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艷紅
摘 要: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高等學校的學籍管理工作既面臨機遇也迎來了挑戰。作為高校學籍管理工作者應該了解大數據時代的時代特點,利用數據、挖掘數據、分析數據為高校管理服務。高校管理工作者應重視學籍管理人才隊伍建設,創新學籍管理制度和平臺建設,強化和提升學籍管理服務功能,使之能夠適應當前高校學籍管理工作的新的變化。
關鍵詞:大數據;學籍管理
隨著信息技術手段和信息終端的不斷更新變化,也加強了人們利用數據、分析數據等數據需求不斷提高,作為一名高等學校學籍管理工作人員,應該通過學習不斷適應新的信息技術變革所帶來的新思維、新管理模式將我們的工作不斷融入大數據時代中去。
一、相關概念解讀
1.學籍與高校學籍管理
學籍是指一個學生屬于某學校的一種法律上的身份或者資格,登記學生姓名的冊子,專指作為某校學生的資格。高校學籍管理是指根據相關規定對學生的入學資格、在校學習情況、畢業資格進行考核、記載、控制和處理的活動。
2.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學籍管理辦法
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學籍管理辦法,在1983年1月20日由教育部頒發。包括入學與注冊;成績考核與記載辦法;升級與留、降級;轉專業與轉學;考勤與紀律等。
3.大數據時代
IT行業術語,表示巨量資料,最早提出“大數據”時代到來的是全球知名咨詢公司麥肯錫,麥肯錫稱:“數據,已經滲透到當今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成為重要的生產因素。人們對于海量數據的挖掘和運用,預示著新一波生產率增長和消費者盈余浪潮的到來。” “大數據”在物理學、生物學、環境生態學等領域以及軍事、金融、通訊等行業存在已有時日,卻因為近年來互聯網和信息行業的發展而引起人們關注。大數據作為云計算、物聯網之后IT行業又一大顛覆性的技術革命。
二、大數據的時代影響及特征
“大數據”在互聯網行業指的是這樣一種現象:互聯網公司在日常運營中生成、累積的用戶網絡行為數據。這些數據的規模是如此龐大,以至于不能用G或T來衡量。大數據的時代影響是非常廣泛而深遠的,大數據時代是對龐大和動態的數據,通過運用新型系統化的軟件工具和模型進行分析處理,從而獲得具有為人們所用的具有一定價值的信息和數據。大數據有四個“V”字開頭的特征:Volume(容量),Variety(種類),Velocity(速度)和最重要的 Value(價值)。
三、當前高校學籍管理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目前高校的學籍管理工作正處于由傳統的學籍管理向網絡化、數據化時代的過渡階段,人們對傳統管理模式的適應和依賴導致我們在這個數據化時代利用數據、分析數據解決我們的工作問題的能力有待提高,下面就學籍管理面臨的問題做一匯總:
1.學籍管理數據、種類繁多,采集量較大
由于高校的擴大規模招生和信息數據需求的不斷增加,學生學籍管理的數據量也在不斷增加,學籍管理工作在數據處理的種類和數量上都是繁雜多樣的。高校學籍管理工作內容包括:根據國家規定和招生制度對取得入學資格的學生進行審核;建立健全學生在校期間的各類學生學籍檔案;通過學生課程考試平臺掌握學生課程學習動態和了解學校的教學質量情況;進行畢業生學歷、學位資格審核;學生每學期入學注冊;學生火車票優惠卡充磁;學生轉、休、復、退的學籍管理;在校和畢業生學籍、學歷查詢認證等。高校學籍管理工作的服務對象是:為在校生服務、為畢業生服務、為用人單位服務、為社會相關部門和機構服務等。高等學校的學籍管理可以說是面向所有學生的整個學習期間的全方位管理和服務。各類數據的交換管理、采集加工的工作非常繁重。
2.缺乏學籍管理專業人才
大數據時代的學籍管理之所以區別傳統的學籍管理其歸結點還在于數據二字上,對數據的挖掘、分析來指導我們對人才培養、招生合理等問題深度理解。基于這樣的要求下,高校學籍管理工作也需要專業的學籍管理工作者對學籍信息數據進行有價值的剖析和研究。學籍管理作為一門專業較強的科學,越來越被高校所重視,但是相對應的管理人員往往在專業對口、技術對口方面十分欠缺,根據相關調研,高校學籍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往往都是來自于教育行業,根據工作安排被分配到學籍管理部門工作,較少受到專業學籍管理工作方面的培訓,缺乏對計算機、網絡信息、數據情報檢索、數據加工統計分析等知識的學習,部分高校忽視學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重視對高校學籍管理隊伍的建設和人才培養,形成了各高校學籍管理工作者只關注應對日常學籍管理工作,對建立嚴謹的洞察力去分析高校學籍信息和數據幾乎沒有涉及,這使高校學籍管理部門在數據挖掘、管理分析上處于空白。
