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珍
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總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信任。其實學生也一樣,他們渴望得到老師的理解和信任。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能給學生多少“理解”和“信任”?當我們真正走入學生的生活中去理解和信任他們,他們又會給我們帶來些什么呢?
一、理解學生,學會傾聽
要想了解學生的心理,學會傾聽是最好的辦法。在我們心平氣和傾聽學生的訴說中,我們可以知道很多從未獲知的東西。其實在孩子們的內心深處有一種很強的欲望,一種想表現、想讓老師和同學認可的欲望,而這些美好欲望總會在我們不經意的一次次的不理解中破滅。
通常我們在解決學生的一些問題上很難做到耐心傾聽學生的訴說,有時甚至根本不給學生訴說的機會,而這樣往往會給學生帶來不公,久而久之,在學生心中會產生一種逆反心理,即使他們有事也不愿意和我們交流。這樣會給班級管理帶來很大的麻煩,所以我們必須要以一顆公平、公正的心去耐心傾聽學生的訴說。特別是一些原本在班級中表現就不好的學生,對于他們,我們更應有耐心。
我們學校的常規管理中明確規定“嚴禁吃零食”,每個班主任都會三令五申地強調零食問題。在我們班也是如此,可盡管這樣還是會有些嘴饞的學生偷偷去買些誘人的零食。我們班中就有個典型的人物小林,她被同學們公認為“零食大王”。為了零食問題我和她談了很多次,擺事實講道理,最終她向我保證以后再也不去買零食。可有一天中午發生的事,讓我很惱火。那天是我值日,無意間看見校對面小店中有小林的身影閃過,我先是一驚,隨后一種無名之火油然而生,我想立刻把她抓到我的面前,狠狠地批評一頓,可就在這時有件急事需我去處理,這事就被暫時放在了一邊。下午上課前班長送來了一張小紙條說是小林給我的。上面寫著:“老師您好,今天我違背了我的諾言,可是這回是因為弟弟賴在小店不走,我沒辦法,只好買了些零食給他,我保證絕對沒有下次了,老師請相信我。”“請相信我”四個字寫得特別大。我給了她一次機會,沒有在班中提及此事。事后我慶幸那天沒有及時處理此事,才有機會傾聽小林真實的訴說。正是一次不經意的傾聽,讓我更深層次地了解了我的學生,走入孩子的心靈。
二、理解了,所以信任著
在處理班級的事務中,我盡量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從理解學生著手。當我真正走入學生的心靈以后,我發現孩子們是多么想表現一下自己,他們多么希望能獨立地去干一些事,不再有老師的指導和父母的經驗之道。可是我們沒有給他們機會,因為我們沒能真正了解他們,我們懷疑他們的能力,我們怕他們會把事情搞砸。對學生的不理解、不信任束縛了很多學生的發展空間,讓很多學生沒有發揮自己能力的舞臺。我們理解學生就要信任他們,相信學生的能力,相信他們能辦好自己的事。
在班級管理上我本著理解、信任學生的指導思想,放手讓學生去做,給學生自我表現的舞臺。在班干選拔中自然是自我推薦加學生民主選舉產生。有了學生自己選出的班干,在班級管理中班干的管理就更加有信服度。學生自然愿意聽從,班級的許多事務交給他們也讓我很放心。
在每個學期開學時,最頭疼的莫過于學生的座位。怎樣去調整座位,每每都要大傷腦筋,看坐在一起的兩位同學是否合適,花了我不少時間,而往往還有學生沒有考慮周全。這學期我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幾個班干,不到兩天他們就把座位調好了,而且令我和每個同學都滿意。事后我詢問他們是怎么做的,他們告訴我分三步:一自愿,二分析,三調節。首先讓同學們自找同桌,然后班干從性格、學習情況等方面去分析他們能否在一起,若存在明顯問題的,班干幫助重新調整。聽了學生的敘述后我很吃驚,小小年紀的他們考慮問題卻如此周全,他們每個人是如此的棒。
有了以往成功的例子,孩子們的自信心增強了,很多事情他們能獨立完成,只要一有機會他們總想表現表現。班級要開辦圖書角,學生又開始忙起來了,有不少學生來問我該怎么辦,我只是笑著告訴他們:“老師相信你們有能力辦好自己的圖書角,相信你們自己,相信同學們。”一個星期后我班的“圖書角”成功開辦了,制度也上了墻。學生捐的書籍有上百冊,我還選了專人管理圖書。這次活動全在學生的自主下完成,我沒有給他們拿主意想辦法,為了制訂借書制度,全班動員,每個人都制訂了幾條制度,最后從中選出最佳的八條制度。為了能有更多的書籍,幾個班干在班中積極動員甚至開展了演說活動,號召大家踴躍捐出自己的書。如今圖書角的借書活動開展得紅紅火火,秩序井然,沒有發生圖書損壞或遺失的現象,而這一切都歸功于學生的圖書管理方法。他們再一次向我證明了他們的能力,也證明了我相信他們是沒錯的。
因為對孩子們的理解,促使我信任這些孩子,正是我對他們的信任,讓他們充滿了自信,鼓足了勇氣,干出了讓老師都覺得自豪的事。理解了,所以信任著。讓我們的理解和信任走入學生的內心深處,讓學生在我們的理解和信任中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劉德建.師生關系新視野平等·對話·溝通·理解[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1).
[2]張清娥.教育從理解學生開始[J].讀與寫:下旬,2011(8).
編輯 王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