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朝江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素有語文教學半壁江山之稱,培養學生寫作能力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由于廣大農村地區經濟文化相對落后,信息閉塞,學生視野不夠開闊,造成農村學生在作文時普遍感到無話可寫,寫作水平難盡人意。如何提高農村初中生寫作水平呢?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閱讀名篇,評贊、鼓勵,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⑴教師要做學生的寫作楷模。要激發學生寫作興趣,首先教師自己要愛好寫作,致力提高自身寫作能力,經常有自己的“作品”展示給學生。
⑵引導學生閱讀名篇,喚起學生寫作興趣。要想提高農初中生的寫作能力,必須讓學生多閱讀名篇,汲取其中的寫作營養,只有做到讀書破萬卷,才能達到下筆如有神的境界。
⑶抓住學生習作中的閃光點多加表揚和鼓勵,樹立學生寫作信心。教師在作文評語中,感情要真摯,態度要肯定,在作文評講中教師對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通過評贊、鼓勵,激發其作文興趣。
二、引領學生觀察、感受鄉土生活,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生活是寫作的基礎和源泉。農村學生普遍感到無話可寫,并非生活中缺乏寫作素材,而是學生缺乏發現素材的意識和能力。介此,我在教學中十分注重引導學生有意識地觀察生活,感受生活。我采用的方法一是讓學生堅持寫觀察日記,如校園中每個季節花草樹木的變化、田野中莊稼的生長、村莊的建設等等。另外,每周學生回家我還會讓他們有意識地做一次家務。
三、拓寬學生素材,傳授學生寫作方法
寫作并非是對素材的簡單堆砌,而是對素材加工創造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我將寫作方法的分析放在重要位置,結合教材內容教學生如何利用課本中的寫作方法進行寫作;二是利用作文輔導類的資料對學生進行系統訓練。自七年級開始,我就建議學生訂閱有關作文輔導訓練的報紙或刊物,然后根據這些資料的內容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寫作指導和訓練;三是指導學生學寫創新作文。我十分注重教會學生在寫作時大膽創新,拓寬學生素材。
四、以學生為主體,促使主動發展,挖掘鮮明獨特的寫作個性
在作文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學生自主、獨特的精神,凡是學生能夠自己發現的,教師決不代替。如:作文的命題,教師應該給予學生選擇的機會,體現學生自主性的機會,給學生寫自己的真實感情留足必要的空間,可以由教師只提出一個范圍,由學生自己擬定題目;或者教師擬出幾個類似的題目,讓學生選擇做;或者教師所出的題目必須有更為廣闊的涵蓋面,讓學生在不受約束的情況下根據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來確定具體的題目等,這樣充分調動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五、鼓勵學生注重積累知識,經常進行片段寫作練習
一個人的閱讀量對于他的寫作能力來說非常重要,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并且在閱讀過程中將自己感興趣的字詞句記錄下來,這樣慢慢的,學生就會積累到更多的課外知識,而這些都可以作為他們的寫作資料。例如,在進行《我的媽媽》寫作練習時,學生就可以將在《我的母親》一課中積累到的詞語運用到寫作中,從而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六、精雕細琢,鼓勵學生反復修改
俗話說:“玉越琢越美,文越改越精?!焙玫奈恼露际墙涍^反復推敲和修改而成的。古往今來,精于修改文章的人是不乏其例的。初中生平常寫一篇作文,如果一遍寫就,不認真修改,大多數文章勢必會結構不完美,條理不清,詞不達意,甚至不知所云。我在教學中要求學生寫好作文后自己至少要讀三遍。這樣病句、錯字、別字就會少了一些。同時還要求幾個學生結成一個小組,一個人讀幾個人聽。一個人的作文,其他同學看后指出病句、錯字,提出修改意見。
總之,作文教學,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取得成效的,而是需要經過長期不間斷地訓練才能有所提高。作文是整張語文試卷中的重頭,我們必須十分注重作文這塊,讓我們師生一起努力,一起譜寫出美妙的文字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