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摘 要:網絡反腐具有隱蔽性強、方便高效、成本低等特征,能為反腐工作的推進發揮重要的作用。但與此同時,網絡反腐工作中也存在著缺乏理性、制度不完善以及侵犯隱私等問題,因此,需要采取完善制度、政府引導以及提高自律性等措施,從而進一步完善和推動我國網絡反腐工作發展。
關鍵詞:網絡反腐;問題;對策
一、網絡反腐的特征
1.網絡反腐方便、高效
與傳統反腐手段涉及群體有限,單個民眾力量單薄導致反腐效率低相比,在網絡環境下,民眾可以將相關腐敗信息放在網絡這個即時信息交流平臺上,通過粘貼、轉載等方式,快速地傳遞和散播腐敗信息。由此可見基于互聯網的便捷性,網絡反腐更方便、高效。
2.網絡反腐成本低
信訪、舉報和上訪等是幾種傳統的反腐渠道,但這些反腐渠道耗費的時間成本、金錢成本以及人力成本都是比較高的,而反腐成效又不大。但是在互聯網環境下,不同階層、不同職位、身份和地位的個體都能夠進行直接溝通,舉報人通過網絡渠道能夠迅速地傳遞有關舉報材料,引起社會以及政府有關部門的關注并迅速做出回應,反腐成本低。
3.網絡反腐隱蔽性強
在網絡環境下,舉報人可以在微博、論壇、博客等社交網絡平臺上注冊賬號,進行匿名舉報,使網民能夠利用網絡的虛擬性來保護舉報人的個人信息。這既是網絡反腐的隱蔽性強的特征,也正是因為網絡反腐的特征,網民能在網上暢所欲言,提供大量的反腐信息和線索,推動反腐工作的順利進行[1]。
二、網絡反腐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網絡反腐容易侵犯他人隱私
網絡反腐具有隱蔽性強的特征,也正因如此,實踐中部分居心叵測的不法分子利用網絡這個工具,惡意誣陷、誹謗他人,無事生非,導致政府有關部門浪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對虛假的舉報信息進行處理,而在對被檢舉人的調查過程中,必然會擾亂到被檢舉人的正常的生活秩序,并對其名譽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2]。
2.網絡反腐缺乏理性
在網絡反腐過程中,由于網民個人素質參差不齊,部分網民法律意識不強,甚至惡意制造謠言,而部分傳播者不能理性分辨,人云亦云,導致具有迷惑性和煽動性的謠言極易在網絡上進行傳播,對反腐審查人員形成強大的輿論壓力,擾亂正常的社會秩序。
3.缺乏相關制度對網絡反腐進行規范
廣大網民的熱情參與對推動網絡反腐的進一步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網絡反腐缺少必要的機制和制度的規制,導致網絡反腐難以發揮最大的效用,有時還會擾亂正常的社會秩序。
三、完善網絡反腐工作的策略
1.對網絡反腐進行積極的引導
網絡反腐的隱蔽性特征,導致網絡反腐中經常會出現虛假的舉報信息,難以保障其真實性。虛假信息的傳播不僅會對他人的隱私造成侵犯,同時還會污染網絡環境,擾亂正常的社會秩序。因此政府作為社會輿論發展的引導者,需要加強對社會公眾的引導工作,積極關注輿論走向,進行引導。一方面要使社會公眾樹立正確的反腐意識、加強反腐觀念;另一方面要注重加強對社會公眾的教育、引導,提高其道德素質,限制不實的、虛假的舉報信息的傳播、擴散,保證反腐信息的真實性,避免不法分子利用這些虛假的信息進行社會犯罪。
2.完善反腐制度建設,規范網絡反腐行為
由于與網絡反腐相關法律法規建設的滯后性,導致網絡反腐工作屢出紕漏。因此面對網絡反腐這種新生事物時,我們首先要對目前已經出臺的法律法規進行梳理和思考,研究目前制度上存在的管理缺失和空白,思考針對這種缺失需要通過何種方式進行改進彌補。同時我們要推進網絡反腐與制度反腐相結合,積極探索網絡舉報與現實其他舉報對接的組織機制,為網絡反腐的制度化提供組織基礎[3]。
3.提高和加強網絡反腐的自律性
互聯網提高了信息傳播的速度、加快了傳播的效率。但是在網絡進一步普及的情形之下,網絡不文明現象也屢見不鮮,虛假信息、謾罵信息等混淆了人們的視聽,網民在網絡反腐中的不理性、部分政府工作人員對網絡反腐的不理性嚴重阻礙了網絡反腐的發展。因此需要提高網民的道德素質,對網民進行正確引導,增強網民的自律性,使網絡反腐健康、有序地運行。
參考文獻:
[1]倪 敏.新時期網絡反腐的困境與出路[D].咸陽: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3.
[2]黨 玲.當前我國網絡反腐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學理論, 2014(29):42—43.
[3]李春燕,鄭曙村.當前我國網絡反腐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共銀川市委黨校學報,2010(05): 23—25.
(作者單位:安徽師范大學皖江學院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