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英
摘 要:交通運輸與社會經濟的發展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公路橋梁所承載著巨大的交通量和荷載,特別是對于老橋來講,所承擔的壓力更大,一些老橋已經不能滿足當前交通運輸的需要。因此,對老橋加固施工是一項迫在眉睫的工作。文章首先分析了老橋加固的設計方法,然后探討了具體的加固施工策略,最后提出了管理、養護老橋的幾點做法,希望能對我國老橋加固工作的開展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幫助。
關鍵詞:老橋加固;設計方法;施工方法
我國過去很多修建的橋梁,由于當時資金條件、技術力量、設計施工等各個方面還不夠成熟,橋梁的整體質量比較低,存在很多考慮不周的缺陷。在當前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情況下,橋梁所承載的交通量也越來越大。因此,要保證老橋的正常運行,結合當前老橋的具體情況進行合理的設計,通過科學的加固措施增強橋梁的整體質量,保證車輛的通行安全。
1 老橋加固的設計方法
目前,老橋加固施工中應用較多的技術為化學灌漿、體外束加固等,在加固施工開展之前要先進行全面的設計,通過測試來完善施工技術,保證加固的整體質量,老橋的加固設計通常分為兩大內容,分別為承載能力的恢復以及老橋病害的整治。
1.1 承載能力的恢復
首先在主墩上開鑿孔洞,在箱梁中應用植筋技術,通過體外束來對箱梁進行加固,保證其整體的穩定性,由于結構性能存在不確定性。因此,要對長束采取可調式體外束錨具,這樣做會使其在調整束力時變得非常快捷。其次在橋臺的臺后安設2根鉆孔灌注樁,鉆孔灌注樁的半徑為0.6米,承臺支承在4根鉆孔灌注樁上,該灌注樁的半徑也為0.6米,最后在原臺帽下重新澆筑承臺。
1.2 老橋病害的整治
(1)把橋面原有的鋪裝去除,重新鋪上鋼纖維混凝土,鋼纖維混凝土設有鋼筋網,具有較強的抗拉強度,另外也提高了掛梁的剛度;(2)對掛梁的處理可以采取化學灌漿的處理方式,結合裂縫的具體情況進行針對性處理,如果裂縫寬度超過0.2毫米則采用粘貼碳纖維布進行處理;(3)對箱梁預應力錨頭進行防銹,對于1到8號塊件先在錨頭上設置鋼筋網,然后澆筑環氧樹脂混凝土,混凝土的厚度要控制在15厘米左右,對于9號塊件要先去除5厘米左右的封錨混凝土,然后恢復原尺寸;(4)對老橋上的人行道和欄桿進行查看,對存在問題的位置要及時維修整頓。
2 老橋加固的施工方法探討
2.1 塞縫灌漿
塞縫灌漿就是把配置的水泥砂漿和環氧樹脂漿通過壓力灌入縫隙內,該方法通常應用在橋梁上、下部的結構裂縫中,起到填塞裂縫,防止鋼筋發生銹蝕的效果。作為橋梁病害中最為常見的病害之一,裂縫的產生因素較為復雜,而使用膠結材料填滿裂縫能夠使力傳遞恢復到正常狀態。灌漿的種類有很多,常見的有水泥漿、環氧樹脂漿等,在具體的施工中要結合裂縫的實際情況來選擇灌漿的種類。灌漿的具體過程如下:首先用水泥砂漿進行勾縫,同時留出半徑約3.5毫米灌漿孔,結合裂縫的具體寬度來設置孔距,當勾縫砂漿到一定強度之后就可以開始灌漿,灌漿的方式同灌水泥漿基本一致,具有較好的處理效果。
2.2 鋪裝層的加固
橋面鋪裝層經常會出現開裂、剝離等問題,如果采用路用瀝青砼的材料設計,橋面鋪裝層就會承受很大的拉應力,進而導致鋪裝層的開裂,所以必須要采用優良的復合改性瀝青進行橋面鋪裝,結合具體的受力狀態來選擇最佳的瀝青混合料構成。材料決定了鋪裝層的模量,所以為了更好地降低鋪裝層的拉應力,就必須把材料組成設計的效果發揮出來,設計出具有較高防水性能和受力性能的瀝青混合料,目前常見的為纖維瀝青砼,具有較強的柔韌性,有效避免了鋪裝層的開裂問題,增強了鋪裝層的使用壽命。鋪裝層的加固施工如下:首先去除橋梁原鋪裝層,不能損害預制梁板等構造;其次清洗橋面,保證橋面整潔干燥;最后鋪設新橋面,當澆筑砼達到等級標準之后才能通車,具體的時間要通過試驗來確定,如果需要提早通車可以通過灑水降溫的方式來實現,以此保障鋪裝層不會被外界因素損害。
