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坤
摘 要:學生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會到了科學探究的樂趣,親歷了知識建構的方法,他們的研究、驗證都是一種學習能力的體現。
關鍵詞:科學素養;實驗能力;探究能力
初中化學是學生化學學習的基礎,對于這門自然科學的學習,學生更多的是在學習前人的科學發現,驗證前人的科學發現,在這樣的學習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成為初中化學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那么什么是學生的科學素養,實施怎樣的策略才能完成這樣的教學任務呢?下面筆者談談自己的探索和實踐。
一、正確理解科學素養的教育內容
初中學生剛接觸化學知識,而化學多數的知識是在實驗中進行教學的。在這樣的實驗中,學生逐漸形成的學習本領就是科學素養,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對學生實施科學探究的教育,對學生化學知識和化學學習技能的培養,學生對化學的學習態度、情感與價值觀培養等。
二、科學研究能力的培養
學生今天對化學知識的探究,是在驗證科學家的發明和發現。所以學生所做的科學實驗和科學家的化學研究具有非常大的相同性,學生的這種驗證能力就是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應該遵循提出問題、建立猜測和假設、制訂計劃、獲取事實與證據、檢測與評價、表達與交流等幾個步驟。在進行探究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實踐能力。
三、化學知識與技能的培養和形成
化學學習的技能是學生在特定的學習目標指引下通過練習而逐步形成的知識學習能力,是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如學生對數據的分析,提出問題,應用已經掌握的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對化學中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化學符號、常見元素、化學基礎知識、化學實驗的操作能力等,都是化學學習能力的體現。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完成實驗的能力,都是學生科學素養的體現和標志。
四、培養學生對科學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這是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三維目標之一。化學學習中教師應該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和自然,對一切科學知識保持濃厚的興趣,具有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科學務實,嚴謹治學的素養,都是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內容,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利用一切手段和措施,培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學習熱情,更為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形成較高的科學素養。
參考文獻:
劉儒德.初中化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1).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