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騫
摘要: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我們國家的科學與技術水平在不斷的提高,尤其是互聯網技術水平發展較為迅速。在這種情況下,網絡技術已經涉及到社會各個領域,尤其是在科技、政治、經濟和文化領域,網絡逐漸演變成為當前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即時網絡對其影響作用相對較大,這既是一種挑戰,同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發展的時機。在即時網絡時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應當根據當前的實際情況,分析相關的應對措施,從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質量。
關鍵詞:即使網絡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挑戰;應對分析;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9(B)-0000-00
在當前的社會時期,網絡漸漸演變成為社會生活中的主要組成部分,而且高校大學生同互聯網之間的聯系愈發密切,在這種情況下即時網絡時代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合程度在逐漸的加深?;ヂ摼W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聯系在不斷加深,即使網絡逐漸演變成為當前高校教育的重要方式,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緊密聯系其發展現狀,制定相關的應對措施,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質量。
一、 即時網絡時代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情況
方興東定義即時網絡時代為,“以大規模同時在線的網民的實時互動為基礎的互聯網應用。[1]在當前的社會發展趨勢下,我們國家的互聯網運用范疇逐漸推廣,網絡使用者的數量劇增,尤其是以青年學生為主。即時網絡時代的特點在于即時、高校、快速、方便等,能夠盡可能的延伸網絡的范圍,同時也有利于擴大消息的傳播質量。即時網絡時代具有較強的開放性、全球性、虛擬性以及生活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大學生的發展有著較為重要的作用,網絡不單是擴充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容,同時也能盡可能的豐富教育形式,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和發展帶來機遇和挑戰。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挑戰
(1) 不利于高校學生生理和心理的發展
在即時網絡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對象面臨的挑戰相對較多。網絡的虛擬性、開放性和多樣性使得有些大學生整天沉迷在網絡世界里,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不再是面對面的。[2]學生之間僅僅是利用電腦媒介開展溝通工作,這樣定會影響學生的交流,同時也會讓學生形成逃避現實的現狀,不利于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同學之間也會漸漸產生一定的隔閡。
(2) 對大學生合理價值觀的形成造成困擾
當前國內外形勢發展較為嚴峻,這也是我們國家網絡時代面臨的重要問題,同時也不利于高校大學生正確思想觀念的形成。雖然即時網絡時代的到來給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帶來了較為優越的條件,但是在某些方面也影響了學生正確價值觀念、世界觀念的形成。因為在此階段,高校大學生各方面的情緒和心緒發展不成熟,容易受外界的影響,網絡上相對不積極、負面的消息會影響學生價值觀念的形成。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在這種情況下,波動相對較大,有可能導致大學生錯誤的行為。
(3) 削弱大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一個民族必須要有高尚的品格和振奮的精神,才能夠立于世界民族的大舞臺。[3]在長時間的情況下,我們國家許多教育者對民族精神的重視程度不夠,尤其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這樣導致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下降。網絡時代的到來,弱化了高校大學生的民族責任感以及使命感,相關的價值觀念較為迷茫。
三、 應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難題的措施
(1)不斷增強當前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綜合素質和能力
互聯網絡在我們國家興起的時候,就在不斷的影響我國高等教育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這也是許多學者共同關注和探索的焦點。高等院校大學生的培養與塑造情況能夠較為直接的反應我們國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質量。即時網絡時代的到來對高校大學生思想狀況的影響較為深遠,高校教育工作者只有加強相關方面的教育工作,改善教育現狀,如此才能夠更好的增強當前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綜合素質和能力,將高校大學生培養成為社會所需要的綜合型人才。
(2)提升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的能力
即使網絡時代的到來,全面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交流方法,這種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模式必須不斷的創新和改變,如此才能夠保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而言,即時網絡時代的出現為其教學方式的轉變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同時也有利于將學生、家長同學校進行聯合,從而有利于帶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進程。但是其弊端在于為教育工作人員的教學工作帶來了一定的挑戰,不利于學生正確觀念的形成,極度容易干擾學生的健康成長。在這種情況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應當改善教學模式,完善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如此才能確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
(3)創新和改進教育工作模式和理念
伴隨著即時網絡時代的出現,我國高校大學生在思想行為觀念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就導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難以有序開展。所以,相關的教學部門和教育工作人員,應當緊密聯系即時網絡時代的特性和實際情況,不斷的創新和改進教育工作模式和理念,將其作為教學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斷的探索和發展。創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平臺、創造校園文化活動新途徑、創新思想政治理論課新方法。[4]
四、 結論
伴隨著我們國家即時網絡時代的到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當要詳細的掌握當前網絡時代的特征,要正確對待即時網絡時代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挑戰,同時也要積極制定相應的應對政策。如此才能夠幫助高校大學生綜合發展,同時也能夠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發展,因此必須慎重對待。
參考文獻:
[1] 錢榮貴. “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課程教學的價值維度[J]. 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04) :67-69;
[2] 鄭俏,張富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維度與價值維度[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4(03) :90-101;
[3] 唐亞陽,胡彩霞. 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脈絡與走向[J]. 思想教育研究. 2015(09) :120-122;
[4] 王玨,王芳.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職思政課的路徑探析[J]. 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5(04) :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