2.3 上部結構的加固
在對上部結構進行加固之前必須要進行全面的調查,對于小跨徑石橋,拱圈厚度不符合運輸的需要,或者石橋發生不均勻沉降時要把橋臺的拱式結構修改為板式結構,使其符合橋梁運輸的標準。對于不能滿足運輸標準的老橋,結合標準的超限運輸荷載來拼寬原橋,在制定方案的同時還要保證橋體的協調性、跨徑等因素,以上兩種方法都能有效地加固橋梁上部結構。
2.4 下部結構的加固
老橋下部結構加固,其主要問題存在于橋臺受車荷載等因素的影響,易出現橋臺開裂、翼墻外崩、錯位等常見病害,針對此類問題多采用鋼筋砼框架加固橋臺和基礎加固兩種方式。對于還能夠正常工作的橋梁來講,原橋臺承擔著主動土壓力,框架結構僅承受在破壞棱體范圍內布置超重車所引起的主動土壓力,而采用鋼筋砼框架加固橋臺之后,去除了鋼筋砼立柱,而在橋臺上留出牛腿的位置,統一澆成支撐框架,一方面能夠減少勞動力的消耗,另一方面還能極大的便于施工,具有較好的效果。由于橋梁基礎的埋置比較淺,長時間受到河水的沖刷就會損壞,導致橋臺發生沉降,這時可以采用基礎加固的方式,對河床進行漿砌片石鋪砌、在上游設置丁壩等方式進行加固。
3 老橋的管理和養護工作
3.1 完善相關制度規定
制定完善的責任制度,是做好老橋管理和養護的基本保障。針對管轄范圍的老舊危橋制定全面檢測計劃,定期對其進行檢測,目的是能夠及時發現問題來對老舊危橋進行加固。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可通過成立若干人員的多個工作小組來定時定量的進行檢測,做到責任落實到個人。
3.2 及時檢修老舊危橋
對老舊危橋必須做到及時檢修,在養護方面也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明確責任。一方面,要做好老舊危橋檢查計劃,協調好年度檢查和日常檢查的關系,在對橋梁狀況進行檢查的過程中要做好相關記錄工作,對橋梁的病害隱患要及時發現并清除。另一方面,要妥善將橋梁資金用到實處,發揮外部監督的作用。
3.3 健全橋梁檔案資料
在對老橋進行完加固改造等工作后,有必要對相關的設計施工資料進行保留存檔,通過完善的檔案資料的建設來逐漸形成相關橋梁方面的數據庫。這些橋梁檔案資料對于日后維護工作起到參考和借鑒的作用。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老橋的加固施工是當前一項迫在眉睫的工作。因此,尋找合理的、科學的加固方法成為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老橋加固不單單能夠提高交通運輸的能力,對于我國經濟的發展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必須要把老橋的加固工作重視起來,不斷優化老橋加固理論體系,通過可行的施工方案達到預期的目標,保障橋梁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潘學武,華忠勇.農村公路老橋的加固、改造與養護[J].城市道橋與防洪,2013(5):155-157+10+9.
[2]王茜,王恩營,徐岳.公路舊橋加固設計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6(S1):81-86.
[3]周松春.淺析公路老橋的維修加固與管理[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09(11):160.
[4]邢洪揚.徐州國省道干線公路橋梁的維修加固與管理[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1(10):135-136+167.
[5]薦保棣,王云夫.公路老橋的病害分析與維修加固[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0(2):49-5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