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軍
摘 要:在傳統的音樂教學中,教師沒有確定合理的教學目標,也沒有按照教學目標來開展教學活動,他們僅僅帶領學生在課堂上唱唱歌、聽聽音樂。這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上得到了視覺上的享受,卻沒有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音樂教師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來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對音樂這門學科有了全新的認識。
關鍵詞:教學環境;課堂教學;民族音樂
對音樂教師而言,其應該了解音樂教學的目的。音樂這門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這門學科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借助音樂來熏陶每一位學生,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美。在音樂教學中,如果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來開展教學活動,那么這就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各項能力,也沒有讓學生了解到學習音樂的真諦。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來開展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
一、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營造和諧、良好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在音樂課堂中,我們會發現有一些學生認為自己唱歌的聲音不好聽,他們往往不愿意在全班學生面前唱歌,這就導致他們不太喜歡音樂這門課。為了能夠激發每一位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教師要營造良好的、和諧的教學環境。
1.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
良好的校園環境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學校可以將小品、器樂等演出圖片匯集起來,然后將這些圖片張貼在不同的地方,從而可以讓學生在視覺上得到滿足,并且也可以起到點綴學校環境的目的。同時在大課間的時候,學校的廣播室要播放一些古典音樂、世界名曲等,這樣做可以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美妙。
2.營造良好的課堂環境
第一,教師要營造輕松、有趣的教學環境,從而可以讓學生在該環境中輕松地學習到相關的知識。教師不能以嚴格的標準去要求每一位學生,究其原因在于每一位學生的接受能力是不同。如果教師以嚴格、統一的標準來要求每一位學生,這就會打擊一部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第二,教師要相信每一位學生,鼓勵每一位學生。有的初中生性格內斂、比較自卑,他們不敢在很多人面前唱歌,遇到此類學生,音樂教師要及時與他們談話,鼓勵他們,幫助他們戰勝自卑。當這些學生取得了一點點進步的時候,教師要給予他們鼓勵,讓他們覺得自己還是有希望的。長此以往,就會讓這些學生越來越自信。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每一位學生,給予每一位學生更多的正能量,幫助他們重新樹立自信。第三,營造教師與學生互動的教學氛圍。比如,當老師要讓學生欣賞《伏爾塔瓦河》,教師可以給學生介紹一些伏爾塔瓦河是捷克的母親河,作者通過這一河流表現出對祖國的熱愛,通過介紹這些知識,然后讓學生再欣賞這首歌曲,從而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作者歌曲中的感情。
二、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藝術想象力。音樂課堂不是簡單地教授學生幾首歌曲,而是要增長學生的音樂創造才干,培養學生美的創造力。比如,當老師要帶領學生欣賞《金色的秋天》這一首歌曲的時候,在上課之前,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來回想一下秋天萬物的變化,并且讓學生將秋天萬物的變化描述出來。然后教師接著問:秋天是一個美麗、豐收的季節,你們覺得什么東西可以更好地代表秋天呢?此時學生眾說紛紜。借著這個機會,教師帶領學生學習歌曲《西風的話》。當學生聽完《西風的話》的錄音之后,教師讓學生來講講聽完之后的感受,然后教師將作者的寫作背景講述給學生,接著教師帶領著學生打拍子,掌握此首歌曲的節奏。此時老師又說:同學們再欣賞兩首曲子,那就是《金色的秋天》和《揚鞭催馬運糧忙》,當學生聽完這兩首曲子之后,教師讓學生講述他們聽完這兩首歌曲的感受。教師通過讓學生欣賞這三首以秋天為題材的音樂作品,這樣做可以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音樂與大自然之間的聯系。同時教師要讓學生在欣賞這三首歌曲的過程中感受音樂的速度、節奏以及音樂等多種音樂要素的特點。當學生在欣賞不同音樂的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展開想象,進行思考,這樣做讓學生在欣賞音樂作品的同時真正感受到音樂的美。通過讓學生欣賞秋天中不同景象的歌曲,這就要讓學生了解到音樂的藝術表現形式,并且也讓學生了解到大自然的美是音樂家創作的靈感。
三、大力發展民族音樂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我們的祖先給后代留下了豐富的民族音樂遺產,這些音樂具有較為鮮明的民族特色。因此,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帶領學生學習一些民族音樂、了解一些民族樂器,這樣做不僅促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得以提高,還促使學生的鑒賞能力得以提高。
我們都知道,民族音樂具有非常豐富的內容,其包括了民間歌舞、戲曲音樂、曲藝音樂等。但是由于民族音樂欣賞教材較為有限,里面的內容較為單一,再加上學生缺乏對民族音樂的認識,這就導致很多學生都不愿意學習民族音樂,并且他們對學習民族音樂的積極性較低。為了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民族音樂的興趣,此時教師要豐富民族音樂的教學內容,適當擴充民族音樂知識,從而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民族音樂的趣味性。在學習民族音樂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民族音樂的演奏活動中,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民族音樂的美。比如,老師可以帶領學生欣賞民族音樂《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某一選段,在欣賞之前,教師可以將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故事講給學生聽,這樣做既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能激發學生欣賞民族音樂的熱情。
總而言之,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音樂教師要努力提高學生的想象力,還要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同時在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喜歡上音樂這門課,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音樂的美。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努力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以及學習環境,還要鼓勵學生發揮自身的想象力,提高音樂課堂的效率。
參考文獻:
[1]侯豆豆.構筑美好的音樂課堂:淺談我對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一點體會[A].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
[2]騰文蓮.對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創新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3(29).
[3]楊曄.初中音樂教學策略研究[A].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