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錢貴 張善勇
摘 要:可持續發展理論主要倡導的是可持續性,所以對于我國交通事業而言,未來只有走可持續的發展道路,才能走得更加長遠。因而文章主要從加強資源利用和適應環境以及資金供給三個角度提出了促進我國公路交通發展的模式,以更好地實現我國交通發展模式的可持續性。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公路交通;發展模式
發展模式直接決定了發展的的方向,而可持續發展理論則是發展模式的核心思想,所以為了更好地實現公路交通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采取可持續的發展模式,并在未來的發展和實踐中進行不斷的優化和完善,采取有效的措施,促進我國公路交通的可持續發展。
1 可持續發展理論下促進我國公路交通發展的資源利用模式分析
公路交通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就在于其具有發展性、協調性和持續性,而資源又是促進公路交通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所在,所以為了實現我國公路交通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采取資源利用模式,為未來我國交通發展模式指明道路。在整個資源利用模式中,主要包含了能源與土地以及建筑材料。
首先從節能策略來看,主要應從公路交通結構的節能和技術節能以及管理方面的節能。而從結構性的節能模式來看,主要是對道路的基礎設施結構和車輛的運力結構以及車輛能源消費結構等進行優化,并致力于城市公共交通的發展。而從技術性的節能模式來看,主要是在未來大力發展智能交通的技術,并在車輛中強化節能技術的應用。而在進行管理節能時,主要是致力于道路運輸組織水平的提升,切實加強道路客運組織的管理,并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及服務品質,切實加強汽車駕駛員的節能意識強化和培訓,不斷提高其節能素質,強化并養成節能駕駛的習慣。
其次從土地利用策略來看,主要是對土地資源進行合理的規劃,并對路網結構進行不斷的優化和完善。并對收費站撤并之后采取聯網收費,以盡可能地節約土地資源,同時還應將技術等級不斷的提升,著力實現交通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并通過多種渠道強化節約意識,從而更好地促進土地資源利用的最優化。
最后從建筑材料利用策略來看,主要的盡可能地采取全壽命周期的成本控制,并盡可能地將基礎設施的可靠性能提升,切實加強材料的回收和循環利用,并盡可能地采取節能環保的材料,以更好地實現資源利用的最大化。
2 可持續發展理論下促進我國公路交通發展的環境適應模式分析
為了實現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未來我國交通事業的發展勢必需要采取環境適應模式,這就需要在交通事故方面采取安全發展的戰略,并結合當前的大氣污染及溫室效應采取綠色發展戰略,針對當前交通擁擠的現狀則應采取暢通發展戰略。
一是在交通事故方面,主要采取的安全發展戰略,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是致力于設計的優化,確保施工質量的同時致力于道路行車環境的優化,嚴禁出現超載和超限運輸的情況,同時注重現代科學技術的應用,切實加大力度加強對道路交通的監管,才能更好地促進管理水平的提升。不斷提升駕駛員的素質水平,強化其安全意識,尤其是嚴把車輛的性能關,確保安全立法和執法的力度得到有效的提升。二是在大氣污染與溫室效應方面的綠色發展戰略來看,主要是對現有的能源結構進行調整,對現有的節能減排體系進行完善,并構建有關節能減排方面的監測和考核體系,對現有的節能減排激勵政策進行完善,明確并強制實施綠色的排放標準,加大力度推進水上交通運輸的發展,盡可能地實現綠色而又低碳交通。三是在面對交通擁擠方面實施的暢通發展戰略,主要是對現有的道路交通基礎設施進行不斷的完善,確保道路收費政策得到不斷的優化和完善,切實加強價格杠桿的利用,對道路施工進行優化管理,并注重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強化道路監控水平的提升。
3 可持續發展理論下促進我國公路交通發展的資金供給模式分析
該模式的選擇有助于經濟可持續發展,所以為了實現我國公路交通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致力于資金供給模式的利用,這就需要以公共財政為框架,構建普通公路的投資和融資機制,并對現有的高速公路收費的政策法規進行不斷的優化和完善,利用市場資金籌集高速公路修建資金,并構建促進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之間統籌協調發展的機制,尤其是在投融資機制方面,必須對事權進行明確,對不同行政等級公路投資的責任主體和主體責任進行明確,在財政方面,政府也應加大對其的投入,同時還應對政府的財政性資金投資結構進行適時的調整和優化,保證財政資金得到科學使用。與此同時,還應在市場機制籌集修建資金方面,對現有的公路收費政策進行不斷的調整和完善,并著力構建與我國國情相符的特許經營制度,加強對高速公路的養護和改造,通過科技的力量打造智能化的高速公路。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可持續發展理論下研究我國公路交通發展模式,不僅有助于我國交通事業的快速發展,還能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提升其競爭力,最終促進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但是在可持續發展進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資源利用率低下、環境適應性差和資金不足等,所以為了更好地促進這些問題的解決,就必須加強資源利用,盡可能地適應環境,尤其是應確保資金供給充足,才能更好地實現這一目標。
參考文獻
[1]李揚.基于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我國公路交通發展模式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3.
[2]王建軍,李富勇,牛俊萍.基于可持續發展理論的公路交通安全評價[J].中外公路,2006,3:287-289.
[3]李揚.我國公路二元發展的資金供給模式與風險監控研究[J].公路,2012,12:124-129.
[4]李揚,褚春超,陳建營.我國公路交通可持續發展的模式選擇[J].公路交通科技,2012,12:144-147+158.
[5]唐常春,樊杰.基于城鄉統籌的公路交通建設模式與路徑研究-以長株潭為例[J].經濟地理,2014,8: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