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中國旅游業迅速發展,旅游企業對工作人員的需求也與日俱增,而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也隨之越來越高。高等職業院校為旅游培養所需的人才。本篇論文對當前高職前廳客房服務與管理課程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課程教學改革措施,最終保證中國旅游業快速健康發展。
【關鍵詞】高等旅游職業教育 前廳客房服務與管理 課程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3-0019-01
一、前廳客房服務與管理現狀及問題
(一)前廳客房服務與管理現狀
我們針對國內多所高等職業院校的旅游專業,專門就前廳客房服務與管理課程進行調查可知,在國內絕大多數的高等職業院校中,旅游專業均將前廳客房服務與管理課程作為主要課程,但這一課程的實踐內容卻不足以滿足提升學生實踐技能的要求。
(二)前廳客房服務與管理課程存在的問題
1.缺乏明確的課程目標
能否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完善的課程目標是一項動力因素,因此將課程的教學目標具體化,讓教學過程有著更加明確的方向。當前多數高校中關于前廳客房服務與管理課程目標的確定都較為寬泛,并不夠細化。
2.缺少具有適用性的教材
當前高等職業院校旅游專業中,所使用的前廳客房服務與管理課程的教材較為陳舊,滯后的信息無法滿足師生的需求,從而影響正常的教學活動。同時,作為選擇較為多樣化的教材,卻難以找到適合具有適用性的教材。教材內容理論化強,對理論知識的傳授所占的篇幅太大,未能凸顯出高等旅游職業教育的特色。
3.“雙師型”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水平相對較低
在高等職業院校旅游專業中,綜合理論知識與實踐素養是教師應該具備的,不僅滿足雙師型的標準,同樣還應該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但是受中國傳統高等教育、中等職業教育的影響,教師們對理論講述重視,缺少實踐訓練能力。真正的雙師型教師應當既具備高素質理論,又擁有高水平實踐能力。
4.教學方面
高校在前廳客房服務與管理課程中,在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教學方法較為單一,絕大多數認可老師,在授課過程中使用較為單一的教學方法,多是單純的使用講授法,絕少數做到將案例教學法與情景模擬教學法有機的結合與運用;二是,教學手段落后,國內高等職業院校旅游專業班型較大,多媒體的教師數量不足,而且模擬教室設備、實訓基地等教學手段極為落后。
5.較為片面的課程考核
在調查中發現,高職院校前廳客房服務與管理中,考核時間較為集中,考核的內容偏重理論知識。但是前廳客房服務與管理課程的目標,除了讓學生掌握相關知識之外,還要培養他們的綜合能力,這種片面的課程考核方法,很難公正的衡量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與其它綜合職業能力。
二、前廳客房服務與管理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一)確立高職院校前廳客房服務與管理的課程目標
高職旅游院校中,旅游專業的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學生不僅掌握基本的崗位能力,還應當具備高超的學習能力、溝通能力、社會活動能力、組織與管理能力以及決絕問題的能力。因而,高職院校前提客房服務與管理的課程目標應該分別從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及思想教育三個方面進行確定。
(二)編寫高質量的教材
適用的教材對教學起到促進作用,因此,前廳客房服務與管理的教材要綜合教育行政、課程改革專家以及優秀教師、行業資深認識等的參與,還要結合旅游專業的學生特點,重點突出學生自主學習。
(三)提升“雙師型”教師綜合素質
關于“雙師型”教師,要重視培養教師的個性化與終身化,建立實踐訓練機制提升和完善專業教師的實踐能力,并鼓勵教師不斷提高資深學歷水平、科研水平,加強校企合作,有效實現“產業-教學-科研”一體化的培養模式。
(四)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科學的教學方法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加可同互動效果,推動教學效果的提升,因此,任課老師除了講授法之外,還應當靈活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情景模擬教學法以及案例教學法等。
(五)強化前廳客房服務與管理的實踐教學
重視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增加實踐教學課時數,不斷完善校內實訓設施設備建設,重視學生的前廳客房崗位體驗教學,提高學生實踐技能,或者通過頂崗實習的方法,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將知識與技能結合。
三、結論
高等旅游職業教育肩負著培養人才的重任,作為重要課程之一的前廳客房服務與管理課程更為重要的地位,通過分析其現狀與存在的問題,我們認為還是要不斷強化學生的職業技能與實踐能力,不僅提高教學效果與教學質量,還能夠保證為社會崗位培養應用型與技能型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張園.《高職院校“前廳客房服務與管理”課程教學改革芻議》.《蘇州市職業大學學報》.2013年第02期
作者簡介:
孟慶偉(1979.07.27-),女,滿族,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酒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