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毅庭
摘要:江蘇省大力發展中外合作辦學是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與建設高教強省的需要。雖然江蘇的合作辦學在規模上和質量上屬于全國領先水平,但也存在辦學定位不準、辦學模式單一、區域發展不平衡、學科專業設置不合理以及監管政策不完善等問題。江蘇應該進一步明確中外合作的辦學定位,豐富辦學模式,鼓勵創辦高水平合作大學和機構;促進區域、學科專業、以及辦學層次的優化發展;進一步加強監管,建立完善的質量保障體系。
關鍵詞江蘇省;中外合作辦學;
中圖分類號:G64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10(a)-0000-00
自1986年國務院批準正式成立我國第一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至今已近三十年。截至2014年,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共計2038個。其中,由教育部審批和復核通過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989個[1],由省級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審批并報教育部備案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1049個。大力推進高等教育國際交流合作,加快教育現代化進程,是江蘇省未來一段時期教育工作的重點。
1 江蘇省中外合作辦學的現狀分析
江蘇省高校中外合作辦學的起步以1986年南京大學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中美文化研究中心開始招生為標志,這也是中國改革開放之后較早設立的高校合作機構,至今已有近三十年歷程。
1.1 整體情況
截止2014年2月,全省49所本科院校中已有35所開辦了教育部批準的普通本科階段的中外合作辦學,覆蓋率達到71.4%。目前,江蘇省復核通過的本科及以上教育中外合作辦學機構1個,依據《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及其實施辦法批準設立和舉辦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4個,共計中外合作辦學機構5個,占全國總量的10.4%,居全國第四;復核通過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20個,依據《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及其實施辦法批準設立和舉辦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67個,共計中外合作辦學項目87個[1],占全國總量的9.24%,居全國第三。其中本科階段機構4個,占全國42個同類機構的9.5%,居全國第三,項目78個,占全國同類757個項目的10.3%,居全國第二;碩士及以上階段機構2個,占全國15個同類機構的13.3%,居全國第三,項目9個,占全國同類184個項目的4.9%,居全國第5。由此可見,江蘇的合作辦學在規模上和質量上屬于全國領先水平。
1.2 項目分布
截至2014年,全省共有普通高校總校數131所,其中本科院校49所:部委屬10所,省屬30所,市屬5所,民辦2所、中外合作2所,其中省屬30所高校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數達到67個,占項目總數的85.9%,平均每所高校2個以上項目,是合作辦學的主要力量,發展勢頭強勁。
1.3 專業分布
依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3],江蘇省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共開設經濟學、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五大門類30個本科專業,78個合作辦學項目共開設經濟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9大門類的50個本科專業。本科階段的中外合作辦學共涉及9大門類的63個專業,其中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的項目數量按照所含專業數計算,4個機構共計39個合作辦學項目,具體分布情況如表2。其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合作辦學項目數最多,達9個,工商管理專業合作辦學數量居第二,達6個。通信工程、應用化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五個專業的項目數都在4個以上。
1.4 錄取批次
在江蘇省本科階段現有的4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78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2013年普通本科計劃內進行招生的有2所機構和52個項目。具體招生情況如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中,本科第一批次錄取的分別是中國人民大學中法學院和西交利物浦大學。35所開辦本科層次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學校中,藝術類提前錄取項目1個;第一批次錄取的有13所高校的19個項目:文科有南京財經大學、蘇州大學等4所高校的4個項目;理科有南京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12所高校的16個項目;第二批次錄取的有16所高校的19個項目:文科類有7所高校的8個項目;理科有15所高校的25個項目。
表1:2013年合作辦學專業本科計劃內招生計劃一覽表
藝術類 第一批次 第二批次
高校(機構)數 1 13(2) 16
項目(機構的專業)數 1 19(17) 32
1.5 辦學模式
江蘇省本科階段的合作辦學項目主要以“兩段式雙校園”模式為主,以3+1、2+2為主要模式。據統計,78個合作項目中,有53個項目采用3+1的模式,9個項目采用2+2模式。僅有江蘇科技大學舉辦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采用4+0合作辦學模式,即四年學習均在國內完成。由于南京大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合作辦學專業以及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物聯網工程專業合作辦學專業采用“三段式雙校園”模式:1+2+1或2+1+1。這些辦學模式的學制均為四年。另有13個項目采用3+2模式,學制為五年。通過近三十年的發展,合作辦學模式多樣化,高校也在合作辦學的實踐中不斷探索更合理科學的方法和思路。
2 江蘇省中外合作辦學存在的問題
伴隨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快速發展,江蘇省中外合作辦學取得顯著成績,但同時也存在一些較為顯著的問題:1、辦學定位有待進一步提高2、辦學模式較為單一3、區域發展不平衡4、學科專業設置不盡合理5、監督管理政策需要進一步完善等。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中國省域競爭力藍皮書,2013年我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排名依次為廣東、江蘇、上海。另據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小組發布的《中國區域創新能力報告2012》,江蘇區域創新能力排名第一,連續4年獲得全國創新能力最強的地區。作為江蘇省而言,經濟轉型升級、結構調整,參與國際競爭都需要更多的國際化人才,而且由于經濟發達,也有能力提供更多的生源。因此,提升高等教育國際化水平,進一步推進中外合作辦學向更高層次發展是江蘇經濟社會發展和建成教育強省的必然選擇。但是,中外合作辦學快速發展到今天,如果要進一步發展,必須要重新認識合作辦學的必要性和目的性,建立發展的新機制,嚴把質量關。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監管工作信息平臺[EB/OL].http://www.crs.jsj.edu.cn/index.php/default/index.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大全(2012版)[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