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天津高等教育近年來發展迅速,高校財務信息化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文章通過對天津市屬高校財務信息化平臺建設過程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問題進行分析,提出規范財務基礎工作、完善制度建設、加強宣傳培訓、強化服務質量,并通過業務流程改造、完善信息安全等手段不斷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水平。以期能夠為天津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和高校快速發展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高校;財務;信息化;對策
天津市高等教育經過近年來跨越式的內涵發展,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新的歷史階段,天津高等教育在不斷健全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促進高校分類發展的進程中也進行了不斷探索。同時高校財務管理也呈現出新的特點,主要體現在:籌資渠道實現了多元化;財務管理實現了信息化和精細化;經費使用及管理呈現了模塊化;高校經濟活動也出現了多樣化。為了實現學校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的目標,各個高校都十分重視財務管理高效運行,高校財務財務信息化建設符合時代發展趨勢,能夠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實現資源共享并且有利于高校主管部門對其進行監督管理。
1 天津市屬高校財務信息化平臺建設
1.1 建設現狀
在天津市教委的領導下,天津市屬高校依托學校整體信息化建設情況,逐步實現高效財務管理與服務更好地融合,建立統一的天津市高校財務信息化工作平臺。為了有序推進該項工作,天津市教委在2014年首先進行試點,作為財務信息化試點校的天津科技大學、天津工業大學、天津師范大學和天津商業大學四所高校,率先進行了財務管理系統、工資管理系統、學生收費管理系統、個人其他收入發放及所得稅管理系統、網上綜合查詢系統和票據管理系統六個基礎模塊的使用情況,以及銀校互聯、網上收入申報管理、網上報賬、科研經費管理等系統的拓展和完善計劃。通過目前運行情況來看,天津市高校更加規范了財務管理系統,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這為推動財務信息化建設意義重大,短期來看便利師生、提高工作效率,長遠來看有助于提高高校財務工作的規范性和財務信息的透明度,促進學校健康穩定的發展。
1.2 存在問題
由于信息化平臺建設運行時間短,各個高校財務管理系統存在一定差別,軟件和硬件系統的兼容性以及管理人員和使用人員觀念上的差異等問題,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1]。
首先,高校財務信息化是在原來高校財務管理基礎上進行的跨越式發展。高校中信息化管理人才的知識更新速度還有待提升,還需要一大批在信息技術領域的高技術人才,在學校中擔任維護和更新系統、管理各種軟件的集成和開發的人才。財務科目及類別的管理出現很大差異,程序編碼及賬目分類也相應不同,造成了財務管理人員不適應、不熟悉,初期運行效率不高。另外高校教師及工作人員也需要對新的財務管理系統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其次,天津高校財務管理主要采用的是“統一領導、集中管理”模式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模式。無論采用哪種模式,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另外,高校各部門之間由于存在信息溝通不對等,科研部門、教學部門乃至后勤部門各自為政的現象比較普遍,高校的財務管理體系應該根據學校的戰略規劃來進行適當的安排,以目標管理為手段,將資源的配置和資金的使用與學校的戰略目標牢牢地聯系起來,避免盲目追求短期經濟利益。
最后,高校財務信息化網絡安全隱患依然存在。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對管理的要求相對偏高,所以在模式構建和使用過程中,應該特別注重安全管理,最大限度的避免其他系統的攻擊或信息竊取。
2 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對策建議
2.1 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并加強隊伍建設
為加強和規范財務管理,天津市近年來出臺了系列規章制度。例如,天津市政府出臺了《轉發人民銀行天津分行等七部門關于進一步推動天津市銀行卡產業發展意見的通知》(津政辦發〔2012〕38號),天津市財政局出臺了關于實施天津市市級預算單位公務卡強制結算目錄的通知。另外,天津市黨政機關公務接待費管理辦法、天津市2014年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和采購限額標準等標準的出臺規范了公務接待和采購限額。2014年實行的新會計制度也對財務管理工作提出更細化和更加嚴格的要求。根據相關規定,天津市高校根據自身特點,也出臺了相關管理規定,進一步規范財務管理。另外各個高校根據信息化建設的程度不同,逐步實現信息平臺的各項功能,部分高校已經實現了網上報賬、工資自助查詢、自動報稅等功能,各項制度也在逐步制定和實施過程。
高校信息化應具有合理知識結構的管理隊伍,應該涵蓋管理學、會計、計算機、通信等相關專業領域。目前,天津市高校財務部門招聘基本條件要求應聘人員具有碩士學位,新進人員必須通過事業單位招考進入,筆試和面試合格后,經過試用期考核合格方可以正式錄用。為了提高財務管理水平,每年進行繼續教育和參加相關培訓以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天津市教委也定期舉辦培訓會,各個高校互相溝通信息,不斷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2.2 加強統籌協調
高校財務信息化服務平臺不僅涉及財務管理,也涉及資產、基建等信息。管理系統業務覆蓋的內容較廣,涉及的相關部門較多,不僅需要高校的財務部門予以充分重視,還需要其他相關部門采取積極的態度,共同協助和配合。因此,高校管理人員要全面落實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就務必科學恰當地促進高校內部各個部門的聯系合作,特別是與信息化管理項目存在一定聯系的科研、教務、國資、基建、后勤等關鍵性部門。學校應該統籌協調,各部門通力合作,在學校統一領導下,適度財權分配,劃分責任范圍,明確責任,把收入分配與經費使用掛鉤,增強資金使用效率觀念,增強責任感,形成良好的財務工作運行機制。另外,高校各個部門之間建立相互溝通的良性機制,有相關副校長統籌協調,使得高校內部管理更加高效率、透明化。同時要加強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同時進行,教委建立高校財務巡視制度,充分發揮財務巡視的檢查、業務指導、經驗推廣和解決問題等職能,側重從制度、基礎工作層面幫助高校規范財務行為,提升管理水平。
2.3 加強信息安全工作
高校財務信息化是未來各個高校財務管理的發展方向,利用網絡,通信技術科以快速準確地提供財務信息資源,支持高校財務管理高效運行[3]。應該注意到,高校財務信息化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增加了高校財務管理的風險。各個高校的財務系統為了財務安全應該建立信息安全體系,首先財務系統網絡實行內部局域網且與外網不連接,這樣有效防止了外來信息和病毒的入侵;其次建立多級安全防火墻,防止信息丟失或遭受攻擊;另外,高校在進行數據傳輸過程中,應該專人負責并有嚴格的簽字程序;同時,各個高校應該對用戶權限進行控制,避免多級訪問。除此之外,還應該不斷加強網絡安全培訓,并制定相關管理制度,確保信息安全管理的質量。
3 結束語
天津市屬高校在天津市教委的統一領導下,在全市范圍內推廣高校財務信息化平臺建設,通過部分高校試點到所有高校進行試運行過程,結果表明財務效率明顯提高,信息交流和共享功能也迅速提升,在高校財務管理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各個高校在實踐過程中也不斷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對財務信息平臺也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天津市教育委員會高度重視財務信息化建設的問題,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信息化建設促使高校在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經濟效益的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各個高校通過信息化建設,能夠快速實現相關的數據匯總、分析并準確的制定自身的發展路線,為實現高校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竇小玲.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商業文化,2012(3):122-123.
[2]張界新,廖開銳.績效管理與高校財務管理模式的研究[J].教育財會研究,2011(1):5-7.
[3]劉萍.高校信息化財務管理模式的構建路徑研究[J].財經界,2015(9):203-204.
作者簡介:張敏,女,天津城建大學財務處核算科,會計師,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