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穎
摘 要:在傳統教學活動中,美術教師扮演著知識傳授者的角色。隨著新課程改革活動的不斷進行,傳統的教學角色已經不能滿足教學需求,教師需要進行適宜的角色轉變。
關鍵詞:美術教師;角色轉變;指引作用
受傳統教學機制的限制,美術課程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隨著新課改活動的進行,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美術教師需要根據新課改要求,轉變自己在教學活動中的角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自身在教學活動中的指引作用,引導學生全面健康發展,落實新課改發展觀念,貫徹新課改改革方針,改變傳統教學活動面貌,為學生全面發展打造氛圍良好的課堂教學活動。
一、發揮教師的指引作用
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師認為教學就是講課與考試兩者的反復循環;受傳統教學機制的限制,美術課程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而且缺少考試環節,導致學生進行美術課程學習時,保持被動的學習心態,不能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隨著新課改活動的進行,美術教師需要努力轉變這一現象,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方向轉變為雙向,活躍課堂氛圍。重視學生的情感發展與學習狀態。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整合更多方面的美術教學內容、更具實效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看成發展的主體,教師需要成為美術教學活動的指導者、學生學習活動的合作者。一位美術教育家曾經說:“美術教學不是把所有的孩子都培養成畫家,而是把他們培養成具有審美能力的人,能夠感知美、創造美。”美無處不在、無處不有,讓學生能夠感知美,需要教師的指引。有一位單親家庭的學生小王,衣著不整,受到同學的歧視。一件小事深深教育了我:課上一幅掛圖不慎被撕壞,課下小王同學把掛圖拼好了。我因勢利導,夸獎小王同學心靈美、手兒巧、掛圖粘得好,號召學生向小王同學學習。我又趁勢指出學生要注意衣著整潔,體現出學生的活力美。小王從此自己動手把學生服洗得干干凈凈,還主動布置教室,他對美術課產生了興趣,也帶動了其他同學。
二、樹立終身學習發展觀念
我國已經進入知識經濟發展時期,社會技術發展迅速。順應社會發展趨勢,教師需要樹立終身學習發展觀念。轉變自身的教師角色,成為一名學者。在教學活動與日常工作期間,不斷學習更多的美術知識,了解美術界的前沿信息。課程改革同時也為教師提供了一個不斷成長的機會。在課程改革中,角色轉變不是一時就可以完成的,需要長時間的轉變與積累。美術教師需要轉變教學觀念,重新審視美術教材與美術教學活動。增強教師自身的教學責任感。樹立終身學習發展觀念,對學生也會產生間接影響,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美術教學有其自身的特點,通過直觀和形象產生一種超自然的神秘魅力。要贏得學生的依賴和崇拜,只有對學生的愛和了解是不夠的,還要有堅實的“學問”作條件,我力爭每節課講解達到吸引人,讓聽者津津有味,從中受到美的熏陶的效果。我在課下認真鉆研新教材,學習新課改的內容,將它應用到教學中,師生互動的形式使課堂氣氛變得活躍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進修學校學習了微機初、中、高級內容,提高了課件制作水平。還到東北師大學習了Flash課件制作技法,并上網瀏覽了大量有關美術教學的電子書籍,積極參與上級部門組織的教研活動,認真聽取,領會教改精神,豐富自己的學識。
三、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師要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就要轉變教學觀念,尊重學生的學習生活及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學習規律。學生是教學活動的重要參與者,沒有學生的參與,教師無法進行有效的教學活動。學生是發展教學模式的內因,教師則需要根據學生需求推動教學活動發展。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充分發揮指引者的角色,才能促進美術課程改革活動的順利有效進行。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增強自身的主體意識,在課堂活動中踴躍發言,并且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探索美術世界,尋找與發現生活中的美。這就要求美術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多設計一些學生參與的活動,讓他們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找到學習的樂趣。總之,在以后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會繼續鉆研新課改理念,讓我的美術課堂變得更加生動精彩。
學生的美術學習過程是一個不斷生成疑問、解決疑問的過程。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扮演著指引者的角色。教師是促進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重要推動力。根據新課改要求,美術教師轉變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角色,為學生的學習不斷創造多種有利條件,成為學生深入學習美術知識的有力保障。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身邊的事物,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學習提供全方位的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苗春艷.新課程激發教師轉變角色[J].中國教育研究論叢,2005.
[2]李長云.淺談美術教師在教學中的三種境界[J].吉林教育:教科研版,2007(6).
編輯 王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