折,如空竹種類繁多、地域性差異大,動作名目不一;師資缺乏;學生運動強度不足等原因,文章針對這些問題給出了具體解決的方法。
關鍵詞:高職院校 空竹 探究 運動價值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10(c)-0177-02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文化傳承,其中傳統的體育項目、民俗運動對促進華夏子孫體質健康、休閑娛樂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推動民族傳統和民俗運動發展,一方面能讓其發揮功效,促進新時代全民健身事業發展;另一方面,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也是中華文明重要組成部分,對其保護、傳承、發展是體育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1 高職院校開展空竹運動的價值
1.1 空竹的健身價值
空竹是民俗體育活動項目,在中華民族文化淵源中,抖空竹既古老又新鮮,既健身又時尚,它集健身性、娛樂性、技巧性、靈活性、表演性于一體,是一項非常值得推廣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
抖空竹屬于有氧運動,可以有效提高人體的呼吸功能,增強肺活量,提高血液攜氧能力,通過有節奏、不間斷、長時間的運動,能有效改善心肺功能、緩解人的精神疲勞,能有效預防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空竹運動通過雙手握桿抖動空竹:(1)可以增加手臂與胸部肌肉力量。(2)使肩關節周圍的肌肉有節奏的伸縮,可以起到預防和緩解肩周炎癥狀的目的,這對高校學生愛玩游戲,長期久坐具有良好的健身效果。
抖空竹要求活動者全神貫注、手眼協調,做任一動作時,要求眼睛始終注視著空竹抖動時所在空間位置的變化,并通過大腦反射給練習者,對青少年的神經系統與改善視力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抖空竹可以使全身各個關節以及腰頸椎都在不同程度的運動著,它不僅動作精細,可以提高身體協調能力,而且還能訓練平衡感、增強空間立體感,有助于開發智力,促進學習。參與抖空竹這樣的集體活動,還可以改善一些青年學生自閉癥狀,有利于培養他們良好的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
1.2 空竹的文化價值
2006年5月20日,“抖空竹”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學校體育作為體育文化主要的傳播與發展路徑,應該是民族傳統體育需重點發展的方向。然而,長期以來,在全國各級各類學校教育當中,民間傳統運動形式一直備受“冷遇”,基本處于“缺失”狀態,很多民間傳統運動項目對于目前絕大多數青少年來說是陌生的,抖空竹運動的普及和發展,必須從在青少年當中,在學校當中大力推廣。抖空竹運動只有在學校中開展起來,在中小學中普及,成為廣大青少年健身活動的項目之一,并通過青少年的帶動作用,將學練之風輻射到家庭、社區、社會中去,才能進一步推動整個社會對于民族傳統體育的認識、重視以及保護。以學校帶動社區進而推動全國范圍內民族傳統體育的開展。
2 高職院校開展空竹運動存在的問題
2.1 空竹種類繁多、地域性差異大,動作名目不一,不利于教學推廣
空竹屬于民俗體育項目,受地域影響名稱種類很多,例如“空鐘”“扯鈴”“風葫蘆”“空竹”等,根據形狀分類的話,又有單輪空竹、雙輪空竹、異性空竹、龍行空竹等分類,目前常見的有單頭空竹、雙頭空竹、呼啦圈空竹、空竹球等,由于它來之民間,在中華歷史文化長河中屬于口授相傳的技藝,因此,全國各地沒有統一的動作名稱和動作規范,再加上被雜技藝人加以推廣和發展,動作種類更加繁多,令人眼花繚亂。所以,這不利于學校教學傳授和空竹文化技藝的傳承。
2.2 師資缺乏,是困擾高職院校開展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全國還沒有高等院校開設空竹師資,從一些開設空竹教學的學校來看,大部分是邀請社會上個人從事空竹活動的愛好者來學校授藝,這些人具有一定的空竹表演能力和運動水平,但是,沒有課堂教學經驗,都是根據個人經驗總結出一些內容來傳授給學生,因此各個學校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基本不一樣,教學效果可見而知。另一部學校,是體育老師出于自身愛好向一些民間空竹玩家學習以后,再根據個人經驗傳授技藝,由于個人自身能力和精力的原因,在帶領學生入門掌握基本動作之前還可以勉強應付,但在學生技能水平有待提高之時往往不能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幫助,從而使孩子們喪失了繼續學習抖空竹的興趣。由此可見師資是高職院校能否開展好抖空竹運動的重要因素。
2.3 動作難度不一,運動強度不足,也制約著校園空竹教學活動的開展
空竹運動手、眼、身、法、步需要協調配合,不同的空竹種類入門難以程度也不盡相同,入門簡單的空竹運動技術對于高職院校青年學生來說,運動強度,運動量遠遠不夠,上下肢力量、腰腹力量、心肺功能的刺激強度也很難達到,因此,高職空竹運動很難達到高職體育課堂教學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要求。相對較難的空竹運動技術,學生掌握需要一定的時間,練習時動作不能連貫,斷斷續續,其對身心健康促進效果更是一般。此外,空竹運動,具有一定的安全隱患,也是制約其在校園開展教學的原因之一。
3 高職院校開展空竹教學的解決途徑
3.1 領導重視,在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支持
空竹屬于中華名族傳統文化的瑰寶,被列入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因此,應該從上層開始重視,進行挖掘保護,并加以傳承。例如:可以由國家體育總局牽頭,組織各地專家、學者、空竹技藝大師在一起研討,將一些適合教學的空竹技術動作進行統一梳理,統一名稱,統一動作規范,制定標準的空竹運動教程,以適合廣大青少年學生從事這項運動。
3.2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一些具有條件的體育院校成立專門的空竹教研室,聘請師資來培養國內專門的空竹教學師資隊伍,同時,利用業余時間定期舉辦空竹師資培訓班,來擴大空竹教學師資隊伍。各個高校也可以自行聘請空竹技藝大師來授課,先傳授給愛好空竹的體育教師,讓他們做好空竹運動的普及教學,在課外俱樂部、興趣社團再聘請高水平空竹運動高手,幫助廣大學生進行提高,激發他們的興趣。
3.3 結合身體素質練習,以彌補高職空竹活動項目課的運動量不足問題
高職院校青年學生在空竹課堂上,由于剛入門,因此,運動強度低,對促進他們體質發展的運量還略顯不足,一是,可以在課的前半部分注重空竹技藝傳授,課的后半部分注重身體素質練習,例如耐力性訓練、上下肢力量訓練、腰腹部力量練習等。二是,將上下肢力量、腰腹部力量練習和空竹動作相結合,編排出新的動作,這樣既能增強空竹學習樂趣,也能促進青少年體質發展,例如:空竹拋接中間穿插跳繩,即拋棄空竹后用空竹繩完成1次或多次跳繩,然后再接著空竹等等。
4 結語
雖然高職院校在空竹運動的實際開展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但筆者認為相對于其他組織機構對空竹運動的拯救力量和力度而言,筆者更認同于高職院校空竹教學的開展能夠對空竹這項民族傳統體育運動及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保護具有更深遠的意義和價值。
參考文獻
[1] 楊斌.民族傳統體育在全民健身中本質功能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2(8):54.
[2] 黃鑒,吳春鳴.空竹運動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0.
[3] 韓涵.抖空竹運動在南京市中小學推廣的可行性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