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洪
【摘要】新課程改革實施成敗的關鍵在于教師,生物課體驗教學的實施,關鍵看教師能否實現角色的轉變。生物課體驗教學對生物課教師角色轉變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現實中生物課教師角色轉變并不盡如人意,仍存在很多問題。如果不給與解決,勢必會影響到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生物 體驗式教學 存在的問題 教學質量
從教學實踐來看,一方面,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和機制。很多普通初中學校的領導對生物課體驗教學改革重視不夠,沒有建立有效的保障措施和機制確保生物課體驗教學的順利開展。雖然很多學校應有一定的優勢教師資源,新課改理論的理論水平也有了很大提升,但缺少制度和機制的保障,使得改革缺少良好的環境,體驗教學的實施狀不盡如人意。另一方面,在知識理論和教學方面水平都很高,但是在生物課體驗教學實踐中并沒有完全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沒能扮演好體驗教學的教師角色,在角色轉變上存在著很多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在課堂教學方面
課堂教學三維目標落實不到位,沒能把素質教育放在首位。新課程改革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放在首位。生物課的體驗教學也更注重學生積極情感的養成。但是在教學實踐中很多教師并沒有自覺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仍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價值觀的引導;課堂教學情境、教學活動設置不到位,不具有普遍性。初中學生的素質是參差不齊的,體驗教學實施也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進行體驗學習,實現對知識的自我構建。但是很多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和創設的學習情景只適用于部分優秀的和學習中等的學生,一些學習成績差的學生處于旁觀的態度。很多教師在設置教學情境和教學活動上做很不到位;教學習慣沒有改變,教學方式不靈話。生物課實施體驗教學就要開展多種形式的體驗教學,引導學生進行學習體驗,如活動體驗、實驗體驗、調查體驗、小組合作體驗、網絡體驗等等。但是大多數教師并沒有改變傳統的教學習慣,課堂“一言堂”的情況還時有出現。教師沒能做到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體驗學習。即使采用了靈活的體驗教學方式,開始時課堂活躍,井然有序,但之后教師就會自亂陣腳,以致教學效果不明顯。教學評價方式單一。教師在體驗教學評價上存在先入為主的偏見和由于評價信息片面造成的錯誤,把評價方式局限于對傳統的成績考察。殊不知教學評價的不當直接影響著體驗教學的實施。
二、在教學研究方面
教學研究與體驗教學實踐結合不緊密,教學科研能力低。大多數教師能夠采用與本班生物課體驗教學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科研,但是他們并沒有意識到體驗教學的課堂就是他們進行教學科研的實驗基地,沒能很好的利用課堂教學,教學研究與體驗教學實踐結合不緊密。另外,教師開展課題研究的方式單一。只有很少數的教師能夠做到與教研組、年級組活動相結合或是與學校組織的各類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大部分教師只是依靠個人的力量,結合自己的教學工作實踐來做課題研究,但往往因為個人能力有限,科研成果很少。
三、在教學管理方面
生物課教師體驗教學課堂控制力低。隨著課程改革的進行,絕大多數教師教學管理觀念與以往相比有很大改觀,贊同生物課體驗教學的課堂應呈現民主、和諧、活躍的氛圍。表現在課堂教學在教師的引導下教學氣氛活躍、民主,不再是全部聽任教師的掌控,學生主動學習,進行體驗學習。但是,也有很多教師并沒有真正在生物課的教學中做到這一點,只是在觀念上做了一些改變,并沒有落實到實際行動。甚至是做到這一點的教師,也不能很好的掌控課堂,使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出現課堂失控的狀態。
四、在學習行為方面
初中生物課教師的學習時間有限,學習方式單一,隨著教育大環境的變化和學情的演變,部分教師現有知識儲備很難適應體驗教學。初中生物課的體驗教學對教師的知識面要求越來越廣,運用知識的能力要求越來越高。體驗教學倡導學生自主探究、主動學習、體驗學習,進行發散性思維。教師要想很好的引導學生、體驗學習,就必須有更完善的知識結構,充足的知識儲備,并能夠靈活的運用。但是在體驗教學中,教師普遍反映自己的知識有限,實施體驗教學難度越來越大。因此,更多的生物課教師努力尋找最佳的和最有效的學習方式,不斷為自己充電,如通過網絡等最便捷的方式查閱資料、獲取最新信息等等。這表明教師的自主學習意識正在逐漸加強。但是,大多數教師反映由于教學工作繁忙,各種任務層出不窮,很難保證靜心學習的時間。
五、思想認知方面
課程改革實施的關鍵在于教師。影響體驗教學生物教師角色轉變的主觀原因是教師自身能力有限,對體驗教學認識不足。沒有認識到體驗教學應注重過程和體驗的特點。體驗教學的核心是體驗。體驗教學的過程是師生平等交往的過程,是個體全面發展的過程,它關注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認知體驗、情感體驗、審美體驗等各個方面;它是個體獨特的發展過程,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由于教師沒有認識到體驗教學的這些特點,并將其運用到體驗教學的實踐,使生物課體驗教學難以順利實施。對體驗教學的方法認識不足。體驗教學的方法就是以學生已有情緒情感、認識體驗為基礎,在體驗教學實施中喚醒、激活學生已有的情緒情感、認識體驗,并對產生的新情緒情感、認識進行積極構建,力圖做到不斷豐富、深入、融合和升華學生的體驗。所以實施體驗教學的前提就是教師必須對學生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有效的實施體驗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采用適當的方法對學生處于靜態、潛伏狀態的體驗進行引導,使學生能夠以積極主動地體驗狀態參與到教學當中;當學生的體驗被引發以后,教師還必須對學生的體驗進行適當的調節,以使學生對教學內容能夠產生合理而深刻的體驗。對學生的體驗進行適當的調節,既是順利實施教學的必要條件,又是學生健康發展的基礎。由于教師對體驗教學的方法掌握不到位,認識不足,在體驗教學實施中也存在很多問題。
【參考文獻】
[1]李倩.初中生物課堂探究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考試周刊,2014(22)
[2]胡海鑫.初中生物探究式課堂教學的思考[J].教材教法研究,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