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
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進行積極有效的師生互動,對教師和學生的雙向交流有顯著幫助,教師和學生能夠更好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同時進行深層次的思想交流,促進教師教與學生學。正確有效的課堂教學不僅是教師單方面的事情,它是師生共同作用的結果,實現有效的師生互動不但可以促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積極性,而且可以提高學生對英語課這門學科的興趣,提升英語學科對學生的吸引力。其次,在課堂中進行積極有效的師生互動,可以奠定學生從“知”到“信”的基礎,讓學生充分發揮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促使學生知行的轉化。教師在課堂上真誠的付出和投入,不僅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會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效果,使學生對知識產生一種信仰,同時在課堂中一些學生對國內外英語現狀的觀點和看法也往往會感染教師在課堂中的教學激情和熱情。
一、初中英語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
1.形式單一
“控制—服從”是初中英語課堂師生互動中教師和學生的主要行為模式,相互切磋型的互動較少,師生互動拘泥于“提問—回答—反饋”的模式,教師對于互動的理解存在偏差,未能將互動貫徹到整個教學過程中去。教師應該多采用師個互動、師組互動、師班互動等多種模式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課堂中的師生很多時候是在對一些簡單的問題進行互動,有的甚至是無需討論的問題,教師在講臺上提問著教案上千篇一律的問題,學生在下面應付式的回答,這是常見的現象,這樣不僅是在浪費時間,而且缺乏對學生思維的啟發,學生之間也缺少激烈的辯論,常常只是在重復一些提問和回答。在這種情形下,看起來師生互動是和諧的、統一的,然而卻不是我們想要的師生互動,這樣的一問一答看起來很熱鬧,但卻并沒有起到真正的效果。
2.內容隨意
在平時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一大部分課堂師生互動并不是圍繞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進行的,而只是以形式為中心。教師在課前缺乏準備,課堂上興之所至、隨心所欲,提出的問題也都十分簡單、隨意,不僅沒有學生的思維空間,不能達到引發學生思考、提升學生探究能力的目的,也不能使初中英語課堂師生互動有組織、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同時教師也往往沒有注意到控制互動的密度、節奏和頻率等。
3.對象失衡
教師給予學生課堂互動機會的多少具有明顯的傾向性,這體現在教師在互動對象的選擇以及學生的互動機會上具有明顯的失衡。一般來說,教師往往給優等生、學生干部、自己喜歡的學生、在課堂上表達能力強的學生更多的時間和機會,讓他們參與到課堂師生互動中來,而這些學生也往往在課堂師生互動中有良好的表現,他們在參與師生互動的過程中也會更加積極。每個學生參與師生互動的時間和內容也常常存在比較明顯的差異,不同的學生受到教師的對待也不一樣,教師一般更喜歡傾向在差等生、非干部學生、不太喜歡的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差和家庭背景一般的學生回答問題時,選擇一些簡單的、回答所需時間不長的問題;而在那些優等生、干部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強和家庭背景好的學生回答問題時,選擇一些困難的、論證性較強的、回答所需時間較長的問題。
二、初中英語課堂師生互動的對策
要實施初中英語課堂師生互動,克服其存在的問題,關鍵在于教師要引導學生會互動、敢于互動和樂于互動,要為學生搭建互動的平臺、指導學生互動的技能、拓寬學生互動的空間。我個人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通過課上對其他英語教師教學的觀察,課下和教師、學生的討論,并結合討論后教師課堂教學的實例,對如何實施初中英語課堂師生互動行為的對策進行了反思和總結。
1.創設良好情境
營造良好氛圍的重點集中在情,應將最有效的情境同新知識進行結合,導出問題。要使產生的問題能充分調動學生思想的活躍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就需要教師在設置問題上運用技巧,來幫助學生調動積極性。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同教學相結合,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才能夠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英語學習的過程之中。例如: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選用英文歌曲教學,因為歌曲能給人以美感,留給人的印象深刻,因此,把英文歌曲引人課堂教學,它的作用是將語言與情境結合,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感性知識和形象材料,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鞏固。如在教Christmas Day這一內容時候,播放一首《鈴兒響叮當》,能立即把學生帶人白色的圣誕節的氣氛當中。
2. 聯系現實生活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如果不及時滲透與社會生活、時代發展密切相關的課外知識,就無法活化書本上的知識,就談不上學生對知識的實踐應用,更談不上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培養。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穿插一些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或現象。如:在學習First-aid這一內容時,進入到課文主題之后,開展一系列的閱讀訓練和交際能力訓練。在主題結束時,進行小結,引導學生發散思維,聯想急救固然重要,然而能做到防患于未然,豈不是更加重要?這樣就順理成章地過渡到互動Speaking部分,在該課結束前,讓學生相互介紹一些警句和生活中常見的公益安全宣傳用語等,教師及時點撥并加以補充。如:Take care of yourself in case danger happens. Mind your steps on the slippery floor. Mind your head. Mind where you are going before a car hits you. 再如,筆者在教學野生動物類單詞時,請一學生模仿elephant、panda、tiger、monkey等動物的動作,其他學生猜,如猜對了就請他來做動作。鞏固時,又播放這些動物的聲音,請學生聽音辨物,說出對應的動物,并做相應的動作。這就提高了學生記憶單詞的興趣,讓學生在做游戲的同時加深了對單詞的理解與鞏固。
3.增強提問意識
教師在課堂上應鼓勵學生大膽開口,表達心中所想。對于大膽表達的學生,即使難免有些錯誤,也應以鼓勵為主。沒有疑問就不會產生創新的動力,如果沒有質疑能力便永遠不能推動創新發展。只有學生敢于說出心中的懷疑,師生之間才能真正實現積極有效的互動交流。在日常的書面作業中讓學生學會提問。學生在做書面作業時,必然要運用所學的綜合知識以及自己的聰明才智獨立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自我評價。當學生碰上較復雜的問題時,需要學生用較強的創造能力去解決。但由于綜合知識組合能力的限制、思維角度的不同,學生在做書面練習中必然會發現問題,從而提出問題,例如,在學過Star sings這一內容之后,筆者便與學生之間進行了有效的互動,互相之間問答:Whats your star sign? What are your characteristics? Do you think what the star sign says matches you? Why or Why not?通過一系列的互動問答,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增進了師生之間的了解。
總之,師生互動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為學生發展服務的心與學生就相關內容進行平等互動,根據學生的課堂行為表現與感受對自己的教學行為與思路做出機智性調整,以使師生互動深入持久進行。在實踐過程中,真正做到每個學生都能與教師進行生成性的互動,仍有許多努力要做,英語課的教學改革是一個大課題,需要我們用勇敢的探索精神和認真的科學態度去反復實踐、總結和提高。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銅羅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