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華美
摘 要:哲學是一門使人智慧的學問,馬克思主義哲學可以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少走彎路,為人們生活的路途點起前行的明燈。通過了解,很多學生都渴望走進哲學,但真正接觸之后又失去了學習興趣,主要原因是認為哲學課堂枯燥乏味。教師可以在哲學教學中變換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各種資源,讓哲學課堂活起來。
關鍵詞:哲學課堂;文本材料;巧妙導入
一提到哲學很多人會認為哲學神秘、抽象、思辨,是一門虛無縹緲的學問。很多學生都渴望走進哲學,但真正接觸之后又失去了學習興趣,主要原因是認為哲學課堂太枯燥無味。那么,應該如何讓我們的哲學課變得通俗易懂、生動有趣,讓學生發自內心地喜歡上哲學課呢?這是我從教以來一直在不斷思考和探索的問題,下面我就簡單談一談自己在哲學教學中的一些做法。
一、創設情境,巧妙導入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痹谡n堂教學中,新課導入至關重要,哲學課堂更是如此。新穎有趣的導入不僅能使學生很快進入角色,積極投入到學習中來,而且能寓情于景,震撼學生的心靈,激發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1.視頻導入
在哲學教學中,有時單靠簡單的說教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借助于現代化的教學工具——多媒體,通過音頻動畫可以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深刻認識并理解哲學原理。例如,在講授”世界的物質性“時,我播放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視頻——《微生物到人類的形成過程》。通過觀看視頻,學生不僅認識到了我們人類的形成過程,而且認識到了所謂的上帝創世說是背離客觀實際的,世界是物質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質性。
2.詩詞導入
例如,在講授”認識運動 把握規律“時,首先引用毛澤東的“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說明物質運動的絕對性,通過富于文采的語言使學生聽之興味無窮,增強學生對物質運動的絕對性的理解。
3.音樂導入
音樂能陶冶人的情操,激發人的情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因此,在哲學教學中借用音樂來導入新課,既可以改變沉悶、枯燥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情感,增強教學的感染力,同時又可以活躍學生的思維,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除此之外,在哲學教學中也可以采用設疑導入、故事導入、時政導入等方法導入新課。究竟要采用什么樣的導入方法,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特點來選擇,總之雖然形式各異,但殊途同歸。
二、利用豐富的文本材料,使哲學課堂充滿詩情畫意
有人說,哲學教學太枯燥乏味,沒有語文教學的那種美感。其實文學中很多的文本材料例如諺語、成語、名人名言、寓言故事等,都可以拿來應用于哲學教學,使你的語言富于文采、生動形象,讓哲學課堂充滿詩情畫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引用“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說明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引用“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谷,不知地之厚也”,說明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的來源;講述“愚人吃餅”的故事說明量變和質變的關系;用“鄭人買履”的故事說明做事情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運用“刻舟求劍”的故事說明運動的絕對性;借助“揠苗助長”說明規律的客觀性等等。
三、恰當運用其他學科的知識
各學科因研究領域和研究對象的不同,存在比較大的差異,但是各個學科之間又是密切聯系的,因此可以運用學生已熟悉的其他學科知識來闡述哲學上的概念和原理,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接受和消化,而且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理論觀點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兩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主張,強調了“樂學”的重要。現代心理學研究也表明:一個人只要對所學的東西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迸發出不可遏止的學習熱情。盧梭說:“教育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苯處熞欢ㄒ鶕W情,結合教學內容,靈活多樣地設計教學方法。“讓哲學課堂充滿活力”,這是我們矢志不渝的追求!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