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學生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打基礎,為他們繼續學習英語和未來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在課改下要想有效提高初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要求教師必須重視課堂的效率,在上閱讀課時把握三個環節:閱讀前(Before you read)、閱讀中(While you read)和閱讀后(After you read)。
【關鍵詞】目標導學 自主探學與合作研學 展示賞學與檢測評學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3-0096-01
閱讀能力就是在閱讀的過程中對有效信息進行處理的能力。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學生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打基礎,為他們繼續學習英語和未來發展創造有利條件。閱讀教學備受教師和學生的重視,而課堂就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時空場所,是有效提升教學實效質量的重要舞臺,是學生獲取知識培養能力的主要渠道。筆者嘗試將學生按學習能力按學習能力強、中、弱搭配分組,每小組中有6個學生,設組長與副組長,他們是小組的領頭羊,每個學生在組內各施其職,又相互合作。組與組之間競爭,通過“展示賞學”與“檢測評學”給各小組加分,總分最高組可以獲得獎勵。
一、閱讀前(Before you read):目標導學。
目標導學是用明確的學習目標來導出學習任務,閱讀課的學習目標就是設置閱讀任務。設置閱讀任務是讓學生進入閱讀狀態的一種手段,也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重要手段。閱讀任務設置能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課文表達的主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動機,還能使課堂富有生氣,為閱讀課文做好準備。
二、閱讀中(While you read):自主探學與合作研學。
(一)自主探學:自主探學是在學習目標的引領下,細化“目標”為具體的學習任務,引導學生用恰當的方法,在規定的時間內積極主動地探究具體的學習內容,初步完成學習任務,發現難點和記錄學習問題。
1.克服閱讀的不良習慣,比如加快注視,減少不必要的回視。這些不良習慣都會影響思維的連貫性,從而對閱讀材料缺乏整體性的理解。改進學生的思維方式和習慣,重視語篇的分析。
2.有選擇地閱讀,尋找主題句,捕捉與題目相關的有效信息,如時間、地點、人物、數字以及事件,把握全文。
3.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加強學生對詞匯習得的重視。學生在做閱讀理解的過程中遇到的首要問題就是生詞障礙,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幫助學生擴大詞匯量:
(1)根據構詞法來推斷詞義,如加前綴和后綴,如“unforgetable”,是由“un+forget+able”構成的,由此可以推出其含義是“難以忘懷的”。還有一些復合名詞、復合形容詞等,如“fireplace”是由“fire+place”構成,由此推斷出是“壁爐”的意思;“kind?鄄hearted”是由“kind+hearted”構成,可以推斷出是“好心腸”的意思等。
(2)根據文中解釋推斷詞義,如:Each graduate receives a document called a diploma. It shows that the student has successfully completed a course or has passed an examination.從后面一個句子的句意判斷diploma是“畢業證書”的意思。
(3)根據上下文的之間的邏輯關系來推斷詞義,如:Tom is so stingy that he never gives anything to others,even his best friends .從句意中可以判斷stingy是“吝嗇的”的意思。
(二)合作研學:合作研學是在自主探學的基礎上,針對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普遍存在的、難以解決的問題和難題,通過學生間和師生間的交流、討論等形式合作解決問題的教學過程。例如:文章中出現的生詞,在本文中詞匯習得提到的那些方法還解決不了的情況下,可將這一任務可以交給學習程度中下的學生,讓他們去查找字典,讓其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能有事可做,學習中等的學生問題和難題最多,可以讓學習好的同學幫助解決,學習好的同學還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通過學生間和師生間的交流、討論等形式合作解決問題。
三、閱讀后(After you read):展示賞學與檢測評學。
(一)展示賞學:通過組際展示、交流各小組在“自主探學,合作研學”中取得的學習成果,展現自我、構建知識、形成能力的重要教學環節。這一環節要讓每一學習小組都有展示、交流的機會,避免少數好生重復表現。 教師既要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分析、欣賞,又要支持學生發表不同意見。
(二)檢測評學:這一環節的方式和手段(書面、口頭、抽檢、互撿等形式)要豐富多樣、精要科學。教師要組織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獨立完成檢測任務,及時補缺補漏,完成鞏固和提升教學任務。閱讀課的檢測評學,就是在課堂結束前看看各小組完成任務的情況以及小組得分的統計情況,來判定誰是優勝者。
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個漸進而復雜的過程。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培養學生每天進行英語閱讀的習慣,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同時加強對學生創造思維的訓練以及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習慣。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逐步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繼續學習英語和未來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55個細節》 歐陽芬 主編 2007年11月
[2]《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課型》 張四保 郭治源 主編 2008年3月
[3]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
[4]《和易以“學”》 吳飛 孫志滿 程光龍 主編 2012年12月
作者簡介:
陳霞英(1977-),女,漢族,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人,本科,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第一中學洋中分校,職稱:中一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