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雷
一、做一名有愛心的班主任
愛是班主任工作的靈魂和核心,愛會架起教師和學生之間溝通的橋梁,從而使你的工作事半功倍。剛開學第一個月的時候,那時住校生都是集體吃飯,班主任幾乎是全盯全靠,在學生吃飯的時候,我會走過去輕聲叮囑他們“多喝點湯”;對于班內幾個不喜歡吃雞蛋的孩子,我會替他們把蛋皮剝掉,然后塞到他們手里;有幾個飯桌總是剩下很多飯菜,我會在他們離開之前把飯菜分到他們碗里,看著他們吃完。當有學生生病時,我會叮囑他們按時吃藥。每天放學,我會習慣性的叮囑他們路上注意安全。天氣不好的時候,我會提醒他們加衣服。
記得蘇主任曾經和我開玩笑說我的管理方法屬于“娘式管理法”,在這種管理法下,我們師生之間的關系也由開始的陌生和矜持變得親密起來。今年的雪下得特別多,每次掃雪時我都會和他們一起干,但干一會兒后總有人從我手里奪過衛生工具去。放學后,我經常會晚走一會兒,于是經常會有學生問“老師,需要給你打飯嗎?”。通過這半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越來越堅信愛是雙方面的,是給予、是付出,同時也是收獲。
二、為學生營造緊張有序的學習環境
1.加強思想上的引導
多給學生講一些勵志小故事和大學里的故事,讓學生對未來充滿憧憬,每天在黑板上寫一些鼓勵的話語等,都是一些很好的辦法。
2.強調課間和自習紀律
從開學我就讓學生把“進入教室,入座學習”當成座右銘。并且對課間紀律也做了詳細的要求,讓學生把為下節課做好準備當成課間休息的主要任務。自習課要求學生“不下位、不交流、高效率”。
3.充分利用在校每一分鐘
受由主任課前講題活動的啟發,我也在班里試了試,效果果然不錯。后來我想每天跑操回來至第三節課約有十幾分鐘,不如把這段時間利用起來,于是我讓班委組織學生每天利用這二十分鐘對部分薄弱學科重點知識進行互相講解。在期末考試前的一個月,我又組織各科代表對重點知識在后黑板上進行梳理,每天在下午上課前和放學前拿出十分鐘集中背誦。通過這些活動,讓同學們明白時間像是海綿里的水,會越擠越多,而且我們班的小老師越來越多,學習氣氛也濃厚了許多。
4.充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
在召開家長會前,我讓每個學生給家長留了一封對學習和生活進行總結的信,放在教室的桌洞里,并讓家長會后給學生回信。我們要充分調動家長積極性,讓家長做好孩子學習的后備工作。
三、充分利用好每一次活動
學校組織的每一次活動都是我們提高班級凝聚力的最佳素材。記得軍訓,我和同學們都非常努力,我們個個都信心百倍,發誓把開學后的第一張獎狀掛在班里,可結果卻不盡人意,當比賽結束后,同學們的情緒都非常低沉,個個垂頭喪氣地回到了教室。我走上講臺本想說幾句鼓舞士氣的話,但同學們和教官這幾天軍訓時的樣子馬上閃現眼前,這時自己的眼淚竟然不爭氣地呼呼往下流,霎時間教室里很多同學都跟著哭了起來,還有幾個女同學跑上來給我送手絹。 “老師,我們以后會更加努力的。”有幾個懂事的孩子對我說。我趁熱打鐵“下一個活動就是期中考試了,同學們有沒有信心?”“有”教室里頓時熱血沸騰。在跑操比賽時,學校規定比賽時間為期五天,第一天比賽時,我發現很多學生不進狀態,我馬上讓學生回憶了軍訓一周的點點滴滴,然后我們的體育委員說:“老師,咱們明天比賽時把外套脫了吧。”有的學生說“老師,咱們明天跑操時圍巾也得摘下來?!边€有的學生說“不僅衣服要脫,鞋子也得換成厚底的,這樣聲音更大,評委會覺得更加整齊。”看著活潑可愛的他們,我想這次活動結果已經不再重要。只要我們用心捕捉、仔細觀察,每一次活動中都有很多我們可利用的教育契機,抓住了這些契機,它將帶給我們意想不到的效果,它帶給我們的收益將是各方面的。
四、重視習慣培養
六年級是培養學生習慣的關鍵時期。記得剛開學時,班里每天是飲料成堆,糖紙成片,辣條、零食更是數不勝數,當時我就給他們下了死命令:絕對不允許任何一瓶飲料、一袋零食進入六年級五班的教室,否則將嚴懲不貸。雖然下了命令,但抗戰的道路卻是艱辛的,“寫懺悔錄、把他們的零食掛在教室殺一儆百、零食監督接力賽”等等各種各樣的辦法我都試驗過,現在班里幾乎找不到零食的影子了。當然,學生坐姿的培訓、課前準備的培訓、聽課習慣的培訓、文明用語及衛生習慣的培訓等等,這些都是我的工作重點。好的習慣對人的一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七年級正是培養學生習慣的關鍵時期,因此我將把培養學生習慣貫穿于整個六年級始終,堅持不懈地做下去。
(作者單位:山東省鄒平縣梁鄒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