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金嵐
【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3-0200-01
美術是最重要的視覺藝術,對學生獲得以視覺為主的審美體驗、陶冶審美情操等方面,具有其他學科難以替代的作用。《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美術教學應注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因此,作為美術教師,在美術欣賞課教學中,不僅要在課堂上欣賞好一張畫,一件工藝品,更重要的是遵循審美的規律,多給學生感悟藝術作品的機會,引導學生體驗、思考、鑒別、判斷,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觀念,能對審美現象作出獨立的判斷,努力捉高學生的審美品味。
一、把握作品之“美”,激發審美興趣
在美術欣賞課教學活動中,學習興趣的培養是逐步形成的。每一堂課,筆者總是先摸清學情,在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面,常常設計多種方法,從而篩選出適合喚起學生興趣的最佳方法。如,降低美術欣賞知識和技能的難度和要求,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使課程內容與學生不同階段的情感和認知特征相適應,以活潑多樣的課程內容呈現形式和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審美興趣。又如,根據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因材施教,把深奧的道理用通俗易懂、引人入勝的形式、語言傳授,從而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審美興趣。再如,將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系在一起,運用范畫、參觀、欣賞、故事、游戲、音樂等各種有趣的教學手段,增強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象能力,從而來激發學生的審美興趣。
美術欣賞課教學方法切忌千篇一律,作品分析避免面面俱到。如果每件作品教法都是老生常談,學生會感到索然無味。只有抓住不同作品的不同“美”之處,才能激發學生欣賞的興趣,使學生在欣賞過程中有新鮮感,并有所感想、有所收獲,這樣的欣賞課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才能產生良好的效果。
二、調動各種手段,培養觀察能力
羅丹說過:“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因此,要想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觀察能力的培養是不可或缺一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的過程,也即培養學生觀察美、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過程,觀察能力的形成對學生的想象、思維、創造、操作和審美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如在欣賞荷蘭畫家凡·高的《星月夜》時,筆者先告訴學生“美就在畫中”,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此時映入學生眼簾的是那扭曲、流動的天空以及火焰般的松樹,根本不是學生平時看到的樣子。這時,筆者運用多媒體顯示這幅畫的“動態演示”,讓學生仔細觀察思考:那色調,布局和筆觸的運用,又蘊含著怎樣的意境呢?筆者順勢提出問題:你怎樣理解意象藝術的“真實”和具象藝術的“真實”?你是否認為意象藝術比具象藝術更具表現力?為什么?這樣,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再進一步觀察,思考,甚至搜集作者的生平簡歷,從而想象凡高對自然、生命、人生的獨特情感的體驗。
可見,充分運用信息化等先進的各種教學手段,讓學生接觸大量高水平的美術作品,豐富學生的形象儲存,才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進而提高學生對美術作品的審美能力。
三、貼近生活實踐,培養創造能力
要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創造能力的培養最為關鍵一環。《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美術實踐是一種具有創造性的活動,教師在教學中應運用講解、示范、討論、比較、練習等多種教學方法,加強美術與其他學科的聯系,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系,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和研究能力。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是學生創作的源泉,學生的創造能力來源于實踐,筆者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逐步認識到了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筆者總是引導學生貼近生活,培養學生通過自主參與學習活動,獲得親身體驗,逐步形成一種日常學習與生活中喜愛質疑、樂于探究、探索求知的心理傾向,激發學生創新的積極欲望。如筆者在引導學生欣賞水粉畫時,教學生觀察物體的色彩變化規律,細致分析物體之間及各個部分的色相、明度、純度、冷暖等變化以及產生色彩變化的原因;接著讓學生大膽去嘗試運用繪畫技法進行繪畫。對于沒有教過的繪畫技法,看不懂的畫面效果或腦中還未成形的繪畫方法,學生能夠憑借已有舊知識大膽嘗試,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相互討論的方式嘗試解決問題。這樣,學生在不斷地嘗試中獲得新知和能力,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得到更多的培養,不斷提高創造美的能力。
在欣賞課教學中,對于所涉及到的概念和原理、形式美的基本法則等理論問題的講解,筆者總是在實例分析的基礎上進行,避免花太多的時間去集中講授理論知識。如在講美術作品中的“怪異”或“丑陋”現象時,筆者列舉欣賞蘇軾的《枯木怪石圖》,聯想到蘇軾“政治受排擠”的史實,學生明白了,他畫怪誕的枯木竹石,實際上就是在畫中抒發心中的不平之氣。這樣,就避免了只講解生硬的美術概念。當然,如果在賞析美術作品的同時,能針對當地的一些文化現象或其它范例加以評論和闡述,就更有利于學生對藝術本質特征的加深領悟,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此外 ,在美術欣賞教學中,還可以定期在校園和社區舉辦師生書畫作品展,給學生提供觀賞、交流、借鑒、創造的機會,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總之,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途徑是多方面的、多渠道的、綜合性的,需要美術教師潛心研究,不斷創新,尋找適合學生審美能力提高、個性健康發展的有效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