3.學籍管理歸口多樣,造成學籍管理混亂
根據一定調研了解到,目前學籍管理部門的歸口較為多樣化,有的高校歸口教務處管理、有的高校歸口招生就業部門管理、有的高校歸口學校校辦管理、還有的學校學籍部門受學校招生就業和教務部門雙從管理,從管理的角度看,沒有統一的管理部門會造成管理的混亂,學籍是學生在校就讀的基本信息和履歷,對于學籍管理必須統一歸口,精細化管理,特別是目前高校已經廣泛開展網絡選課、網絡課,MooC等課程開設方式,一個順暢清晰的學生學籍管理必定是學生后續的學習和教學管理起重要的作用。
4.學籍管理對促進教學服務功能有待加強
目前狀態的學籍管理只能說拜托了原來紙質化的學籍管理,但在計算機、互聯網的使用上還可以更近一步,特別是在大數據時代下,學籍管理部門在每年學生學籍數據是動態變化的,如何通過學生學籍管理系統分析人才培養、專業招生情況在生源專業流向情況、學生學習興趣方面的影響,提供分析報告以幫助校方在政策調整方面提供數據支持等教學服務的功能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四、大數據時代對高等學校學籍管理變化的思考
1.加速大數據時代高校學籍管理網絡建設
由于學校信息化的不斷深入,目前來說,高校在教學管理和學生學籍管理都建立了適應本校的教學管理信息系統,大多數系統也包括了學籍管理信息的子系統,基于這種情況,學校就應當注重確保系統的穩定、流暢、學籍管理工作和各類處理數據要定期更新維護,根據學校學籍管理的特定情況,不斷完善的系統,使之能夠適應學校學籍工作規范、流程清晰,在有條件的高校還應嘗試建立內網管理資源庫,便于對數據進行雙重保護和備份,這樣學籍管理工作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2.培養和提升學籍管理人員的自身能力
學校應重視學籍管理的工作,特別是在選拔學籍管理工作人員時,應注重相關人員在對數據整理、分析、利用方面的能力,工作人員應對學校學籍管理制度比較的了解,并對大量數據信息的學籍管理工作特別比較熟悉,端正工作態度,做好學籍管理數據分析研究,更好地服務學校、服務師生,真正做到大數據時代的“服務育人”。
3.創新學籍管理制度和平臺建設
高校的學籍管理作為高校教學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大數據時代的學籍管理應當注重學籍管理的模式和制度的創新,學校在制定學籍管理制度和信息化平臺建設方面時,一方面要符合學籍管理特點,完善有關學籍信息和數據,強調統一部門管理;另一方面要廣泛的利用互聯網絡平臺,實現學籍管理智能性、交互性等特點,工作要體現學籍管理校園智能電子服務、信息終端服務等新的數據特點,便于高校學籍管理在數據處理和信息歸檔保存上,便于采集分析、便于終端快速查詢,為學校教學管理服務,服務師生和社會做出貢獻。
4.提升學籍管理的服務功能
學籍管理不能只是對原有業務的單一服務,在大數據時代,我們可以利用各類分析軟件,根據動態的學籍數據的挖掘和分析,通過了解關于學生在專業選擇、學籍異動傾向、學生轉學、休學、復學、退學等諸多方面的因素,提供分析報告,以供學校在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學生專業學校的好惡等方面為校方提供適時的政策調整和決策依據提供有力的數據保障和信息支持。
大數據時代的高校學籍管理工作,對于學校、學籍管理工作人員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它需要學校轉變原有傳統思想,創新學籍管理建設模式。也需要學籍管理人員加強專業素質提升挖掘數據、分析數據利用數據的能力。要提升學籍管理整體的管理水平,就要整合各類數據信息,加強和中心學校服務職能,強化學籍管理,建設一支強信息、重服務、細管理的高素質學籍管理隊伍。同時加強校際間交流,提高各部門的聯動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使高校學籍管理工作在大數據時代有創新、有發展。
參考文獻:
[1] 別紅桂.高校學籍管理工作的改革與探索[J].教育探索,2011(1).
[2] 楊 奕 田寶柱 王艷彥 梁黎明.大數據時代下高校學籍管理工作研究[J].大學教育,2015(6).
[3] 丁曉麗.新形勢下高校學籍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揚州大學學報 ( 高教研究版) ,2008(12).